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水平一般,怎样理解田蕴章对启功先生的评价?

刘红



在二田的眼里,启功是书法水平很一般,其他的业内人士也很一般,就是如文化史上星光熠熠的书法大家,在他们哥俩的眼里,也是各有阙陋。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书法世界里,唯有他们贤昆仲才是水平最高的书法大师,其他人都是陪衬,那些不上数的书法爱好者,更是一文不值的下三滥。

应该说,二田对于启功先生的评价还算是比较客气的,不像对于其他人那样直贬到底,痛打落水狗。

这一方面出于二田对于他们自己的充分自信,一方面也由于其心胸和见识的原因,视野和肚量限制了他们的眼光,使得他们这样反复用贬低说不停验证自家的短板。

不客气地说,二田这样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任何一个懂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专业人士,都不会这样的对待他人,对待文化名人,尤其是名垂青史的书法、文化大家。

一个人的专业成绩能有怎样的成就,一方面由于他个人的天分和努力,一方面也取决于这个人的胸襟,斤斤计较的人,哪怕他是一个极为专业的优秀人士,也不可能跨越个性禀赋的界限,取得超一流的傲人成就。

二田就是如此。他们也只能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于书法来说,他们也不过就是一枚行走在溢美和渊薮的人士。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早晚有一天,会掉进自己挖下的陷阱。

或许这就叫咎由自取吧。

二田兄弟事实上也恰是如此。前一段时间还被他们掀起的书法狂潮举得高高,这一段时间又被深深抛进谷底,所谓站的高摔得狠。登高必跌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早晚有百花杀、油灯枯的那一天。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水平高下,不过是由于个人的眼界问题,才使得人分出了三六九等,文化作品分出了高低上下。一个人的心胸和情怀,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最后文化定位。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启功先生对我是支持的,他曾经说过我在这年龄段当中应该是一流的。因此我对启功先生个人来讲,只有感恩而无怨。但客观地评价一下启功先生,我觉得就是说:说他是现在当代的大师不为过,如果他在书法史上说他是一位大师,就过了。

而且我们再具体地说,启功先生诗词歌赋各方面,文学基础都很深厚,他在书法方面,他的小字,小的行书和楷书,都非常的精到。但是他的大字写得不甚理想。

当初他给我写书法展的那个横标的时候,也是写的很小的字,我们回来放大的。所以其他的匾额,他基本都是小字放大的。我所见到的启功先生大的字,一般的就是对联,七言对联。启功先生很喜欢用那个带瓦当纹的那种对联纸去写,因为那种纸就半生半熟,所以适合于书法使用。所以启功先生写了很多那样的带瓦当纹的对联。那些大字,对联,我觉得并不理想。

启功老师的字,比较修长,清瘦,字体也很灵动,有书卷气。启功老师的字也是集各家所长,自创的启功体,也是他成就的标志。 但是他的字 比较易学,容易被人临摹,不比其他 王 欧赵颜柳 等字体,没个几年功夫,临都不像的,但是启功体,练3,5几个月可以神似。

但是他的字比王,没有王的结字俊美,潇洒俊逸。比柳,感觉又少了柳的骨头,比颜,少了颜的大气。但是他的字也是开创一代字体,让后临摹,学习,让人感觉很舒畅,可能这就是启功体的特点。

从成就上来说,因为他是近代,近代书法比起古代有不少的差距,拿他和古代大家比,有点过了。他本身也是书协主席,字也会有点过于炒作。艺术品本来就是存世越少越珍贵。 所以近代他很火。在书法史上,他因为启功体,也能有一席之地,只是比起古代大家有一定差距,要知道中华几千年,能自创书法体的就那么几个。个人不喜欢他的字体,但是还是比较崇拜他对书法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






落清秋1988


关于田蕴章老师对启功先生的评价,说启功先生书法水平一般,这句话有点断章取义了。这句话如果结合上下文来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单独把这句话拎出来讲,这还真有点小报记者的水平。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87集访谈录:

启功先生书法也好,文学也好,都是当代的大师级的水平,应该是这样认可的。但是从纵向上去看,就是在书法史上,我们觉得他还不能够在纵向当中取得优势。 因为他实际的书法水平应该定位在民国年间这个阶段当中,启功先生的字应该说是能成立的。也就是说用民国年间当时的一些书法水平去衡量启功先生,他是这当中的一般水平。

<strong>从当时实际采访时候的原话我们可以知道,田蕴章所谓的说启功先生的书法水平一般,是将启功先生放在了民国年间。在那样一个背景之下,确实有很多高人,例如前清遗贤康有为、吴昌硕等人。吴昌硕、沈曾植、康有为、郑孝胥、曾熙、李瑞清、谭延闿、于右任、李叔同、溥儒被誉为“民国十大书法家”,谭延闿、吴敬恒、胡汉民、于右任又并称为“民国书法四大家”。这些确实都是牛人。

和这些大家比起来,启功先生确实不论是名气还是地位,或者是书法或者是学识等等,确实不如这些牛人。就算是后来的白蕉、沈伊默、黄宾虹、李瑞清、李叔同、齐白石等人,也是个顶个的大牛。跟这些人来比,启功先生确实不太沾光,而且启功先生的性格也属于比较内向、安稳的,他的书法跟这些大拿比起来感觉很多时候放不开,缺少一种逸趣,率性,这可能跟他的身世有关吧。

所以,如果把启功先生放到这群牛人圈里来比较的话,启功先生确实属于一般。虽然我是启功先生书法粉,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来说,当今又有谁能进去这个圈里来跟这些牛人比一比呢?能进到这群人当中,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水平了。

启功先生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而且是属于典型的文人书法,所以你看他很少写大字,他的字也最适合文人手札类型的。启功先生的小字是公认很漂亮的,他的小字书法即使拿到那群牛人圈里比的话,也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了。

最近一直在用硬笔临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就受益很多,临的过程中也发现启功先生的小字书法,法度非常严谨,而且柳体的遒媚风格对他的影响非常的深,很多地方的用笔都是受柳公权的影响。

田蕴章老师对启功先生的评价,如果全面去看的话还算是客观,虽然有些方面我并不是很认同,但也属于书法圈内的正常讨论交流,并没有刻意去贬低启功先生的意思。因此,我们不能向街头小报记者一样,单独拿出其中的某句话来看,断章取义的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翰墨今香


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启功先生书法水平一般”,这句话其实不是田蕴章老师说的!田蕴章老师的原话是“启功先生的书法水平在当代是一流水平,甚至是超一流的水平,但是在民国时期只能算是一般水平”!



这是田蕴章老师在他的书法讲座《每日一题字》里专门讨论启功先生所说的一段话。

田蕴章老师在节目里专门拿了几期节目来说启功先生,讨论他的人品和书品。

所以说,这个提问有些断章取义了,曲解了田蕴章老师的原意。

绝大部分人是认同田蕴章老师的看法的,因为在清朝,民国时期应该是中国书法到现在为止出现的最后一个高峰,不管是文化巨人还是书法宗师都是人才济济。

而启功先生正是从民国时期走来的,深受民国时期书法大家的熏陶,因此他本人的书法是连接民国和现在的一个重要纽带。

说他的书法在现代是超一流的水平我想没有多少人反驳,而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在民国属于一般水平我想也没有人会觉得不妥。

最重要的是,这恰恰说明了启功先生书法的高超,因为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还能排到一般水平,而更多的人在民国根本连一般都排不上。

所以,田蕴章老师的评价是基于实际情况的一种客观评价,我觉得是比较中肯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您的关注!


笔尖写字课堂


启功书法水平一般?田蕴章可没有这么说。不知道是哪位大师给评价的“启功书法一般”。

田蕴章在他的《每日一题,每日一讲》书法讲座中,是评价过启功先生的书法。他对启功先生的书法评价是,在当代属于顶尖级的大师,而放在民国时期,只能算是一般。



这个评价没有什么不妥。在民国时期,虽然已经有部分读书人使用钢笔做书写工具了,但毛笔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而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原来珍藏在皇宫、巨商富贾家中的名家字迹,可以通过大量印刷来满足学习书法的需要。

启功生于1912年,他在民国时期,还是一个辛年轻人。虽然有皇家的血统,实际就是有个姓氏而已,并没有得到皇室成员享受到的教育待遇。他的学业是在私塾中完成的。在民国时期公认的书法家,分别是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和于右任。除了这四人,还有如白蕉,黄宾虹,来楚生,李叔同等。

民国时期的读书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清代过来的人,那时的读书人读书为的是获取功名。取得功名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书法在科举考试中是第一道坎。书写不工整,严重的主考官直接拒绝阅卷。零分都不给。投诉?想多了。没门。

启功先生在民国时期,和从清代过来的遗老遗少去比书法,确实没有什么优势。而在现代,启功年轻的优势便发挥了作用。民国时期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年轻再加上工作的便利,使他的书法成为当代书法家中的泰斗。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子衿书法


你啥时候听见田蕴章评价启功先生书法一般了?田蕴章在每日一题每日一字里面,讲过启功先生,他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在近现代是一流的,是书法泰斗。启功先生的书法和古人比,尤其是欧颜柳赵,褚遂良等这些大家比一般,这是纵向的!横向比是泰斗。




强哥书画


对于田英章说启功书法一般这个话题来说:我觉得是相当荒谬的。第一,启功无论是楷书,行书,草书,造诣都是相当有水准的。第二他的字另开新貌,虽然不及欧颜柳赵之盛传,但自成一体,无疑是对书法作出大贡献的。第三,他对书法的理论作过系统的研究,指出了一些相当荒谬和无法理解的书法理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的,其次是各方面的修养,若他的,画,诗词,关于作诗词的一系列整理是难得可贵的。在同一时代能出其左右的史传是不明的。至于一些学者偏激的说法,我觉得是窥井之谈……借之炒作,提高自己名声而已,人格是非常有问题的,情节是相当恶劣的

……


风雅居书画


做人要凭良心。

说艺术应该与时代挂勾。

我们是踩在先贤的背上成就了自己,请不要忘了我们是喝了他们的奶才成长起来的。

他们是有些字真的写的不好看,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他们没有参照物,而我们有。

他们是开拓者,他们是谛造者,既便是有些字写的不好看,我们也决不能说他们写的是丑书,否则,我们就是数典忘祖。

我们作为后辈,不识好孬,不知道如何去取,那才真是我们的耻辱。


杨炳升66


外行人对专业人士怎么评价都一样!就像你让李云龙评价梅兰芳,顶多说一句:唱的真他娘的好听!好听在哪儿?他也说不清楚!一个连正确的握笔姿势都没有的“老师”,突然一天说哪位大师的书法一般。谁相信?看看田老师的握笔姿势就知道他的书写能力有多差劲了!网络时代救了它,往回推20年,也就是个庞中华的水平!



够够够专业


启功书法很一般的评价,我不清楚田蕴章是否说过。如果有人这样评价启功书法,那是因为他不了解现代书法的本质和走向,他落伍了。

现代书法是人民的书法,大众的书法。我们的识字的人口是99%以上。能够写字的人口基数也十分庞大,全国至少一半人口可以书写文字。

不可否认,在中国古代,书法家们确实创造了灿烂的书法艺术,文字作为艺术欣赏也多次达到艺术的巅峰。但是,那只是封建贵族的书法,封建贵族自娱自乐的书法艺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不写字,书法艺术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人群,争相收藏品味。

当今的书法艺术,我们支持描摹古代书法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而描摹出色的人并非是一种创新,可能好看,但其艺术水准不可能超越被描摹的古代书法。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需要呼唤新的书法艺术,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大众的书法艺术。启功先生就是人民的大众的书法艺术家的典型代表。

启功先生从事教育几十年,一直践行简单的书法,明快的书法,让书法欣赏进入千家万户。他老人家习于古法而不拘古法,少用或不用繁体字,注重书画整体韵味,用笔灵动,深浅搭配,结构合理,创造了启功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他的书法就是现代书法的一面旗帜,可能今后好多年都无人代替。

我们欣赏古人书法艺术,但不能完全效法古人,否则自己竟作古。当今时代,如果是一个没有人民性的书法,或是一个让大多数人看不懂的书法,它可能有市场,但它没有灵魂。贬低启功先生书法的书法家则更是反动的人,狭隘的人。你找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