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那麼大方將大寧賞給了蒙古人,是為了斷絕寧王朱權的念想嗎?對此你怎麼看?

勞倫斯602


關於大寧的問題,確實是在朱棣手裡就已送出去了,當初只是權宜之計,沒想到最後卻貽害子孫。但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者是以何種方式完全失去的大寧,咱們來分析一下。

一論大寧衛的重要性

洪武年間,明軍北伐拿下北平後,元廷北遁。在多次打擊殘元勢力未果後,朱元璋放棄了通過積極征伐繼承元廷北方全境的設想,改為近邊防禦,伺機尋殲北元主力的軍事策略。

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廷設置大寧都司,第二年改名為北平行都司,除本部五衛外,下轄十個衛所。大寧都司治所在大寧城,以全寧衛前凸首當蒙古南下要衝,位置相當重要,它東接遼東都司、西連北平都司宣府鎮,左右互為策應。

老朱為了全力經略遼東,以孤立和制約位於西蒙古的殘元小朝廷,特意分封六個手握兵權的皇子出鎮東北。燕王朱棣駐北平,谷王朱橞駐宣府,遼王朱植駐廣寧,韓王朱松駐開原,沈王朱模駐瀋陽,而寧王朱權與他的八萬雄兵就駐紮在大寧。

老朱的策略,就是要通過從東往西,沿漠北以南至長城以北的北境沿線,設置大同、宣府、開平、東勝、全寧等漠南諸衛,將它們建設成防禦體系。牢牢的控制住這一戰略防線,不但能防禦蒙古南下,還能主動向北出擊,足夠的軍事緩衝區域可以確保大明北方的長治久安。

二論失去大寧衛的內因

洪武后期,特別是納哈出歸順後,明廷對漠北的戰略重點逐漸集中到打擊北元汗廷上來,認為遼陽和東北地區蒙古餘部已構不成威脅。於是對大寧衛的重視程度開始下降。

1399年建文元年,當燕王朱棣決定“奉天靖難”的那一刻,深感自身兵力不足。所以通過劫持的方式,迫使寧王朱權率部與自己聯合起兵。朱棣為了誘使大寧衛下屬的兀良哈三衛蒙古鐵騎幫助自己突襲南京,終於拋出了大餡餅:事成之後以大寧作為他們遊牧駐防之地,並任用兀良哈人來管理。

原本明廷直管的衛所要地,變為了僱傭兵領地的羈縻機構。

另一方面,為了不讓其餘藩王再效法自己,朱棣迫不及待將原本鎮守北境沿線的幾個重要的藩王全部收繳兵權,然後移藩內地,免除後患。這其中也包括了寧王朱權。

如此一來,洪武時代構築的北境防線被自我瓦解。朱棣遷都北京後,發動了多次北征,希望通過天子專守國門的策略來平衡,卻使得防線一再內縮。

三論失去大寧衛的外因

早在永樂改元后,大事已成的朱棣並沒有立刻完全兌現當初對兀良哈三衛的承諾。

雖然名義上把大寧封給了兀良哈三衛,但是明廷卻不允許他們放牧互市。於是心有不甘的兀良哈三衛勾結韃靼部阿魯臺不斷騷擾明朝,為此朱棣多次征討。打打停停,明朝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而兀良哈三衛卻初步蠶食了大寧周邊地區,並多次進入大寧城。

不斷南下的兀良哈三衛在宣德年間曾與明宣宗發生激戰。雖然被擊退,但此後數十年間多次逼近長城。加之仁宣時期,明朝進一步戰略收縮,事實上大寧已盡歸兀良哈所有。

由於大寧衛的丟失,導致開平,興合等衛所陷入孤懸狀態,久而久之無法駐守只能放棄。雖然後來明廷在保定重設了大寧衛,原本朱元璋時代精心構築的北境防線到了宣宗末年已經形同虛設了。而導致防線倒塌的第一張骨牌就是大寧衛的失去。

結論

坐穩了天下的朱棣,不情願的送掉了大寧要地,不曾想卻遺禍三代。而移居江西南昌的寧王朱權,只能寄情山水,求仙問道,再也沒有了帶甲十萬,雄鎮漠北的志向。

人在危急時刻往往會拉低承受的極限,但是一旦轉危為安後,往往會不認賬。但錯已鑄成,認不認賬都一樣,只能由整個大明朝來買單了。


南北鎮撫司答卷,歡迎圍觀。


南北鎮撫司


這裡說的“蒙古人”應該是朵顏三衛。

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這回事。明成祖確實放棄了大寧,但這是由於形勢所迫的調整,並非主動賜予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或者說是兀良哈三衛,這是明朝官方對泰寧衛、福餘衛、朵顏衛的統稱。

三衛的前身都是元代的朵因溫都兒兀良哈千戶所、台州等處怯憐口千戶所、灰亦兒等處怯憐口千戶所。

元朝滅亡後,這些部族均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歸順明朝,並分別受封指揮、指揮同知等職位。當然,由於北元還存在,所以朵顏三衛降而復叛。

直到永樂年間,才與明朝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關係。至於後來其在土木之變中的行動,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關於明成祖割讓大寧給朵顏三衛,以犒勞其在靖難之役中的變現這個說法,其實源自明朝中期。例如,曾擔任兵部尚書馬文升的《撫安東夷記》就是持這樣的觀點。

不過,這種說法沒有事實依據。

明成祖放棄大寧的真實原因是:

大寧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孤懸於外,很難和遼東、開平等地的防線構成一體,所以明成祖收縮防線,最終選擇放棄大寧。

最後,朵顏三衛的南下並不是在永樂時期,這點需要明確。


HuiNanHistory


大寧都司機構設置


洪武十九年(1386),明元雙方開展金山之戰。北元方面,納哈出率領數十萬部眾佔據金山,東北北部地區悉數失控。明朝政府暗中籌劃多年,最終決定發兵出擊,意欲解決邊境危機。同年八月,朱元璋下達命令,由馮勝率軍進駐大寧地區,採取“分兵置衛”的方略,同時下令戶部調撥專項費用,撥發到北平、山東、河南及附近州縣地區,招募民夫充作勞力,支付民夫相應酬勞,專職輸送邊衛糧草,滿足松亭關、大寧、會州、富峪四處所需軍餉。

洪武二十年(1387) ,納哈出率部投降,明政府又在北部邊疆地區掀起新一輪設置衛所的高潮。明政府在朝鮮半島設鐵嶺衛,在松花江流域設三萬衛,在遼西設廣寧三衛和諸屯衛,同年九月設置大寧都指揮使司及所屬諸衛,任命周興、吳汛為都指揮使,抽調各地士卒兩萬餘人屯兵駐守。同年七月改大寧都司為北平行都司,並在大寧、會州、富峪、寬河等處修築城池、營建倉廒、營房,以便更好地開展生產活動,履行戍邊職責。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下令藩王就藩,寧王朱權前到大寧,自此大寧成為明朝北部邊疆的一大軍事重鎮。

“酬勞三衛”支持言論

建文皇帝在位初期,朱棣襲取並將大寧都司(北平行都司)全部內遷,明朝中期以來,長城以外的數百里地域成為草原部落的跑馬場,大明帝國的化外之地。對於朱棣內遷放棄大寧都司的行為,後世多支持“酬勞三衛”的觀點,當然其中不乏反對言論。支持“酬勞三衛”觀點的一派當以明朝兵部尚書馬文升為典型代表。

弘治十二年(1499)十一月,馬文升上疏皇帝,即《為經略近京邊以豫防虜患事疏》,在他看來,彼時朱棣內遷大寧都司、所屬諸衛、寧王藩地等一系列舉措,都是用來酬謝兀良哈三衛參與協助、竭力擁戴的功勞,但是一旦放棄大寧地區,邊境安全自然受到嚴重威脅。鑑於此種情形,才將大寧地區分給朵顏三衛用作居住之地,授予官職,賜予敕印,世代守衛大明帝國東北邊境。

“迨我太宗文皇帝,肅清內難,嗣登寶位之初,遷都北平,親率六師,將勇兵強,武備極盛,所以虜遁漠北,不敢南牧,遂將大寧都司撤於直隸保定府,所屬營州等十數衛,俱撤於畿內,寧王亦遷於江西布政司,此以酬三衛夷人翊戴之功,故分地與之,然中國之險亦失矣。卻將其地分與今朵顏等三衛達子居住,除官降印,為我藩籬,神謀睿算,固有在矣。”

“酬勞三衛”反對言論

《明實錄》《明會典》《明史》中都沒有“酬勞三衛”的相關記載,反對“酬勞三衛”言論的多見諸於後人所著的私修國史,明人郭造卿所著《盧龍塞略》便有相關記載。

時人大都認為大寧地區是明成祖給予兀良哈的酬勞之地,多是未經考據的憑空臆測。當時朱棣襲取大寧,周邊衛所仍有寧王的部舊,朱棣藉助這些力量作為先頭部隊,待到兀良哈三衛歸順之時,正是合乎戍邊將士歸順之心,不曾驅使兀良哈三衛奪取天下。朱棣即位之初,仍是一如既往設置邊衛,命令兀良哈三衛世代居住故土,駐守東北邊境,何嘗以大寧都司作為贈禮給予兀良哈三衛?永樂、宣德時期的多次出師征討,兀良哈三衛的世居之地都不是大明的固有領地。

“今言大寧者,率謂我成祖以畀兀良哈,蓋未之考耳。當寧藩既襲,環衛有其故種,藉為先驅,及順,戍卒歸情耳,未嘗盡驅三衛以行也。難靖來朝,仍設衛如故,詔其鎮守邊境,世居本土,曷嘗以大寧畀乎?無論永樂壬寅師,即宣德之東狩,其巢穴非我故藩,可考焉。”

我的看法

大明永樂時期放棄大寧地區,機構人員悉數內遷,並非出於酬勞三衛的自願行為,而是結合現實情況做出的無奈之舉,所謂的現實就是:明政府設置的大寧等都司衛所雖有屯墾移民等各項實邊措施,但絕大程度上依賴關內地區的糧草、器械、食鹽等基本生活物資、重要戰略物資在內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不能做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鉅額財政支出負擔成為明帝國調整戰略政策、全面收縮防線的主要因素。

歷代政府對於實際控制邊疆地區多采用移民實邊、屯兵駐守的策略,西域都護、安西都護府、北庭都元帥府、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大寧都司,諸如此類,莫不如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明成祖決定放棄大寧,全面收縮防線的數十年後,兀良哈三衛才得以進入大寧附近地區,自此明朝東北邊境局勢日益嚴峻。


縱觀百年滄桑


明成祖放棄大寧,與當時永樂時期的國防戰略有很大的關係,這與寧王沒有任何關係,此時的寧王早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在江西南昌當個閒散王爺,問道修仙。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把幾個很有能力的兒子分封到了邊境,戍邊守土,其中最為重要的地方就是北平的燕王朱棣和大寧的寧王朱權。

朱棣的北平連接鎮守山西和蒙古,位置及其重要,他的軍事壓力非常的大,主要是防禦的地方太廣,戰線很長,正因為有這樣一個“軍事訓練場”,朱棣在北平一站二十多年,練就了他非凡的軍事和管理才能。

朱棣的北平還不是最惡劣的,燕王的軍隊也不是最強悍的,最為強悍的藩王府兵是寧王朱權。他所在的大寧府地理位置,軍事危險係數比北平還高,形象的說,北平在抵禦蒙古方面,大寧是頂在最前面的。

朱權是個文武全才,實話實說,他甚至比朱棣更有能力做皇帝,只是他不但是庶出,而且年紀太小,是朱元璋的十七子,當皇帝,怎麼排都到不了他頭上。朱權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打起仗來,不輸於朱棣,他就藩大寧後,對蒙古各個部落是又打又哄,不但把蒙古人收拾得服服帖帖,還僱傭蒙古人給他打工。

朵顏三衛不是指一支蒙古僱傭騎兵隊伍,而是三支,他們分別是:福餘衛,朵顏衛和泰寧衛,這三個衛所其實在朱元璋時期就建立起來了,是大明針對蒙古韃靼部設置的軍事衛所。朱權到了大寧後,充分的發揮了改革開放的政策,無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他大量招募蒙古人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駐守在三衛,對付韃靼的時候,就用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出去打,大家都是熟人,雙方的戰法都很熟,韃靼討不了便宜,至於朱權無非是給僱傭軍的價格給高點,死了有撫卹,受傷有補助。蒙古人也願意跟寧王朱權幹,好歹是個正式編制,而且還有養老保險。

朱棣在北平造反了,他真的是被逼的,被侄子朱允炆逼得要削藩,躲都躲不過去。其實,朱允炆要削寧王的藩比削朱棣還早,只是寧王守在偏遠的大寧,建文帝怎麼催朱權,朱權要麼不理睬,要麼回覆說韃靼又打過來了,現在有點忙,忙完了再說。

朱權在看風向,看能不能躲過去,朱棣躲不過去了,朱允炆派的人都來到北平打算收繳他的印章了,不反不行了。朱棣要反,實力不行啊,就憑燕王的府兵,能有幾個人馬,滿打滿算才五萬多人。

朱棣看上了寧王的兵馬,八萬多精兵強將,而且還有朵顏三衛僱傭騎兵,如果有寧王相助,勝算能有五成。說幹就幹,朱棣跑到了大寧(北平離大寧不遠,今天高速路也就四、五個小時),一個人進城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弟弟哭訴,並令人在大寧府忽悠了一大群寧王的士兵。沒幾天,寧王送朱棣出城的時候,被朱棣控制,以寧王為質,把他的軍隊弄到了手,並且還把朱權拉來一起造反。朱棣給朱權的好處是:將來得了江山,我們平分。

後來江山得了,朱棣沒有殺朱權就算好的了,把他封為寧獻王,就藩江西南昌,遠離了他的根據地大寧。大寧也被撤,大寧府併入了北平都護府。

永樂時期,朱棣不知道哪根經搭錯了,居然完成撤了大寧府,放棄了原來的大寧衛所,很多人認為朱棣是給當時幫忙打天下的朵顏三衛的蒙古人給予的酬勞,讓那些蒙古騎兵有一塊固定的地盤。

這是純扯淡,朵顏三衛在靖難時期是死一個少一個,到了靖難後期,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數量嚴重不足,朱棣巴不得他們全部戰死才好,怎麼可能用最為重要的大寧作為蒙古人的酬勞呢。

朱棣連朱權都沒給什麼酬勞,更別說拿錢幹活,乾死拉倒的蒙古人了,大寧的地位那麼重要,朱棣不可能讓一隻身經百戰的蒙古騎兵在那裡存在。

既然大寧那麼重要,為什麼朱棣要放棄呢,這有個重要原因,在永樂時期,朱棣自從遷都北京後,對待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是——打,打服打死為止。

朱棣本人就有過五次親征,他對遊牧民族各個部落收拾得非常的徹底,導致了北方遊牧民族一路西逃,明朝北方的廣袤地區差不多打成了無人區,大寧原來重要的軍事要塞作用極具下降,如果再在那裡駐紮軍隊,實在沒有必要。

大寧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必要設所置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明長期的規劃上,大寧處於長城以外,既然有了長城的護衛,就不需要在長城外設置衛所了。


沉墨I方之城


這個問題有其深度,但瞭解明、清兩史的朋友都知道,朱棣繼位後,對北元殘部和蒙古勢力是持強硬態度的,不然不會在滿洲設立179個衛和20個所,更不會對蒙古部落五次親征(朱棣於五徵北元班師途中病忘)。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結合明朝二百七十餘年的十六任皇帝對北方遊牧名族的政策來看,以攻伐為主、國弱則防禦、軍事主張遠超睦和之計。所以仔細分析題幹,偏重於前半部分,朱棣並未將大寧賞給蒙古,棄大寧和防寧王並無利害關係。敢下此結論,非吾一人,因為有歷史為我作證,這也是此題深度所在,下面就由小影給出證據:

證據一、靖難之役,大寧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削奪寧王府護衛軍的時候,寧王朱權既沒有反、也沒有公開與朝廷作對,而是持觀望態度,因為朝廷真要對他下手,必然要經過燕王朱棣,寧王的性格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是無法在靖難之役的歷史大劇中有較多的出鏡機會的,但也是寧王的懷柔,也讓他在靖難之役之後,活到了最後一集,當然這是後話,後面我會為大家系統的介紹寧王是何許人也。言歸正傳,當時寧王的軍事實力有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朵顏三衛是靖難之役的重要一集,也是朱棣得以與朝廷軍事抗爭(注意抗爭這個詞)的王牌力量,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由蒙古騎兵組成,戰鬥力強,但對大明朝廷忠誠度不高,此時為朱棣所用,日後卻是為大明邊疆被外族攻破的導火索,當然,親自點燃這顆定時炸彈引線的,不是別人,正是朱棣本人。

朱棣單騎闖入大寧,巧計收編寧王軍權

朱棣與朝廷開戰之初,雖倚仗兵種剋制和機動能力等客觀軍事要素取得局部勝利,但朱棣以幾州之兵對抗朝廷舉過之兵,戰事持久下去對其必然不力,所以燕王朱棣非常重視大寧的這一軍事力量,他私下裡對部將說:“我見識過大寧軍的戰鬥力,如果能得到這支軍隊,大事可成。”建文元年九月,朱棣前往大寧,聲稱要向朱權求救。朱權知道這位兄長野心勃勃,滿懷疑惑,請他進城,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許帶兵。朱棣有膽量,單騎進城,一見到朱權,拉住他的手放聲大哭,訴說自己被逼無奈方才起兵,如今陷入困境,請求朱權替他起草一份文書,向建文皇帝表達懺悔之意。朱棣的演技不錯,又是獨自一人,讓朱權完全放鬆了戒備,留他在城中住了幾日。

這期間,朱棣的軍隊一直埋伏在城外,尋找機會偷偷潛入城中,拉攏城中的兵士,暗中策反。朱棣感覺一切都準備差不多了,向弟弟告辭。心地單純的朱權親自到城外為這位兄長送行,沒想到朱棣的兵士突然現身,朱權一下子成為哥哥手中的人質,同時城中的軍士一呼而起,轉向燕王朱棣,一些守將戰死,朱棣輕鬆奪下了大寧。朱棣把寧王和他的妃子、兒子全部帶到北平,對寧王鄭重承諾,將來奪得皇位,二人平分天下。這種話當然不能當真,之後,朱權成了朱棣的一支御用筆桿子,經常替朱棣撰寫檄文。(對寧王的介紹,就由其擅長寫作開始)寧王的文字也許沒有太多過人之處,但這些聲討南京政權的文字由他寫出,對天下臣民有著不尋常的影響力。這件事上的成功意義重大,在朱棣與南京政權這架天平上,寧王這一枚很有分量的砝碼,加到了朱棣這一邊。

證據二、寧王是個怎樣的人?

故事還在繼續,朱棣登基之後繼續幹起了削藩的事,那麼朱權是憑什麼在自己哥哥朱棣的眼皮底下活到最後一集的呢?是的,朱棣當初單騎前往和朱權“共商大事“”的時候要給朱權一個交待。但朱棣現在成了明成祖,此時的朱權當然不敢再提什麼平分天下,只想做自己的寧王。大寧肯定是回不去了,他想改封到南方,比如蘇州,比如杭州。兩個地方都非常富庶,是朝廷重要的稅賦來源之地,當年朱元璋不肯把自己的五兒子封到杭州,朱棣當然也不肯讓弟弟寧王去。反覆權衡之後,永樂元年,朱棣改封朱權到南昌。以下是朱權前往南昌後的主要經歷:潛學道教。在以後的幾十年間,朱權的表現一直比較安份,說明他是一個明智之人。這裡我們順便了解一下寧王道教這門選學課修的怎麼樣?

寧王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字臞仙,號涵虛子、丹丘先生,自號南極遐齡老人、臞仙、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齒序第十六子,卒諡獻,又稱寧獻王。朱權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學者,修養極高,被改封南昌後,深感前途無望,即韜光養晦,託志衝舉,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寄情於戲曲、遊娛、著述、釋道,結交道家第43代天師張宇初友善,拜為師,研習道典,弘揚道教義理。朱權於南昌郊外構築精廬,曾於西山緱嶺(今屬南昌市)創建道觀與陵墓,成祖朱棣賜額"南極長生宮"。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成書於正統九年,收入《續道藏》。

故事講到這裡,讀者朋友應該已經清楚了,寧王從1399年秋見到朱棣的那天,命運就註定與王室之爭徹底無緣了,至於朱棣後來放棄朱權管轄了十年的大寧(並非賞給朵顏三衛),跟提防寧王,並無關係。

證據三、朱棣為什麼讓割大寧之地,選擇朵顏三衛作為大明邊境的屏障。

既然大寧的撤衛不是因為寧王,那真如問題所述,是犒賞朵顏三衛麼?我看未必,因為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大寧衛的軍事價值對於明朝的北方防禦體系是關鍵所在,明成祖能取得靖難之役的成功,說明其軍事判斷力可見一斑,明成祖不可能蠢到把這個關鍵位置賞給外族人統治。事實上,直到正統年間,明朝政府都不允許三衛在大寧居住。既然放棄大寧不是酬勞兀良哈三衛,那為什麼遲遲不加以恢復呢?明人葉向高在《皇明四夷考》中稱:大寧"內徙於文皇,非得已也。干戈初戢,障塞尚虛,愛弟之請難裁,征戍之勞在唸。權宜移置,姑待後圖。觀其次鳴鑾戍有'滅殘虜、守大寧'之諭,彼何嘗遽割以資夷哉?犁庭甫定,榆木變興,雄謨莫究,遺憾可知。"葉向高認為明成祖放棄大寧只是"權宜移置,姑待後圖"。由此,後代學者多從其說,斷言明成祖以後還要恢復大寧。這種說法恐怕不妥。事實是,朱棣在位二十多年,大寧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恢復的機會很多,為什麼遲遲不動?原因有二。

(一)首先就是糧食短缺。從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置大寧衛開始,保證軍食供應就成為明朝政府的沉重負擔。洪武二十年三月,明朝政府曾經動員山東、北平、河南、山西四省民夫前往大寧運糧,凡參加運糧者免除夏稅。同年七月,大寧儲糧31萬石、松亭關58萬石、會州25萬石,加起來就是100餘萬石。但只過了兩年,大寧糧食就已告罄,"軍儲不給",結果不得不加以變通,改為商人納粟中鹽,"凡大寧輸粟五斗,給淮浙鹽一引。"由於政策得力,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大寧的積粟已經達到62萬石。結果朱元璋命令停止向大寧輸粟,令商人轉粟到東勝等處。通過以上零星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大寧的糧食運輸壓力有多麼重。為保證大寧等北方軍事重鎮的糧食供應,明朝政府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食,其中光遼東海運就持續了30多年。永樂初年,為恢復北方殘破的經濟,不得不再行海運,但時間不長就陸續停止,船隻和人員轉入下西洋的活動,北方軍食改為以"屯田為主,中鹽為輔"的解決辦法。但是,大寧的情況則不同。從洪武初年,這裡就沒有居民,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衛後,出現恢復人口的好機會,但我們並沒有看到明朝政府有向這裡移民的記載。靖難之役爆發,永樂皇帝又把其人口全部南遷,這裡又成了無人區。恢復大寧,保證十餘萬鎮守軍人的軍食供應,談何容易。

(二)大寧遲遲沒有重建恐怕也與永樂皇帝邊疆戰略的失誤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北部邊疆的形成,是地理、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條邊疆以長城為骨幹,包括長城南北很寬的地帶。中國北部邊疆具有特殊的結構,中原王朝的邊疆政策必須與這個結構相適應,才能收到長治久安的效果,這是當時的社會現實,也是歷史長期發展形成的共識。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後,陸續設置大寧等衛,就是對這個結構和歷史共識的正確理解。大寧撤守造成了現實戰略與邊疆結構的脫節,必然對明代邊疆的穩定帶來負面的影響。對於這一點,長期駐防北方,深諳北部邊疆利害的朱棣何嘗不知,又何嘗不想補救。根據現有史料分析,在大寧撤守問題上他起碼採取了兩種補救辦法,即懷柔和征討。這就有了一開始所提到的朱棣即位的五次親征和在東北廣泛設置衛所的軍事戰略措施。

問題回答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總結了:朱棣並未將大寧賞給蒙古,棄大寧和防寧王並無利害關係。喜歡小影,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