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談談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和"工匠精神"

時間:談談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和"工匠精神"

小編注:最近總是談經濟金融問題,氣氛有些壓抑。換一個話題吧,或許輕鬆些。

2018年5月17日晚上,我值班,所以,看了中央電視臺一套關於"工匠精神"的專題片,主題是梅蘭芳先生的傳記和對梅先生"工匠精神"的高度評價,其中最高的評價是引用陳毅無帥的說法:梅先生是"完人"。

在今天的語境之下,要問誰是中國京劇乃至戲劇界的代表人物,毫無疑問,恐怕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地講,是梅蘭芳先生。這種認識,是和近些年的輿論環境是分不開的。

時間:談談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和

梅先生在戲劇乃至文藝界的地位為什麼如此之高?泰山北斗!當然因為梅先生在京劇表演和創作方面取得的突出藝術成就,但,如果將原因僅限於此,那麼遠遠不夠的。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文藝,發生了從以歌頌剝削階級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舊文藝,到歌頌反帝、反封建、反資本主義的革命英雄模範的偉大轉變,體現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變化。中國文藝發生了從舊文藝的為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私有制服務,到為工人階級等勞動人民服務的偉大嬗變!這個偉大的轉變,當然有其宏大的革命背景,是中華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推動的結果。這個偉大轉變中,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為指導舊文藝向新文藝轉變的指導性、綱領性文獻的,功不可沒。在此馬列主義光輝文獻的指導下,中國文藝服務對象和目的極為明確,力量迅速壯大,一大批革命的人民的作家、戲曲家、作曲家、小說家、詩人應運而生,創作產生了《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革命經典作品,以樣板戲為代表,達到了人民革命文藝的頂峰。

有時我想,其實,共產黨打天下,一部《白毛女》恐怕要立佔功勞之半:這部作品以婦女解放為主線,包含了階級解放、武裝革命、反封建等偉大主題。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誕生於1942年的革命聖地延安,彼時仍然生活在香港、上海的梅蘭芳先生,或許沒有看過這部指導性文獻。所以,在梅先生的作品中,很難看到這部文獻痕跡。梅先生在抗日戰爭中,蓄鬚明志,不為日本人演戲,體現了民族氣節,難能可貴。但是,沒有看過或者雖然看過毛主席的書,但在文藝思想上卻沒有受到影響,更談不上以此為指導,不能不說是其人生中的重大缺憾。

強調一下,本文所依據的信息,均來自央視的那部專題片和百度"梅蘭芳"詞條。

新中國成立後,梅先生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尊重和重視,先後在文化藝術界擔任重要職務。

如果說,解放前,梅先生不知道毛主席,不知道《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尚可體諒。那麼,解放後,新中國人民政權成立了,再沒有看過毛主席著作、再不接受其指導,那就說不過去了。

梅先生1961年8月去世,他在新中國生活了十二個年頭。

這十二年中,梅先生有沒有從原來歌頌才子佳人的舊文藝中走出來,走進歌頌革命英雄、勞動模範的藝術家隊伍裡呢?沒有。

梅先生在建國後,曾經到抗美援朝戰場上為志願軍演出,也曾下農村、工廠為工農演出,但所演的戲,也還都是"舊戲"!至今,央視和百度,也沒有宣傳其演出新戲、創作新戲的事蹟。

也就是說,梅先生雖然人已經進了新社會,但,其藝術指導思想完全停留在舊社會,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新社會究竟"新"在什麼地方,新社會對文藝的要求是什麼。梅先生,即使在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後,也沒有接受人民文藝的指導思想,沒有成為人民文藝家。他一腳踏進了新社會,但是思想意識卻從來沒有進入新社會。他的戲,只是一種"娛樂"而沒有成為革命鬥爭的武器!至少,從央視和百度提供的宣傳片和資料看,可以這麼判定。

梅先生,是舊京劇乃至舊戲曲的代表、最高峰。無論其藝術成就如何高,但,都只是舊戲劇的代表,而不含新文藝的成分,更不是新文藝的代表。

新文藝的代表,就戲劇表演特別是京劇來說,另有其人,而且代表人物眾多。就在京劇領域落實《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來說,發揮政治領導作用的人,此處不便提她的名字。這裡,提一下於會泳。

時間:談談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和

童祥苓演楊子榮

於HY在對京劇思想革命和藝術革命的貢獻,體現在"三個突出""三個打破""三出新""三陪襯"等方面,"三個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個打破":打破傳統京劇的流派、行當及舊錶演程式。"三出新":是指要表現出新時代、新生活、新人物;而 "三陪襯"則完全是"三突出"的翻版——音樂要以反面人物陪襯正面人物,以正面人物陪襯英雄人物,以英雄人物陪襯主要英雄人物。於HY還為新創作的革命現代京劇設計了整套唱腔。至今,這些唱段,仍然是膾炙人口!

今天,"三個突出",居然是美國人拍電影的指導思想。比如,你看《空軍一號》《星艦戰隊》《真實的謊言》,是不是這樣表現的?

時間:談談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和

在京劇伴奏方面,于會泳還創造性解決了西洋樂器和中國樂器的配合問題。

拋卻戲曲作品的思想性不談,就藝術性和藝術革新方面成就來說,于會泳遠遠超越了梅蘭芳!而且是質的超越。參加革命現代京劇創作和演出的著名演員有很多,就其藝術成就、影響力、受觀眾歡迎的程度來說,我相信,有很多演員要遠遠高出梅蘭芳先生!

但為什麼在當前的社會輿論場上,只有梅先生一枝獨秀呢?為什麼燦若群星的革命現代京劇的演員們都"銷聲匿跡"了?如果說"工匠精神",那麼,童祥苓、沈金波、曹連生、林寄語、宋玉慶、洪雪飛、李炳淑、楊春霞、李麗芳、李光等等,他們身上就沒有"工匠精神"?

原因很簡單,梅蘭芳先生的表演,就藝術方面來講,是非常精湛的,其創作成就也是很大的,但是,陰差陽錯,自始至終,梅先生的藝術人生中,都沒有多少革命鬥爭精神,沒有人民文藝的因素。梅先生的藝術特點,和今天的主流社會的好惡——只要工匠精神、不要革命精神——非常吻合。所以,很多大家被掩蓋了,梅蘭芳先生成了最高的,故而推崇備至。

再強調一下,本文所依據的材料均來自於央視的專題片和百度。

我絲毫沒有不敬梅先生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