《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成學院獎最大贏家,7項大獎傍身,門德斯的冒險堪稱完美

如果奧斯卡是電影界最具代表性的獎項,那麼英國電影學院獎就是英國的奧斯卡。多年來這個頒獎禮同樣被所有電影人看中,因為頒獎時間稍早於奧斯卡,所以這個頒獎禮被看成了是通往奧斯卡的重要風向標。

在近日的頒獎典禮中,已經在金球獎中包攬大獎的《1917》,憑藉門德斯的一鏡到底的試驗與冒險,成功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在內的7項大獎,堪稱是完美的表現。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很多人把這部電影拿來跟幾年前諾蘭的《敦刻爾克》相比較,兩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相似,但卻並不相同,只是人們習慣將達到了一定水平的電影拿來互相比較而已。

除此以外,同樣都是描寫戰爭時期一天中的故事,而且同樣是在描寫英雄主義式的個人壯舉。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之前的文章解釋過關於這部電影的"一鏡到底",全片通過技術處理,在感官上是以一個鏡頭拍攝而成的,所以拍攝難度巨大。這種一天時間、一個人物以及一個戰爭場景的設定,很容易令人想到戲劇中的"三一律",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敦刻爾克》。

但無論怎麼看,薩姆·門德斯的這次冒險,看來是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但即使是這樣一部幾乎橫掃整個頒獎季的完美電影,也有很多的觀眾說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一部電影的成功,可能只有一半是來自於頒獎禮的肯定,另一半則在於觀眾。

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一鏡到底的震撼固然很大,通過這一個鏡頭,能夠多少了解一些劇組在背後所做的複雜工作。

他們的這種敬業和意志力讓人佩服,但是有些觀眾始終覺得,為了這樣的一部"技術電影",導演很可能犧牲了一些更好的觀影體驗。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但是曾經指導過《美國麗人》和兩部007電影的門德斯可謂是導演界的老炮了,相信他一定竭盡所能的把所有能夠呈現的都呈現在了這部《1917》裡。

這部電影沒有宏大的戰爭鏡頭,而是講戰爭中的人類。從敵人到戰友,他們所經之處的橫屍遍野,充滿了整部影片的背景。

近景中,撤退的敵軍戰壕中一張女人的照片;對敵人的救贖與復仇;火光沖天中,Schofield看到的地下室的飢餓的法國女人與初生的小嬰兒;這一切都在他最後爬出水面,在森林中聽到的民謠時得到了昇華。他本來是一個無辜的士兵,意外被戰友Blake挑中去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從開始的抱怨,到出於友情的應承,到被戰友拯救生命、最後決定負重前行的勇氣——這些才是戰爭中最可值得銘記的東西,是導演Sam Mendes的爺爺親身經歷、並永生難忘的這個故事,也是讓這部電影從四星升到五星的關鍵因素。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1917》已經鋪平了奧斯卡的路,門德斯的這次冒險幾乎成功了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們今早看一下,因為這部電影肯定會成為必看的電影之一。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最後出場的卷福,實在是感覺有些出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