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陳講郎談歷史——第2期,關注我每天閱讀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從古至今,要說到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大多數的人都能脫口而出——康熙,然而要是再追問一句“那在位最長的皇后呢?”這時估計多數人都會沉默許久,或是趕緊百度一番了。皇帝在位的時間,與壽命、國祚等因素息息相關,皇后在位的時間,除了與這些因素有關以外,還與皇帝在位的時間有關。即便皇后壽命再長,如果皇帝過早駕崩,那她也只能成為太后。更何況一個皇帝往往還會對應幾個皇后,就拿我們在為最長的康熙帝來說:“他的一生就有4位皇后”。所以這也是讓我們對皇后關注度下降的一大因素。

那麼我們今天呢,就要來談談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王喜姐(孝端顯皇后)

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一,王喜姐

孝端顯皇后,王姓,原姓黃,名喜姐,所以人們也叫她「王皇后」。籍貫是浙江紹興府(今寧波),出生在北京。萬曆五年(1577)正月,仁聖皇太后陳氏和慈聖皇太后李氏下詔禮部為明神宗朱翊鈞選後舉行選秀,王喜姐入選了。第二年正月,二人正式舉行大婚儀式,王喜姐被冊立為皇后。那一年他15歲,她13歲。

婚後第三年,王喜姐生下了皇長女榮昌公主朱軒媖。不過之後屢次流產,終未能再次生育。後來的「國本之爭」自然也就沒有王喜姐什麼事了,雖然明神宗以王喜姐尚在盛年,有可能會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絕了大臣要求冊封皇長子為太子的請求,不過也只是藉口罷了。

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二,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又稱爭國本,是明朝明神宗冊立太子的問題,由於中國古代歷來“太子者,國之根本”之說,所以被稱為國本之爭。(說白了就是地主家的兩個兒子爭家產。)大兒子有繼承權,小兒子有父愛加持,然後就分為兩個派各自維護對自己有益的一方。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嚮明神宗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朱常洛只是明神宗一時興起與一名宮女所生,明神宗對朱常洛生母沒啥感情,自然就不喜歡這個意外之子。相反,另一妃子鄭氏卻頗得明神宗歡心,所謂“母憑子貴”,對鄭氏生下的兒子,自然就寵愛有加。然而原配沒有兒子,所以太子人選,在明神宗看來只有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之間選擇了。明神宗呢自然是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大臣與慈聖皇太后對其又是極力反對。

至此,拉開了明朝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

國本之爭,使得明神宗悲痛欲絕,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而終被群臣所制,最終和大臣鬧掰,逐步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長達三十年的怠政。這也算是明神宗對群臣無聲的抗議。

雖然在這三十年裡,取得了“萬曆三大徵”的勝利,但是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慘敗以後”,明朝的國運每況日下。再後來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遼東戰爭,在全國範圍內多次加收派田賦(土地稅),結果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對明朝不滿,從而直接導致明末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所以知道現在都有“明朝實亡於萬曆”的說法。

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三,一次臨幸驚動三宮六院

王喜姐只有一個孩子,除了屢次流產也與禮節繁瑣有關。貴為一國之母的皇后,不僅後宮事物繁忙,就連皇帝想要臨幸皇后都必須向皇太后請旨。根據明末李長祥所著的《天問閣集》中,曾侍奉喜姐養子惠王的宮女劉氏的見聞:若明神宗想要臨幸喜姐,需奏請皇太后下旨,而喜姐必定會推辭。皇太后說喜姐處理事務繁忙,請明神宗臨幸他宮。

傍晚時,各宮妃嬪集結在坤寧宮行禮,待奏樂後退下,到五鼓時再次來到宮門前。此時宮門已開,喜姐則先於神宗到來之前,起身梳妝等待神宗。神宗若在白天臨幸喜姐,在傍晚時也必須奏告皇太后。若在其他宮殿臨幸喜姐,則必定要文書答覆。如果是臨幸妃嬪則不用如此,只需要把自己所在地告知皇太后、皇后和各宮妃嬪。

宮中事務繁多,王喜姐處理極其辛勞,若是神宗前來坤寧宮,事情又麻煩又辛苦,各宮嬪妃都要一起驚動。所以神宗去別的宮殿多些,而來坤寧宮少些。

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五,恭謹孝順,母儀天下

王喜姐作為皇后,堪稱典範。她時常分出後宮的開支用來賑饑荒和給士兵發軍餉;數次在明神宗面前說話讓他寬恕直言的大臣褒獎忠臣,採用婉轉的方式進言多得到明神宗的認同;后妃鄭貴妃專寵,並曾與多次與她分庭抗禮,她從不計較;明光宗為太子的時候,母子皆不受寵,屢次遇到危機,王喜姐多次保護了他。

王喜姐之所以能夠在皇后之位上待這麼久,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他自己的性格。其實怎麼說呢,這世間有哪一個女子不渴望得到丈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呢?王喜姐也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呀,他也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但是成為一宮之主的她註定享受常人的那種幸福了。其實在皇帝開始寵幸其他妃嬪,尤其是鄭貴妃這個人物 ,當時可以說鄭貴妃在後宮裡已經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憑藉著皇上的寵愛,她在後宮儼然成了一個主人的姿態,那時候很多人都更加聽鄭貴妃的話。而王喜姐她早就看清了後宮的局勢,他知道自己是鬥不過鄭貴妃的,所以他主動採取不與之爭寵的策略,這個樣子的做法,不僅僅是體現了他不爭不搶的神仙的氣概 ,又突出了她身為一國之母的大度。

不僅是這樣,王喜姐還特別尊老愛幼,後宮的李太后守寡了多年,性情冷淡,於是王喜姐有空的時候就會到李太后的寢宮裡坐上一會,陪老人家說說話,吃吃飯。三十年如一日的侍奉和照顧,讓李太后不得不對他報以感激之情。李太后對王喜姐的庇佑也是她能在皇后之位待這麼久的原因之一。王喜姐為人真誠善良,他做的許多事都和鄭貴妃的做法相反,這也是鄭貴妃一直都沒有坐上皇后之位,而王喜姐卻被宮內外的人讚揚的原因。

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后,用智慧譜寫出她的人生篇章

六,終此一生

王喜姐是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在位48年間唯一一位親自冊立的皇后。王皇后在位42年。1620年,王喜姐因常年辛勞服藥無效去世,時年57歲,是明朝皇后中四位死於皇帝之前的皇后之一。悲傷的明神宗在五天後病倒,於同年七月去世。

歷史上的王喜姐沒有被詳細地記載下來,但他就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是他用自己的智慧是自己在哪個後宮裡存活了下來。

(閱讀後歡迎留言評論不足及需要修改之處,共同學習。若覺得文章寫得好,點個贊也無妨喲~)

圖片皆來源與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