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孤独,

是滋养智慧

最佳的土壤。

聪明的父母

都知道这点。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疫情当前,更多的父母选择宅在家里,就是对家人和旁人最好的奉献!

在这段很多人都会觉得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很多耐不住寂寞的人开始发各种视频,证明自己的无趣、寂寞和无奈,这让我想起古龙曾经说过——

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你也会感到内心的 空虚、惆怅与沮丧。

可是,却少有人觉得——

孤寂,本就是人生的常态,是智慧的起点。

因为,静生慧,躁生愚。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段所有人都宅在家里的时光,却是一次难得与父母相伴的时光,一次难得学会与寂寞相处的机会。

比如,在宅家的这些日子里——

倘若你想让孩子知道宅家是痛苦的,那你大可从这个床滚到那个床、从这个频道换到那个频道、从朋友圈刷到短视频,从这间房转到那间房、……,这些无所事事的举动足以让孩子明白如果“想缓解寂寞只能求助于外”,于是未来孩子将大概率地活成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倘若你想让孩子体味寂寞的乐趣,知道孤寂就意味着自己有了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那你大可以丰富自己和孩子在的生活,可以和孩子促膝而谈、下棋游戏、做做家务、烹饪美食、抱本书看、编演家庭话剧、做做运动、……,甚至还能有大把的时间和孩子探讨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如此打发寂寞孩子就会认识到“原来寂寞能带给我们这么多快乐”,未来孩子将大概率地选择积极应对孤寂。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我的家乡就在湖北,在和家里人通话时,发现不少人都表达了同一种感受——今年的春节太寂寞了。

于是,当“求助于外”已无法排遣我们的孤寂之时,很多人只能被动地选择无聊、空虚和无奈。

但是,或许极少有人想到,当我们习惯这样“被选择”时,实际上也就意味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父母在面对孤寂时也只能如此。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学会并享受孤寂是一种智者的能力,因为孤寂就是滋润智慧的土壤,智慧是孤寂所能孕育的最美的果实。

孤独,既可育人,也可毁人。

父母面对孤寂的选择,将决定这一切,决定孩子未来将如何打发孤寂。

借用马尔克斯的话来说,就意味着父母大权独揽却在孤寂中陷入迷途,注定会失去教育的方向。


带娃宅家:愚钝的父母肆意打发光阴,智慧的父母教孩子享受孤独


事实上,很少有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获得某种能力”的能力要比孩子已经具备某种“能力”更重要,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开山鼻祖。

而“如何与孤寂相处能力”的获得,恰恰得益于父母点滴言传身教的培养。

我们可能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分辨不出什么才是孤寂正确的打开方式,但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孤独,

世间只有两种人——

一种无所事事,

一种乐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