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感冒中成药,为什么总是没有效?

很多人,对于感冒,尤其不太重视,遇到感冒了,往往按一下步骤进行操作:


1.扛,使劲扛


2.扛不住,胡乱吃药,吃一些中成药,比如,莲花清瘟颗粒,板蓝根,感冒胶囊等等,


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中成药,一盒动辄二三十块钱,吃了之后效果却仍然不太好,于是我们得出了中成药治感冒效果不好的结论,最后又转到吃抗生素打吊瓶,一场感冒,折腾的七荤八素的。


但是,真的是中成药效果不好吗?


其实,服中成药效果不好,原因多多,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有中成药剂型和口感及制备方法的不同,对于治疗感冒,有的确实不那么适合:


比如,某些片剂,和大蜜丸剂,感冒时表证,病情轻浅,可以用汤剂或者散剂服用,效果很好,所谓“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片剂类似于丸剂,药力发挥缓慢,对于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并不有利。比如同仁堂出的《通宣理肺丸》,是种好药,但是一种老大的大蜜丸,小孩子喂不下、咽不下去,而且里面还有蜂蜜,甜味的不利于痰的排出,所以这种剂型就很尴尬。


还有一类治感冒的中成药,加入了太多的糖,吃起来齁甜,而甜味对于感冒药的发散作用,其实是有干扰的。


还有的中成药,药力很小,而说明书上面只让吃一袋,很多人吃了之后别说发汗了,连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会有效果呢?


另外,我们进入药店看看,清热解毒的感冒药,漫山遍野,而真正发散风寒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却屈指可数,那么,是不是很多的受凉感冒就效果不好了吗?


另外,对于治疗感冒及发热的患者,不同于一般的内科服药,可以一天服用七八次,趁热,少量多次温服,严重者可以一天服药十余次,夜间也可以多次服用,让药力连续起来,也不可避昼夜晨夕,服药后避风,让全身微微出汗。若汗出热退,则及时停药或复诊调整。颗粒剂也是如此,一付药全部冲开,少量多次趁热温服。若一剂药已服完,仍然不出汗,可根据情况再熬一付。总之应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你看,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服药的呢?


再另外,服感冒药之后还得注意避风,注意保暖,注意温覆捂汗,注意忌口,


可是现在呢?你看,吃着感冒药就火锅,吃着火锅吹空调,光着膀子喝啤酒,冷饮烤串一块塞,这样治病,有几个能治好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