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认识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各种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尤其是基础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在此基础上,理论被快速转化为技术,使得交通更为便利,也使日常生活更加快捷方便,由此,人们的精神文化也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认识托克维尔,就要先了解当时的政治时代背景。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变革时期,各种新鲜的主义被提出,但往往是知识分子提出的,不适用于本阶层的思想。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当时的自由主义并无一个明确的政治愿景,我认为,它更像变革本身,没有提出我们要变成什么样,而只是说,我们要改变。十九世纪大部分自由主义者所渴望的是一个模糊的幻景,即智者引导国家前进,国家保护市民。他们主张经济自由、责任政府,但又怀疑民主制度,尤其恐惧工人阶级,并且反对教会。与其说他们恐惧那些具体的阶层,不如说他们恐惧一切高度集中的、具有巨大力量的组织。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这样的背景下,托克维尔成了这个时代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托克维尔对各种思想取其精华、深入思考,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民主体系。

须知,在直到当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主一直是作为一个负面词汇出现的。民主(指雅典民主)=秩序混乱=落后于时代=只适于小国寡民=暴政。在没有先例时,人们很难去想象,民主如何能担起稳定国内秩序或者建立一个庞大国际帝国的重任。欧洲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一直到拿破仑时期,还有以Edmund.Burke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批判现代民主,甚至密谋反共和国。(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虽然是保守主义,但其批判现代民主的观点还是很具进步性的)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那么,独具慧眼的主角托克维尔出现了,他敏锐地发现了民主的闪光点。国内传统势力太强,他根本无法验证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把目光投向还不那么发达的美国。那时的美国也刚刚决定要民主,一切都是从新开始。托克维尔来到这片试验田,试图重审民主的优劣。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得益于美国得天独厚的政治和自然环境,托克维尔对民主制度有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他完成了《论美国民主》一书。书中率先提出了“民主、选举”等词并加以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将视线转移回欧洲,保守主义的势力依旧强大。或许是为了说服保守主义,或许是被保守主义所影响,托克维尔关于宗教和民主的论述以保守主义为前提,也即以种种手段证明平等和民主是上帝的旨意(可能有人会联想到加尔文,没错后面几篇会提及)他试图证明宗教和民主是可以相融的,宗教对民主有调和作用。

托克维尔还将新旧两种爱国主义进行对比。

他认为,旧的爱国主义是直觉式的,其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不做推理,只凭借信仰与感情。正所谓因爱而信,这种爱国主义也是现在很多国民所有的。

新的爱国主义则要求在政治参与中产生公民美德、爱国主义和公共精神。就是说,人民均能参与政治、国家对人民透明,由此国家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做到家国一体。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与此同时利用宗教,限制对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宗教的观点是基于欧洲和美国国情出现的,可以是任何一种能产生道德束缚的崇高之物。

对于当时的时代,他的分析总结一下就是:变革时期,昔日已逝,民智未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人人排斥过去之偏见,却又还达不到理性认知,混乱和痛苦自此产生。

在他之前,人们往往认为民主的弱点是软弱和混乱,而他则是看到“多数人的暴政”的第一人,(苏格拉底之死被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即民主专制(划重点,中国是民主专政,不能搞混)

托克维尔焦虑于立法、官僚主义、以及强势领导人的专制,他更焦虑于多数人的暴政往往以公共意见的平静渠道释放进而左右政府结构。这种暴政根植于民主环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对平等的渴望压倒对自由的政治渴望。

对于这些民主的弊病,托克维尔苦恼了很久,他最终给予了民主政治领域的解决措施: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以私人组织做缓冲。以民主多元主义对抗专制。让大型私人利益集团彼此牵制。

而在民主的更多层面上,托克维尔无能为力。他意识到自由与平等之间的深刻矛盾性,而民主问题是政治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作为美国民主的奠基者,提到托克维尔,不能不提孟德斯鸠。本来他俩都同意气候和地理对政治来说是基本的决定性因素,来到美国后,托克维尔看到人类生产力的进步、改造自然能力的强大,他开始反驳这种观点。此外,他俩都同意自由可以通过结构实现,比如平衡或者混合政体。但托克维尔坚决反对Polybius的理论,他说“我在每个社会都能发现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行动理念。”对此我深以为然,毕竟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两块手表。

或许你听过孟德斯鸠,但你认识他吗?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