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 情景难题 -

管理大牛说:“管理者就是掌控一个正式组织或其分支部门的人。”

这样看来,管理者的头衔就可能会是总裁、总经理、总监、主管等等。但,不管是顶着哪个头衔,管理者的工作都应有6个基本特征和要扮演10种角色(不记得的,再好好复习下!)

说到这里,你脑子里是不是该冒圈圈了:“头衔不一样,那工作内容肯定会不一样啊!”

没错,你也是蛮醒目的。

不过,大牛又发话了:“管理者的工作中存在着基本的相似性和个别的差异性。”

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而这个别的差异性恰恰会让管理者们的工作变得不太一样,进而更加丰富多彩!那么,管理工作的不一样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 书中的答案 -

上面说话的大牛就是明茨伯格,他告诉我们,管理者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性,差异性虽然不多,但足以让管理者的工作千变万化。具体来说,管理者工作的差异因四个方面而起:环境、工作、个人和情景

1、环境

环境会影响管理者的工作,一般涉及文化、行业性质、企业本身特征(发展年限、规模)和各种动态因素(竞争、变革速度、技术类型)等。

比如,企业规模对管理者工作的影响:

规模小点的企业管理者工作正式化程度低那么一点,他们更加注重内部运营问题,而且他们通常会亲自处理一些非管理的工作,更加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创业者”。

再比如,行业对管理者工作的影响:

企业组织的管理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到正式活动上,或者是会见外部人员、客户和董事;而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更多时候充当的是“联络官、发言人或谈判者”的角色。

2、工作

这里的工作指的是工作本身所处的层级和职能,尤其是职能,更能凸显管理者之间的差异。

(1)层级引起的差异

基层管理者更加注重维护工作流程的日常问题,工作更具即时性,也更加集中、短暂和零碎,他们作为“名义领袖”角色的重要性较低,但常常要扮演“故障排除者”和“谈判者”的角色。

而中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往往是进行战略制定,把控全局。

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2)职能引起的差异

本书探讨了一线生产经理、一线销售经理和专业部门经理的工作差异:

* 一线生产经理

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用于沟通和处理突发危机,工作变化较多,也更加零碎,常常都在扮演“故障排除者”和“谈判者”角色。

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 一线销售经理

他们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的,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客户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多太多!大多数时候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联络官或者是名义领袖”的角色。比如培养销售员、监督销售员、与客户接触或联系感情、撰写客户方案等。

* 专业部门经理

这些具有专业性的管理者,如会计部门、开发部门、人力资源部等,他们是相对独立的,因为他们更倾向于书面工作,工作的零碎性和变化性最不明显,更多的时候是在给同级或下属提供建议。可以说,他们既是管理者也是专家。

3、个人

研究表明,管理者的价值观、个性和风格对他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以为CEO比较喜欢外部联系工作,而不太喜欢细节的事务性的工作,那么他在工作中就经常扮演“联络官、名义领袖和发言人”的角色,他会把许多“故障排除者”角色中的工作交给自己的下属。

再比如,一位管理者喜欢大权独揽,但却把大多数的“联络官和发言人”角色中的工作交给一个助理,那是因为他是意大利人,不会法语。

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4、情景

就算环境固定了,职位就是这么个职位,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但他也不会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说,管理者的工作还会随着很多情景因素而发生改变。

一方面,阶段性的事件、变化或危机,如年度阶段性扩展项目、预算要求、重大危机出现,这些都能给管理者的工作添加不少色彩。

另一方面,针对新任管理者来说,随着他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也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

此外,社会价值观和变革,也会让管理者的工作变得更不一样。好比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就要求很多企业管理者自带互联网思维,不然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大家都是管理者,为啥那么不同?

放眼世间瞧,

岂是达成一团乱遭遭?

和谐之处见精妙——

物物不同属,携手归大道。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