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下学期要求老师们备课要一课一案,一生一案,这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有必要吗?

胡言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这又是一位奇葩校长!一课一案无可厚非,一生一案几乎行不通。

很多校长经常心血来潮,制定各种奇葩政策,但实际上为难的是一线教师,因为所有的政策都要靠教师来执行落实。

01

网友曾列举了六种类型“奇葩领导”

第一种类型是间歇性神经病的领导,具体症状是情绪不稳定,心情时好时坏,表情挂脸上;

第二种类型是不尊重员工的领导,总喜欢摆谱,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第三种类型是不懂装懂的领导,这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行领导内行,很痛苦。

第四种类型是看不得员工好的领导,看到员工买房买车,会暗生嫉妒;

第五种类型是抠门的领导,虽说每个人的工资都有其岗位标准,但是工资标准的高低还是由领导决定。

第六种类型是没有人性的领导,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有些人就是缺人性。

不管我们教师碰上其中哪一种,都会叫苦连连。

现阶段,教师的已经工作已经非常忙了,每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教师还要利用间隙填那么多表,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那有什么空余时间做一生一备,如果想我这样,带了两个班的课,124个人,哪有精力上课,批改作业?

作为教师的后盾,明智的校长都会想方设法教师减负,保证广大教师能够安心教学。而这位校长,不仅不为教师减负,还想着各种这样的损招。

02

我曾经也经历了几位奇葩校长。

一位校长为了省电,会突然检查老师办公室,看谁会用大功率用电器,我曾经被收过电饭煲。

一位校长从不打招呼,会在教师正上课时突然推开教室门,坐到后面听课;

一位校长从不接普通教师的电话,哪怕你有多么十万火急的事,他都不会接电话,教师们时间久了就再也不敢给他打电话了。

还有一位校长绝不允许教师把车开到学校,但是他的车每天都可以自由开进开出。

但是我也没有听说过哪位校长会提出这样的备课要求:教师备课要一课一备,一生一案,估计是这位校长让教师为给自己做业绩,而不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不考虑教师的死活

03

大多数校长都是从一线走出来的,经历过一线教师的实际,了解教师疾苦。

一线教师都希望碰到一位明智有想法的校长,带着他们用心做教育,做真正的教育人,但是很多人却走着走着忘了初心。

当了领导之后,就远离一线,不再代课,没有想着怎么样让学校迈上一个更好的台阶,没想着怎么给教师办实事,解决后顾之忧,而只想着标新立异,给自己做绩。

那怎么改变现状?

我建议你,与其苦闷抱怨,不如结合本校实际想出一个更好更科学的建议,然后带着你的想法去找校长谈

校长之所以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政政策,其实都是源于他们脱离了一些,或者对于不了解一线教师的疾苦,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敢说真话的人站出来,大胆的去找校长谈。

我朋友明明曾经就自己想去参加各种培训,可是苦于没有机会。他不好意思争取,一心想着领导会让自己会给机会的,但是等了一两年都没有等来一个机会,看着同事一个一个出去培训,很是烦恼。

最后他鼓足勇气,自己直接去找校长,表达了自己想进步的想法,后来,校长果真给了他很多次机会,走出校门,参加培训,业务能力很快得到提高。

你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校长不予采纳,但是他肯定会有所改良。

由此,而你由此会在校长心目中树立一个,敢想敢做的好印象,这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

04

《精英律师》中,罗槟荣升为律所主任时,做了一番就职演讲,他说

作为船长,我不能保证我们权璟未来会一帆风顺,我也不能保证我们却从来不会遇到大风大浪,但我保证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为大家遮风挡雨,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好校长就应该像罗槟一样,做教师的领头人,保护伞,凡事都能够为教师着想,能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切实用爱心解决师生的问题。

我是木子老师,一边育人一边成长,期待你的关注。


木子老师说


完全有必要,向这位英明神武伟大的校长致以最崇高的致敬!

作为一个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因为现在竞争的压力加大,生活成本提高,现在每对夫妇只敢生一个孩子,优生更要优育;不像过去,一家子常常兄弟姐妹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人能够成才的。

校长的这个提法充分体现了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于教育这个职业存在的普遍不满,也体现了现阶段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教师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继续发场一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奋斗精神,要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现代教师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道德水准。

在现阶段学校之间竞争如火如荼时期,校长之职位也将受学校排名影响,当然这还是其次,能够提出这样工作目标的校长一定具有比老师更加宽广的胸怀,比老师更加深厚的教育情怀,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背负这样骂名吗?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那是对学校的信任,那是对老师的信任,更是对校长工作的肯定。否则,家长为什么会在众多的学校中单单选择了你呢?教师唯有用加倍的努力才能酬谢家长的信任。

“一课一案”,在备课时,我们老师要精耕细作,备精备深,备细备实,吃透教材,领会要义;“一生一案”对于学生更要因材施教,即使孔子他老人家都不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老师也要努力去办,办不到创造条件也要办,不准找借口,不准推诿,更不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这位校长有如此提法,足见其对教育认识已经超越了我们普通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水平,他对教师的要求,已经把教师上升到如同神的高度,也准备将把自己推上了神坛。看来,我们这等普通的老师,只能带着崇敬的心情,昂首仰望这位校长,表达崇高的致敬。

只是不免弱弱地向这位校长提个建议,校长能否在对待老师也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一师一要求呢?


青衫李探花


这校长是二逼!为了标新立异、提高教学质量,己经疯了!想想一生一案能不能实行?就算最快10分钟,一个班45人,每天3节课,备课时间为10x45x3=1350分=22·5小时!

就算老师不吃不睡觉,那怎么能保证对每个学生都使用不同的教案?是不是一节课的内容要分别对一个学生上,重复45次?45x40=1800分=30小时。也就是说,老师要在一天之内工作52.5小时,还不算批改作业、填写各种报表、开展各种活动……

校长疯了不要紧,别把老师也逼疯了!


哈哥49108471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提法

好一个形式主义的校长!一课一案并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做过老师的都知道,不管你愿不愿意,有没有必要,这个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每学期期末常规检查教案是必检的。即使你对教材,教案烂熟于心,即使你上课都可以不用教案甚至教本,你也必须抄写教案,这是规则。



这个“一生一案”倒是不常见的提法,为何不常见?因为不现实。理想是很丰满的,因材施教,学生不同,教法不同,如果能实行,对提高教学成绩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能实现吗?很难,因为一个班多则七八十人,少则四五十人,一生一案,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针对不同的学生写出不同的教案,亲爱的领导同志们,你真的认为老师有三头六臂吗?真的把老师当做奥特曼了吗?这就是现实中的“何不食肉糜”!老师只能根据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制定一份难易适中的教学方案进行教授。

近年来,老师的负担日益加重,跟这些屁股绝顶脑袋的领导不无关系

每个校领导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甲校长来了,要求写各个单元的计划总结;乙校长来了觉得还不够,还要加上每个单元测试的试卷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反思;丙校长觉得以上做法很好,要坚持,但是还要写一写师德心得体会,教学后记;丁校长深以为然,以上经验值得发扬,但是家访这一块不能拉下,每学期补上二十篇家访笔记………

于是,老师们一个学期比一个学期忙碌起来,层层加码,每个领导都有一些新鲜的玩意,好像不这样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管理的特色,就不能表现出自己对教育理念的深刻领会。上交的材料越来越多,记录的本子越来越厚,这不,现在老师们又“喜提”“一生一案”。

对教育最好的管理就是让老师安安静静第教书,踏踏实实的育人

老师们不能理解,每个学期抄那么多的计划,总结,心得,反思,分析,方案,措施有什么作用呢?教书育人需要的是安安静静,踏踏实实,有些形式主义的,胡里花哨的东西,交起来堆积如山,抄写起来累得要死,检查起来走马观花,对教育教学有什么帮助?不过是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已!

总结语:少一点折腾,多一点实干,不要搞那么多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让老师的讲台安静下来,让老师们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才是最好的管理!


周老师的工作室


我孤陋寡闻,一课一案我理解。一生一案,是个什么东西?难道针对每个学生备一个教案?

不知道这位校长可备过教案。每个教案按最少3页计算,标准班50人,也要150页,难道每天老师啥也不做了,光备教案?

成绩难道是备教案备出来的?

可怕的教育,可怕的领导,可怕的管理。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乱象如此之多,就是因为有一群这样的领导。

第一:为出政绩,大搞形式主义,不尊重基本的教学规律。

有的学校要求老师教案至少5页?

有的学校要求教案必须有反思,还有字数要求?

有的学校要求老师每周要交一篇教学心得体会?

有的学校要求老师上课前先互相说课?

等等太多了。

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不用怎么备课的,因为他早已烂熟于心了。

我上学时,初中历史老师,书上哪一页哪一句话都都清清楚楚,把书都背下来了,这样的老师,要求写几页教案有意义吗?

第二:人为增加老师的负担,不配一校之长。

现在国家都在大力提倡为老师减负,让老师们吧心思更多用在教学上,用在学生身上。

这位校长不但不给老师们减负,还增加负担。难道要老师们每天用花几个小时备课吗?老师们每天除了教学,难道作业不改了?学生也不管了?就只备课?

教学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备课,课下的很多工作也很重要。如批改作业,培优补差,精选习题,和后进生谈话等等,这些才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中小学老师面对的是未成人年人,不是大学教授,上完课就不用再理学生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进步或者后退,老师都要密切关注;怎样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怎么让后进生快速进步?这都是老师们的课下工作。

这些事情,难道备备课就解决了?

“一生一案”。就算老师们有空备教案,怎么有效的实施?难道给每个孩子各上一节课?

孔子弟子三千,才72贤人。难道现代老师比孔子更厉害?个个培养成清华北大生?

老师的心愿和家长校长实际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成才,也尽力在做。但孩子千千万,个性特点都不同,怎么可能都成才?

如果真想让老师们静心教学,就别再折腾老师们了!

我们的教育乱象已经够多的了(看看头条就知道了),校长们,别再出花样了,求求你们了!


人生如梦LLH


老师备课时,一课一案是很有必要的,一生一案也许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校长真知灼见,把医生给住院病人做检查、写病历、开处方、查房等方法都用上了,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为这位校长的做法点赞。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老师要做到的,学校领导首先要做到,校长更要做到。老师可以监督学校领导的备课情况,只要他们能按时按量完成,老师没有理由不完成。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备课这一环很重要,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还要备教学反思。这一过程是比较繁琐,如果一个老师上三个班,所教学生都有100多人,按照一生一案的说法,每个学期都有100多个学生教案,老师除了上课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写教案。学生的作业什么时候批阅?什么时候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各级各类检查的表表册册什么时候填表?学生的课外活动什么时候开展?老师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什么时候进行?



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充分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备课,可以手写教案,也可以进行电子备课,但要有二次备课记录,并把教学反思记录下来,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对于不务实的形式主义做法应当摒弃。


Lance课堂


太有必要了!校长有这样的思路,这学校一定能火!一校之长超前的教育思路,超前的教育模式和要求,必将给他所领导的学校带来巨大的变化,或许能成为其它众多学校学习的榜样。

一课一案一生一案的要求真是太好了。一课一案,那是必然的。不然就不是教案了。尤其值得赞扬的是一生一案的要求。大家都知道,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他们出生在不同家庭,所受的启蒙教育肯定千差万别,因遗传基因的不同,其个性肯定不尽相同,甚至差別很大,太需要差异教育了。一生一案的要求真是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发挥到了极致,使人不得不佩服这位校长的天生管理才能。这一点儿还真是其他校长可望不可及的。

这要求下学期在这个学校实施起来,这个学校肯定会变得红红火火。

首先牛起来的是任课老师。要写出四五十个个性化教案,校长至少给他配十多个助手。他们首先得听任课老师介绍情况,其次得分別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最近与教材有关的思想新动向,再结合这些实际到电脑上查相关资料,最后写成教案交任课老师审阅。完了之后他们得立即着手下一课教案的编写。

要把这十多人花心血写成的教案贯彻到教学实际,这任课老师至少得十个以上课堂助教,这十几个人先得让任课教师介绍情况,再熟悉教材教案,找学生谈话,(这叫熟悉学生。)然后在十多个教室里凑合着讲课。(本应一人一室,可惜一下子没那么多房子和助教。)讲完之后就得赶紧熟悉下节课教材教案。

这原来的任课教师那个忙啊,还得检查备课助手们,又得检查教课助手们,最后还得座谈学生,写教后感汇报题纲之类。真是太忙了。

通过这么一番一群人不辞辛劳的忙活,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能空前提高,尤其是学生个性化发展水平,那肯定不是一般地牛。

这样的事情,想想都让人心情激动。只可惜不知贵校长联系电话,不然有空说不定真想去他那儿看看。

最后弱弱地问一句,不知局长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会不会对这位校长提供帮助。

我是天凉好个秋A,关注我,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诚邀朋友评论、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天凉好个秋A


我认为这样的校长首先是负责任的,总比那些整天务虚不务实,四处访问,四处乱学习的校长要强。

1、我非常赞同校长要求一课一个教案的做法。其实这个做法在所有的学校,即使校长不这么要求,年级主任也会这么要求。

我们学校每周要进行一次小型集体备课,隔周进行一次大的集体备课。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集体备课,我们都是按照一个框体一个教案的做法对所有的老师进行要求的。



我们学科的特点是每一课包含两框到三框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一课进行三个教案的设计。而上面校长的要求是一课一个教案,很显然我们学校要求的更加严格和仔细。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工作,现在有很多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教学,而重视一些莫须有的务虚的东西,比如说整天做一些迎接上级领导检查的工作,或者经常自己出去学习,而不是带着老师们出去学习。学完回来之后就强推某某类型课堂,然后过一段时间就废掉了。

2、另外,这个校长要求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教案,我是这样理解的。校长的意思是要尽可能的因材施教,毕竟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这里校长并不一定是让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单独进行一个教案的设计,我相信校长也不是傻子,他应该明白一个老师的教学任务到底有多大。



这里所谓的一个学生一个教案应该是说让老师尽可能的了解每一个孩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要备学生这一点,这里面也包含对学生作业批改的个性化要求和审阅。

此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层次和自身的基础也都是不一样的。老师们适当因材施教,有区别的对待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尤其像现在高中的同学,他们之间分化程度非常大,所以老师们如果完全按照一个教案去讲解,自己爽快了,但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少部分同学可能吃不饱,而有的同学甚至大部分同学可能就存在吃不了的现象。

所以,在作业量的要求上可以对一些学生区别对待。我平时就是这么要求的,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多做一点能力差一点的可以少做一点。



3、教育有时候很难一碗水端平,归根结底跟每个同学的基础有关系,完全量身打造,针对每一个学生设定一个详细的教学方案,这个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现实中是没办法操作的。

所以我认为教育既要因材施教,也得全员育人。共性有共性的处理办法,个性有个性的招数去对待。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能多把心思放在教学教研上,能把重心放在老师和学生的身上,这应该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


教师老李


完全没必要!


我觉得真的是没有必要,但凡什么事情,如果太重在这种流于形式的东西,那真的就是劳民伤财。


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一个老师,从24岁教书,到65岁退休,中间大约40来年。


就拿我们高中的老师来说,每一任老师基本都是从高一到高三,然后完了再从高一带起,所以,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


虽然会有课程改革,但是,变化基本也不大。


所以,我们的很多高中老师,譬如我们当时的历史,五十来岁,六本历史书基本可以说是能背的下来。他上课,那本书放在将桌上,基本也不往开翻,但是,哪个是考点,哪个是重点,他心里门清。


所以,再要把时间花费在备教案上,那真的是很浪费老师们的时间。


而且, 如果一个老师对自己所上的课,心里都很清楚,他们还会不会认真的去写教案。


其实,老师也是人,我们很多人有的劣根性,老师也有。我记得初中的一个数学老师,平日里上课,他只带一本数学教材。


但是,他上的课特别有趣,而且,我们班当时的数学成绩,也是在全校内最好的。


但是,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查老师的教案的。每次第二天检查教案,他就一次性把前面没写的教案全部补全来应付检查。


教案对那些经验丰富,而且,自信能够没有教案也能上好看的老师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


教案对那一些人是重要的?


第一,没经验的。


虽然知识足够丰富了,但是,没有经验,不知道一节课该讲什么,哪些重点要分来讲。他们备教案,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把握上课的节奏。


第二,不够自信的。


刚开始上课的人,看着底下一众学生,会有胆怯的心理。有教案,能让他们在慌乱的时候,理清思绪,利于讲课。


第三,知识不够丰富的。


很多老师,本身的知识就欠缺,写教案能够让他重温知识点,也让自己对自己所教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所以,备教案是有好处,但是一刀切,却不一定是好的。《论语》说要因材施教,放在此处,应该是因地制宜,不要固守成规。


夜归宁0828


我没教过学,只是实习生,两个多月。说实在话,当老师真的蛮辛苦,那时我三四点起床备课,晚上十点睡,无论学生找我问哪科知识,我是有求必应。那次期末考试,这个班级从倒数第一进入到正数第一。我走时学生给我开的欢送会,赠我马到成功的飞马雕像。回到学校时,收到三,四十封学生的来信…说到一课一案,一生一案。想法有些对,但这得找专门管学生档案的人来做,比如学生家庭背景,思想动态,个人爱好,学习成绩,性格情绪,专属特长,遵纪守法等等登记,可问卷调查,学生配合,老师添写,共同来做,就比较容易,做出来也比较理想。而教师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授课解惑,传道授业上。这样做比较妥当,而针对学生出现的动态问题,校长可周末开展热点服务交流学习活动,请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为学生释疑解难。可办班,学生可免费参加。而特长的训练及潜能的培养,可根据学生特长,爱好与社会相关机构联营,让学生得到进深提高,深造的机会和空间。但一切需遵守国家对教育的法律规定和政策引导精神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