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语出自《论语 · 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从《论语》成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可怜无数所谓大儒皆失于求真,一味发挥,以至于今天,千古之后竟然无人能够真正理解【君子不器】的真实含义。可叹!可叹!

先看朱熹《四书集注》中的解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礼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朱熹的意思是说,所谓器物,(比如樽与鼎)各有所用,但功能单一,不能相通。君子乃成德之士,要做到礼数具全才能行事周全,所以要多才多艺。所以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要博才。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朱熹

其实,朱熹之前之后的所谓大儒,对于【君子不器】的理解,基本相同,观点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但这个观点显然不通。

难道专才就不是君子了吗?博才固然好,但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才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难道不是吗?

朱熹的这一误解,直接导致了后世读书人对于科学技术的轻视。一句【君子不器】,读书人就沦为了夸夸其谈的批评家,再也不用费心劳神,深入研究某个具体的领域了。

因此,明清两代,中国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可以引领世界走向的发明创造。可叹!可叹!

明代还能靠总结前人之遗珠,而做出《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这样的科技类书籍。而到了清代,在异族统治之下,情况更为严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所有的创造发明,都被赐予了奇技淫巧的蔑称,屡次错失科技发展的世界潮流,最终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的是一败涂地。

可叹!可叹!

【君子不器】,孔子的本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说:君子,不应该成为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器具,而应该主动应用知识举一反三,要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在《论语》中,【君子不器】的上一句,紧挨着的一句就是【子曰:温故而知新】!

这还不够明显吗?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孔子所谓的【君子不器】,就是要告诉学生,你们的大脑,不能只接受知识,还要去应用知识,发展知识,要独立思考,要有创新的能力与精神。这才是【君子不器】!这和朱熹所谓的君子要博才,简直是云泥之别!腐儒误我中华甚也!!

一字之失,竟然谬以千里,遗祸千古。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叹千古之失!何谓“君子不器”?

进入砚田书院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