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蘇麻喇姑死的時候,她會說“從沒愛過伍次友,一輩子只愛過康熙一人”?

星馳


蘇麻喇姑臨死的時候寫給康熙的一封信裡,寫了自己“從來沒有愛過伍次友,一生只愛康熙一個人”這句話,但是她又當著張廷玉的面把這封信給燒了。這是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一個情節。

但是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因為歷史上的蘇麻喇姑要比康熙大太多,按照歷史記載,蘇麻喇姑要比康熙大將近四十歲,這樣的年齡差是無論如何也擦不出“姐弟戀”的火花的。

《康熙王朝》是一個文學作品,可以虛構和再創作,但是在這部電視劇裡,對蘇麻喇姑的重塑似乎是有點過了,也就是偏離史實太為明顯和不合邏輯。

這其實是電視劇《康熙王朝》當中的一個比較大的漏洞,這個漏洞不僅僅在蘇麻喇姑這個人物的設計上。

由於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伍次友”這個人物,加之康熙和蘇麻喇姑之間巨大的年齡差異,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就必須拋開歷史背景而完全以電視劇《康熙王朝》或者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作為依據來展開,但事實上在康熙,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的“三角”關係當中的感情邏輯上,蘇麻喇姑大概也一直沒有搞清楚她在這兩個男人中間究竟是“愛上了誰”,亦或是“誰都沒有愛上”。

從電視劇的情節發展來看,蘇麻喇姑和伍次友之間的關係其實一直是挺微妙的,蘇麻喇姑對伍次友應該是由“敬佩”進而“仰慕”最終產生了“愛慕之情”,這一點就是孝莊太后也已經看的很清楚了。

但是伍次友對這種關係的態度卻非常的“謹慎”。這種謹慎是一種本能,儘管伍次友是康熙的老師,但“亦師亦友”的關係背後,是永遠無法改變的“君臣關係”。伍次友在康熙親政之後不願意進入朝堂而選擇雲遊講學,最根本的原因是伍次友想極力維持他和康熙之間的“亦師亦友”的關係,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伍次友對待蘇麻喇姑的感情方面必然是“慎之又慎”。

因為,似乎康熙也喜歡蘇麻喇姑。但康熙喜歡蘇麻喇姑只是主子對奴婢的喜歡,這種喜歡裡面包含了很多的“恩賞”的成分。年輕的康熙是把蘇麻喇姑當做最貼心的侍女來喜歡的。

應該說,年輕的蘇麻喇姑的感情天平一度是傾向於伍次友的,對伍次友的愛慕之情非常的明顯,以至於當孝莊皇后阻止她嫁給伍次友的時候,她拒絕了康熙要納她為妃的“好意”,毅然斷髮表示終身不嫁。

在孝莊太后的眼裡,蘇麻喇姑應該是康熙的侍奉者更是保護者,她更願意看到的是蘇麻喇姑像個“姐姐”一樣的關懷照顧和保護康熙。

所以,蘇麻喇姑臨終前說自己從來沒有“愛上”過伍次友,要麼是對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懂愛情”,把愛慕當做愛情的一種反省,另外一個意思應該是在那個時候的蘇麻喇姑對於“男女之情”的理解已經昇華到“親情”的高度,而非簡單的男歡女愛。

蘇麻喇姑說自己一直愛著的只有康熙,也許是對的,但是嚴格意義上講,經過了多年的沉澱,蘇麻喇姑終於知道自己“愛的糾結”究竟在哪裡了,我的理解是,蘇麻喇姑終於搞清楚了一個問題,他深愛著的是一個叫愛新巨羅·玄燁的男人,而非作為一國之君的康熙皇帝,她喜歡玄燁,但絕對不會給康熙當妃子,這就註定蘇麻喇姑這輩子是得不到那個愛新覺羅·玄燁的愛了。

而對於伍次友,蘇麻喇姑的感情其實一直是停留在“愛慕”的層面無法昇華,天各一方的現實,只能把這種愛慕轉化成一種惦念和關心,而愛的成分則會越來越少。

這也是蘇麻喇姑在快到生命終點的時候“開悟”的一件事,這件事應該說讓這個極富個性的奇女子糾結了大半生,她一直生活在這種糾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直到生命即將結束。

所以,蘇麻喇姑對伍次友的感情曾經是很好的,這種感情是基於“仰慕”而產生的愛慕之情,而她和康熙之間的感情其實是比較複雜的,在面對康熙皇帝的時候,她因為不願意成為附屬品而拒絕康熙的示好,但內心裡有對玄燁產生了難以割捨的感情,這種感情在蘇麻喇姑的心裡是“愛情”,但是在康熙的心裡卻是“親情”,因為康熙幾乎已經忘了他還是一個叫愛新覺羅·玄燁的男人。

這一點,在康熙和容妃之間的愛恨情仇當中就看的很清楚,容妃想要一個丈夫,一個家,而康熙只是需要一個“通情達理”的皇妃。

再次說明,最是無情帝王家。


步武堂


正史上的蘇麻喇姑比康熙帝(玄燁)大40歲,而且她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潔癖,一年當中只有除夕當天夜裡才洗一次澡,並且還要把自己的洗澡水喝掉,以此來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

蘇麻喇姑用喝掉洗澡水的方式來贖罪,喝掉自己的洗澡水真的能洗刷掉她身上的罪孽嗎?蘇麻喇姑到底犯了什麼錯,要用這種方式來懲罰自己的胃呢?這個或許野史有記載,在此就不做詳細介紹了,想知道的下期文章再做詳細解釋。

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下文中提到的伍次友、康熙帝(玄燁)、蘇麻喇姑之間的“三角戀”關係:

正史方面剖析

從歷史的真相來分析,歷史上並沒有伍次友這個人物,而是作者二月河他老人家為了劇情需要和滿足觀眾而虛擬的故事情節,但是不得不說這段故事很有曲折離奇,雖然有點狗血,但是這段三角戀關係舉足輕重的反射出了一入宮門深似海的難處和無奈,又反射出康熙帝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好皇帝,種種跡象表明陳道明版《康熙王朝》中的蘇麻喇姑確實愛真愛過伍次友這人,雖然此愛剛開始就被扼殺在搖籃中了,但是蘇麻喇姑也以代發修行三十年來證明了她對書生伍次友的愛,也捍衛了他們之間的愛情,也證實了愛超過生死的偉大。

傻傻分不清楚的糊塗“愛情

蘇麻喇姑,真身是蒙古人,本名蘇墨兒,進宮後孝莊太后賜名(蘇麻喇姑),出生在科爾沁部落的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但是她從小酷愛學習,堪稱大清時期的“女秀才”。

看過陳道明版《的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的侍女,也是康熙帝(玄燁)的侍女,又擔任康熙帝的“姐姐”。

順治帝(福臨)在位時宮中曾有惡疾(天花),在康熙帝(玄燁)出宮躲避瘟疫時曾擔任康熙帝的啟蒙老師。

兩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即使主僕又是學友的關係,讓康熙帝產生了錯覺,而且孝莊太后也看穿了康熙帝的心思,下懿旨讓蘇麻喇姑嫁給皇帝為妃,但是遭其斷髮拒絕。

死灰復燃的愛,愛在心,不在身

蘇麻喇姑臨近圓寂時給遠在漠北的康熙寫了一封“情書”,此書簡單明瞭的表達了對康熙帝的愛,但是此處的愛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男歡女愛,而是包含了她對大清朝的愛,以及對孝莊太后的敬愛,她此時此刻對康熙帝表明愛意是想康熙帝安心在外抵禦外患,因為她知道此時此刻她只能用謊言來讓康熙帝安心和放心。

亦或許是這封情書是蘇麻喇姑的“懺悔錄”,她後悔拒絕了孝莊太后的好意,當初沒有嫁給康熙帝為妃,後悔當時對伍次友的愛只是一時衝動,讓荷爾蒙迷惑了她那幼小的心靈,後悔自己枯坐三十年的楛蟬。

綜合以上分析,正史中的蘇麻喇姑根本不可能和康熙帝相愛,年齡相差40年,可以說是康熙帝的祖奶奶輩分了,不溶於社會,不溶於宮廷,更不溶於歷史。

《康熙王朝》中的蘇麻喇姑晚年對皇帝的愛也不是男歡女愛,而是國家之愛,親人之情。

大家覺得我分析的有沒有道理,覺得漲知識的朋友,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追溯歷史傳奇,下一個傳奇歷史更精彩。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蘇麻喇姑在《康熙王朝》以及大清歷史上都是一位奇女子。劇中的她與康熙青梅竹馬,長大後是一對紅顏知已。然而,蘇麻喇姑卻寧願青燈黃卷,也不願意嫁給康熙。為何蘇麻臨終前又說只愛過康熙?

蘇麻喇姑的經歷,讓她無心爭寵後宮

在清代,再濃的情感也難以跨越身份的溝渠。蘇麻喇姑的出生就決定了她不敢奢望自己能與康熙產生愛情。她從宮廷伊始,承擔的角色就是康熙的姐姐。康熙得了天花,他去找芨芨草;康熙不愉快,她在一旁排憂解難;康熙娶赫舍裡,她比誰都高興。

蘇麻喇姑來自民間,全村就她一人活了下來,剛進宮時還差點被埋了。這段曲折的經歷,會讓她天生的缺乏安全感。對於皇權,蘇麻心存敬畏,小心翼翼,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感。

孝莊在蘇麻喇姑還是個小丫頭的時候就已經提醒她,不要對皇上有非分之想。蘇麻對孝莊的話銘記於心,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慣性,如同套在心裡的緊箍咒。

與伍次友情投意合卻又有緣無分

知道伍次友的出現,蘇麻喇姑被他高風亮節的風度所吸引,才有幾分朦朧的情愫。


伍次友與蘇麻一樣,來自民間,同時又才氣縱橫。兩人之間年齡相仿、經歷相似,一來二去之間產生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可是此時,康熙又打起了蘇麻的主意,想納她為妃子。蘇麻陷入了兩難,如果跟伍次友走,康熙不會放過,自己又知道那麼多的宮廷秘聞,結果肯定不會好;如果當了康熙的妃子,蘇麻會覺得對不起伍次友,何況皇宮的妃子那麼多,康熙愛得過來嗎?

蘇麻只能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案,自己帶髮修行,既全了自己、康熙、伍次友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對宮廷的逃避。帶髮修行,也暗示著蘇麻塵緣未了,還對紅塵有所牽掛。

當李光地告訴蘇麻,伍次友早在八年前已經去世的時候,蘇麻吞聲忍淚,還質問為什麼沒早點告讓她知道。她為什麼流淚?因為她心裡還牽掛著伍次友,心疼伍次友被人監視,對康熙故意隱瞞消息的不滿。

與康熙感情的複雜性

蘇麻皈依佛門後,康熙對她也更加敬愛,兩人成了一對知心朋友,不似夫妻勝似夫妻,就連一向溫婉的容妃也會吃醋。

蘇麻喇姑臨終前,寫給康熙的信裡有一句:

“皇上,丫頭這輩子只深深地愛過一個人,他就是弟弟玄燁,就是皇上。”

蘇麻喇姑到最後一刻,也是把自己當成康熙的丫鬟。她對康熙的愛,是一種姐姐對弟弟的關愛,是奴婢對主子的敬重,是平民對皇權的敬畏。

女人的情感,比男人細膩,在表達上也會比較含蓄,有時候寧願深藏也不願表露。蘇麻的話,在心裡埋藏了數十年,如果過早地說出來,是對康熙的一種傷害,這不是她的初衷。(本文由秋媚創作)

了卻孝莊的心願

蘇麻自知天命不久,向孝莊辭行。當孝莊提到“當年把她許配給康熙”的時候,蘇麻的心裡充滿了委屈,卻又不敢違背孝莊的意願,只能用眼淚訣別。

她明白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可是她又將寫給康熙的信燒了。

當時康熙領兵在外,糧草大營又被焚燬,戰況岌岌可危。蘇麻喇姑知道,信只會擾亂康熙的心神。信是有形的字,情時候無形的念,,以康熙與她多年相處的感情,彼此之間早已心意相通,蘇麻不需要文字表達,康熙也能領會到。

蘇麻喇姑始終恪守本分,做好了宮女的本職工作,也盡到了對康熙的姐弟情。她過著樸素的生活,避免了後宮與朝堂的爭鬥,讓自己與康熙的關係有了一個良好的結局。


秋媚讀史


歷史上卻有蘇麻喇姑其人,但她與康熙之間是不可能產生愛情的。不過,我們又很難否定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蘇麻喇姑是愛康熙的。這種愛,是憐愛、慈愛甚至於溺愛,絕非《康熙王朝》中所講的情愛。因為,歷史上的蘇麻喇姑與孝莊同齡,是玄燁的祖母輩。

蘇麻喇姑是蒙古人,家境貧寒,曾是隨孝莊出嫁的侍女,她的蒙古名音譯為蘇麻喇【蘇茉兒】,意思為“大半口袋”。由於蘇麻喇與孝莊同齡,幾乎經歷了清早期的許多重要政治事件,而且還對年幼的玄燁進行過教育,故而在宮廷中頗受重視,又被尊稱為蘇麻喇姑。

歷史上的蘇麻喇姑,對康熙是頗有恩情的。清朝時天花尚為被攻克,常常奪走人們的性命,清廷內部對於未曾出痘的男子都格外慎重,在天花流行的時候甚至會讓那些未曾出痘的皇子們搬到離宮去居住。順治朝時,年幼的玄燁便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皇室家族的孩子,即便是搬遠了,還會得設法加強教育,並予以悉心照顧。負責玄燁培養和照顧玄燁的人,便是蘇麻喇姑,這份差事是孝莊皇太后欽點的。蘇麻喇姑雖然出身貧寒,但精通多種語言和文字,且陪伴孝莊期間也曾經歷過很多風浪,因而頗為睿智。

蘇麻喇姑當時每天往返於皇宮與玄燁住處,暗示教授玄燁,並悉心關照玄燁的飲食起居。也正因如此,後來的康熙皇帝對蘇麻喇姑極為敬重。受此影響,整個蘇麻喇姑在清宮中的地位也是常人難以比擬的。

美中不足的是,蘇麻喇姑一生未嫁,早年陪伴孝莊,後來獨居深宮。為了避免蘇麻喇姑寂寞,康熙帝還特意將自己的一個皇子交由她來照顧。蘇麻喇姑則是盡心盡力,好生教導,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了謙謙君子,甚至沒有參與九子奪嫡。這個皇子,便是康熙的皇十二子胤裪。

至於《康熙王朝》中蘇麻喇姑跟伍次友之間的情愫,則是影視劇演繹的結果。當然,在這部劇中,蘇麻喇姑成了康熙的同齡人,簡直可以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來形容。也正因如此,導演才安排了她在臨終時刻意留下了肺腑之言:“從沒愛過伍次友,一輩子只愛過康熙一人。”


夕陽下的晚楓


對康熙的一生影響最深的兩個女人,一個是孝莊太后,另一個就是蘇麻喇姑,其實“蘇麻”的叫法算是《康熙王朝》的一大漏洞,她本名叫蘇麻喇,不叫蘇麻,或者蘇麻喇姑,“姑”是一種尊稱,在她死後宮中的人懷念她,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同孝莊太后一樣,她的稱呼也是劇中一大漏洞,孝莊文皇后是她死後她的諡號,沒有人會用諡號自稱,更不可能提前知道自己死後的諡號,實際上她要自稱或者別人稱呼她,應該叫昭聖皇太后,到了康熙這一朝,就要變成昭聖太皇太后,這也算是劇中一大硬傷吧!

但是隻討論電視劇情的話,蘇麻喇姑在臨死前給康熙寫了一封信,上面寫到從來沒有愛過伍次友,只愛康熙一人,但寫完之後有把信燒掉了,可以看出蘇麻喇姑的矛盾心理,連她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更愛誰一些,所以又把信燒掉了,

實際上蘇麻喇姑對康熙的愛更早一些,但是懼怕進入皇家,她不喜歡皇家後宮的爭鬥,因為她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朝,對於後宮中的恩怨情仇,明爭暗鬥已經看透了,一旦嫁給康熙,就要面臨後宮中爾虞我詐的生活,這一點是蘇麻喇姑一直躲避的,後宮詭譎,蘇麻喇姑嫁過去,那就陷入了皇室權利的鬥爭中去,她就不再是康熙心中的姐姐,由於她和康熙的關係特殊,那麼她會成為了一顆政治博弈的棋子,最終會被政治磨得感情殆盡,容妃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蘇麻喇姑很清楚,入了後宮,一旦得了君王寵愛就再也不能置身事外,就要變得和其他勾心鬥角的女人一樣,再也回不去當初單純的姐弟關係,勢必造成於後宮爭寵,即使仗著皇帝寵愛,但明招易躲,暗箭難防,這也是她最不喜的地方,從皇上懷疑魏東亭,蘇麻喇姑反應那麼大就可以看出來,長大成人的康熙已經展露出帝王之術,再加上從小就被孝莊太后灌輸了康熙是主子,她是奴才的想法,在她暗生情愫的時候自己只能把它壓下來,儘量維持明面上的姐弟關係,這也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這時伍次友出現了。

蘇麻喇姑非常欣賞伍次友的學識和為人,對於伍次友的態度,由剛開始的敬佩,逐漸轉為仰慕,最後變成愛慕之情,讓她又覺得此人可堪託付,以為跟伍次友能出宮過平淡的日子,遠離皇宮深院爾虞我詐的生活,但是她一直小心避免的捲入權力鬥爭,最終還是無法躲避的卷如進去,並且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明珠在逼那個死風塵女子之後,伍次友曾言辭激烈的訓斥過明珠不該看輕那個女子,指出明珠曾經做過乞丐,並沒有什麼高貴之處。明珠這個小人就記恨在心,他心知皇帝非常看重伍次友的意見,同樣皇帝也看重蘇麻喇姑的意見,在強強聯手的情況下,他明珠恐怕要被伍次友壓一輩子,所以他就出陰招拆散了他們兩個,清除自己仕途上的威脅。

伍次友是個正人君子,明珠是小人,君子如水,小人如油,水油不能相融。

這個時候的蘇麻喇姑可以說應該是有些怨恨康熙的,自己最親近的人,一手打破了自己的夢,恰恰這個時候康熙又轉過身來想娶蘇麻喇姑,作為一個女人就算她再愛你,也不可能在你,毀掉她幸福夢想的時候還答應嫁給你,所以蘇麻喇姑出家了,這也是她對康熙的不滿的體現。

蘇麻喇姑臨終之前給康熙寫信,寫完之後又把它燒掉,未免不是出於對伍次友的一種保護,因為康熙是皇帝,這封信真讓康熙看到會讓伍次友有生命危險的,事實上康熙在明珠和蘇麻喇姑面前評價伍次友說。

此人雖是一介書生,但目光遠大,雄視古今,可算是一個布衣天子啊,你要多動動腦子呀,

這意思不是明顯的讓明珠去殺伍次友嗎,自古天無二日,地無二主,伍次友算是布衣天子,那他康熙算什麼?這不是要殺掉伍次友嗎,只是在蘇麻喇姑的反問下,康熙又否認了,所以蘇麻喇姑這封信怎敢讓康熙看到,蘇麻喇姑參禪半生,看透了人生,悟透了人性,看穿了宮廷之事,卻看不透康熙的人,寫好的信只能在把它燒掉。


一個老男人歷史


蘇麻喇姑,是清朝的傳奇侍女,早先是孝莊的侍女,後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她歷經太祖、太宗、世祖和聖祖4個朝代,是其間一切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而伍次友只是《康熙王朝》中的一個虛構的角色,是二月河為了劇情需要而加的,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對於蘇麻喇姑死的時候說從沒有愛過伍次友,一輩子只愛過康熙一人的說法,在歷史上這是絕不可能的,但小說中可能。

歷史上的蘇麻喇姑絕不可能說過這樣的話,因為很直接的是蘇麻喇姑與康熙年紀相差太大,蘇麻喇姑與康熙年紀差了有四十二歲,康熙二十歲時,她就已經六十二歲了,這麼大的年齡差,兩人怎麼可能會相愛,所以說歷史上蘇麻喇姑對康熙沒有男女之間的感情,蘇麻喇姑對康熙更多的是關愛,因為她是康熙的啟蒙老師。

蘇麻喇姑說愛康熙一人的說法只能存在小說之中,因為小說中的蘇麻喇姑並沒有比康熙大多少歲,而蘇麻喇姑又從小輔導康熙,可能日久生情,蘇麻喇姑愛上了小說中僅比自己小几歲的康熙。而伍次友,蘇麻喇姑更多地是把他當作朋友了,蘇麻喇姑更欣賞他的才華,而不是愛情。

要強調的一點是,蘇麻喇姑與康熙是沒有愛情的,這是《康熙王朝》虛構的情節,是沒有遵循歷史的客觀事實而杜撰的,因為康熙與蘇麻喇姑年紀相差過於懸殊,康熙對她可能更多的是尊敬,在從康熙厚葬蘇麻喇姑可以看出。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在《康熙王朝》裡,蘇麻喇(蘇麻的叫法是《康》劇的一大bug)死的時候說,從沒愛過伍次友,只愛康熙一個人。這是炒米在《康》劇裡聽到的最誅心的一句話。


炒米不拿正史上的蘇麻喇來說事,就劇論劇。畢竟正史上蘇麻比孝莊還大一歲,談與康熙的愛情,太奢侈。

少年時期的蘇麻喇在《康》劇裡,被定義成是一個像貝雅特里齊之於但丁的這麼一個角色,玩伴兼精神導師,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蘇麻喇在靈魂深處和康熙應該是有交流的,她女性的柔美與善良時刻感化著康熙那顆越長大越冰冷的心。

蘇麻喇幾乎是康熙年少時的精神寄託,但那不是愛情。但是伍次友的出現,徹底激發了蘇麻喇的少女心。


伍次友符合了一個少女對愛情的所有嚮往。他才華橫溢,勇敢執著,風度翩翩。蘇麻喇也是一個勇敢且可以為愛不顧一切的人。

所以她可以向康熙提出讓康熙把自己許給伍次友。但是那一刻,康熙失落了。雖然表面裝得很大度。但是蘇麻喇一旦離開,這對於康熙而言是重大的失去,只是康熙並沒有意識到。

但是人越長大就越孤單,該離去的誰也阻止不了。但是別人可以,康熙不可以。所以伍次友看出來了康熙的內心的猶豫。所以伍次友並沒有提出這個要求。


以至於蘇麻喇非常痛心,而康熙在故意埋怨伍次友自己暗示了那麼多,卻沒提要求的時候,實際上內心是鬆了一口氣的。

雖然伍次友最終告訴了蘇麻喇,自己為什麼不選帶她走的原因。那就是他看出了康熙是愛蘇麻喇的。自己如果奪了康熙的最愛,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這個隔閡實際上還是在蘇麻喇和康熙之間種下了。但是真正”傷”到康熙的,還在於康熙嫉妒伍次友的學識才華,暗示明珠去處理掉伍次友的時候,蘇麻喇立刻毫無顧及康熙的面子,戳穿了康熙。

在這種感情裡,蘇麻喇一直佔據著“施予者”的地位;而康熙只是一個”被授予”的角色。

所以當孝莊將蘇麻喇賜婚給康熙的時候,蘇麻喇竟然連孝莊的面子都不給,以死抗爭這樁婚姻。


因為那不是愛情,那只是精神寄託。在康熙對蘇麻喇產生的精神寄託的時候,蘇麻喇又何嘗不對康熙擁有著精神寄託呢?畢竟蘇麻喇也是無親無故進宮的,而且康熙是蘇麻喇拼了性命用草藥救活的。康熙對於蘇麻喇更是一個“作品”。

當若干年後,李光地身陷囹圄,找到在廟裡枯守青燈的蘇麻喇求援的時候。蘇麻喇說,菩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說話。這句話充分代表了蘇麻喇拒婚之後幾十年的處世哲學。什麼都看破,什麼都不說,因而愈為神秘。但是當她得知道伍次友死了的時候,心裡不免還是慌了一下。


蘇麻喇與伍次友的愛情才是最真實最美好的愛情。起於年少,執守終身,未嘗如願。得不到的才是雋永的。

可惜康熙在年少的時候,並沒有明白這一點。在康熙的眼裡得盡天下可得之物便是美好,卻不知道欲壑難平,最終終會迷失。

但是當康熙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早就覆水難收了。天下已經成了一個偌大的天下,功業已經可比千古了,但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最愛的蘇麻喇枯守青燈;少年夫妻赫舍裡難產早亡;中年時期最大的感情寄託容妃被自己罰去刷馬桶橫死;最愛的小棉襖藍齊兒,徹底與自己誓不兩立。


其實按照這個邏輯下去,蘇麻喇理論上是對康熙沒有愛也沒有恨,徹底淡忘康熙。

然而《康》劇的偉大編劇,為了彰顯康熙的不世功業,選擇一切都屈服於皇權,包括蘇麻喇的愛情。

非得讓蘇麻喇在臨終前,說自己不愛伍次友,只愛康熙。好吧,和電影《英雄》中無名最終屈服於秦始皇,有異曲同工之效。


炒米視角


電視劇《康熙大帝》裡的蘇麻喇姑,也是電視劇《孝莊秘史》裡大玉兒的心腹蘇茉兒。

蘇麻喇姑是清朝孝莊太后的陪嫁,出身於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身歷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和康熙四位皇帝。

蘇麻喇姑是位才女。

她通曉蒙滿文字,養育了兩代皇子。蘇麻喇姑是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後來康熙又把自己第十二子胤裪交給蘇麻喇姑扶養。

蘇麻喇姑精通女紅。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

蘇麻喇姑愛康熙卻不能成為他的妃子。

蘇麻喇姑與康熙類似於明憲宗朱見深與萬貴妃。蘇麻喇姑細心呵護年幼的康熙,給他的童年帶去了溫暖。

康熙也鍾情於蘇麻喇姑,可是蘇麻喇姑不同意,她不願意捲進妃嬪的爭鬥中。康熙也沒有強求,他以為蘇麻喇姑愛的是伍次友。他們保持著主僕關係。

在相愛的年紀,蘇麻喇姑遇到了合適的人。可是他們無法在一起。

電視劇中,青年時期的蘇麻喇姑遇到了青年才俊伍次友。他們彼此傾慕,彼此信任。當伍次友揮毫寫下“霞乃雲魄魂,蜂是花精神”的一瞬間,蘇麻喇姑的心顫動了,此時此刻,蘇麻喇姑是愛他的吧!

不過蘇麻喇姑不是單純的小女孩,她歷經四朝,見識了諸多腥風血雨。她知道,年幼的康熙需要她。她只能屬於宮廷,她一生都走不出紅牆黃瓦的紫禁城。狂傲不羈的伍次友不屬於朝廷,他只屬於鄉野,他們註定走不到一起。

蘇麻喇姑回首往事,確認一生最愛的人是康熙皇帝

蘇麻喇姑臨終前,康熙大帝正在前線決戰。此刻,蘇麻喇姑清楚,今生今世也不能與龍兒再見!快死了,她不想再隱瞞自己對康熙皇帝的感情。她留信告訴皇帝,這輩子,沒愛伍次友,只愛康熙皇帝一人!這不是安慰皇帝,而是自己壓抑多年的心聲。

康熙給了蘇麻喇姑嬪位的殊榮。陪葬孝莊皇太后。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蘇麻喇姑逝世。康熙按嬪禮為蘇麻喇姑辦理喪事,並將其靈柩與孝莊皇太后置於一處。雍正繼位後,將她安葬在昭西陵風水牆外東南方向新城,其陵寢規格依照嬪的等級建造。

康熙帝對蘇麻喇姑的情持續了一輩子!


潤楊閬苑


蘇麻拉古是孝莊貼身侍女,聰慧伶俐,歷經天聰、順治、康熙三朝,她親眼見證了清朝從勃興到強大 ,這其中也有她的一份特殊貢獻。

按照《康熙大帝》中的說法,蘇麻拉古只比康熙大幾歲,倆人從小在一起,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蘇麻拉古像親姐姐一樣照顧康熙,陪他讀書、陪他玩耍。讓少年康熙對她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既敬重,又愛戀。但蘇麻拉古卻對康熙只有姐弟親情,從未有過男女之私想法,這是因為卑微身份使她不敢也不會有這念頭。



直到康熙的老師伍次友的出現,蘇麻拉古的情感世界才泛起陣陣漣漪,這才是她生命中所需要的男人。因此,她對伍次友是眉目傳情,芳心暗許。但蘇麻拉古命中註定是要保護康熙一輩子的,她不可能為了與伍次友相愛,而丟下康熙不管不問。而伍次友不過是她生命中的過客,能使她一見鍾情,卻不能是她失去理智。當她生命垂危時,才發現自己真正愛著的是英姿勃發的康熙,而不是一身書生氣息的伍次友。因此,才會說出:我沒愛過伍次友,一輩子只愛過康熙一人。

其實,歷史上從來沒有伍次友這個人,不過是小說需要杜撰出來的。蘇麻拉古跟孝莊應該是同時代的人,比康熙大的不止一二十歲,倆人之間根本不會產生什麼男女之情。正是因為蘇麻拉古精心照顧過小康熙,所以康熙長大後對蘇麻拉古非常尊敬。據記載,蘇麻拉古死時已是93歲高齡,康熙非常傷心,以嬪妃的規格安葬了蘇麻拉古。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二月河前輩的康熙王朝,算是一部神劇了。即講述了歷史,又講述了帝王心術。在作品中有這麼以為女子,一輩子未嫁,年輕的時候便出家了,但是他卻能在皇帝的身邊留一輩子。

這個女子就是題主所說的蘇麻喇姑。

今天我就從歷史和影視劇兩個角度來談談蘇麻喇姑的往事吧。

題主提出來的問題是,在蘇麻喇姑去世的時候,在他給康熙爺的信裡邊會寫,一生只愛過康熙一人?

這個問題要剖析開了來講。

首先,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在真正的歷史上,蘇麻喇姑這個角色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她卻不是像電視劇中的一樣,跟康熙是同齡人。在歷史上,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的侍女,她將近大了康熙40歲。在康熙長大了以後,蘇麻喇姑就已經是老人了。

因為二月河前輩寫書是非常尊重歷史的,所以在作品中,二月河前輩也是沒有改寫的太多,只是改小了蘇麻喇姑的年齡。對於蘇麻喇姑的出身和他的所作所為幾乎是與歷史相符合的。

所以在劇中蘇麻喇姑給康熙爺的信中這個“愛”大家就要仔細的去想想了,真的是處於男女之間的愛情,還是對於弟弟或者子侄的愛護,還是更加廣闊一點的,是對於大清江山的敬愛。這都需要大家自己去好好想想了。

第二,蘇麻喇姑對於伍次友的感情。

大家看康熙王朝的時候,在劇中康熙拜伍次友為師的時候年年紀還很小,還沒有親政呢。而在電視劇中,蘇麻喇姑並沒有比康熙大幾歲,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伍次友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蘇麻年紀確是還不大,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情竇初開,對於男人有了好感,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

再來看看伍次友,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是並沒有伍次友這個人物存在的,他只是二月河老師為了劇情的豐富,虛構的一個人物。

剛剛我也說了,二月河老師在寫作的時候是非常尊重歷史的,既然歷史上沒有這個人,他最後怎麼可能跟蘇麻在一起呢?所以伍次友和蘇麻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是個悲劇了。

而且蘇麻是誰,是康熙帝身邊最能說上話的女人,蘇麻對於康熙來說,蘇麻的存在是僅次於孝莊的。蘇麻的地位甚至會遠遠超過康熙的妃子們。蘇麻更加像是康熙的姐姐一樣的存在,在清朝這麼高的地位的人,真的算是皇親國戚了,走到哪都是需要人家來跪拜的。

而且康熙是誰,不能說是千古一帝,也是絕世的帝王了。在康熙的世界中,蘇麻就是自己的女人,就是自己的禁臠。就算是自己的老師也是不能奪走她的,就算他不能做自己的妃子,她也是必須留在自己身邊的。

而伍次友也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蘇麻對於自己的感情只是曇花一現,很可能就是女孩子在犯花痴而已。

在退一步來說,就算蘇麻真的喜歡自己了,自己能夠和康熙爭女人嗎?

不可能的,讓一個皇帝惦記自己,還是因為搶了他的女人來惦記自己,怕是伍次友晚上連覺都不敢睡了吧。所以聰明的伍次友沒有跟康熙提出任何非分的想法。而這個時候的蘇麻還完全不知道伍次友的想法,他還在一心一意的以為伍次友會求康熙把他帶走呢。直到蘇麻知道了伍次友要走的那一刻才知道真相。

這時的蘇麻簡直是快瘋了,他不知道為什麼伍次友沒有帶走自己,他不直到為什麼自己愛著的男人沒有求康熙放她走。

其實這個時候的蘇麻已經開始對於伍次友生出了間隙。他開始恨伍次友,為什麼他沒有帶走自己。她恨伍次友為什麼沒有向康熙開口讓康熙賜婚。

直到這件事過後不久,孝莊找到了蘇麻。給蘇麻下了旨意,讓蘇麻嫁給康熙,做康熙的妃子。直到這時蘇麻才明白了伍次友的心。

伍次友太聰明瞭,他早就看出來了康熙喜歡蘇麻。伍次友不敢跟皇帝爭女人。

而也是在這時,蘇麻才徹底放下了伍次友,身在皇家,蘇麻更加清楚跟皇帝爭女人是什麼下場,這時的蘇麻對於伍次友開始死心了。因為他知道,他心中的伍次友和真實的伍次友不太一樣了,蘇麻心裡甚至有一種,伍次友不跟康熙要自己是怕康熙殺了他的想法。在他心裡伍次友已經是一個矛盾體了。

當然話又說回來,蘇麻是不可能嫁給康熙的,因為在歷史上她比康熙大了太多了。

在電視劇裡邊,蘇麻為了不嫁給康熙,關了自己的禁閉,在康熙納妃的當日死活不開門,完全惹怒了孝莊太后。但是鬧出來這大的動靜,蘇麻還是得以了善終。要說蘇麻可不止是違抗了皇命呀,他還違抗了孝莊的懿旨。他一次性違抗了當時天下間最有權力的兩個人的話,這如果換成別人,哪怕是魏東亭我覺得都是夠直接問斬的罪名了。

從這裡有能看出來,康熙是真的喜歡蘇麻,要麼就憑著蘇麻這麼鬧,早就下了天牢了。而不是最後讓蘇麻帶發出家。在皇宮大內可以隨意的行走了。

最後在蘇麻圓寂的時候,蘇麻給康熙寫的信中,說道,自己這一生只愛過康熙一人。其實這個時候的蘇麻也是個矛盾體了,人老了,對於人情世故看的更加的明白了,蘇麻現在也明白了,當年自己對於伍次友的感情大概是叫愛慕而不是愛情吧。而自己對於康熙的感情大概才是愛吧,可能是姐弟之間的姐弟情誼,也可能是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意。但是蘇麻是個聰明的女人,他不願意做康熙的妃子,她不想捲到後宮的爭鬥中去。她只想安靜的陪康熙過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