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上海城管曾经援藏干部在道口检疫

央广网上海2月6日消息(记者周洪)凌晨4点,多数人还在梦乡,而有这样一群人还在坚守着上海的大门。2月5日晚21时,朱瑞军和另外三位同事来到G15浙沪南主线收费站——这条贯穿我国东部的南北高速位于上海最南端的道口。

朱瑞军是上海第五批援藏干部,曾在西藏日喀则亚东县任建设局局长。如今作为金山区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他,将在晚22时后到次日6时,和其他志愿者们值守G15车道做好道口检疫。

21时55分,接受完卫生部门培训,志愿者们对防护服手套、口罩等装备作一一检查,确保无破损。

根据安排,一个道口需要三名志愿者,但防护服物资紧缺,其中一名志愿者只能穿雨衣,他不能与其他人有肢体接触。朱瑞军主动选择穿雨衣,做好记录工作。

22时,志愿者们各自分工,换下上一个班次的同仁,对进入上海南大门的车辆一一检疫排除。

检查站外车辆排起长龙却没有一声鸣笛,也无车辆插队。车内乘客几乎都戴着口罩,副驾驶位置和后排靠内侧座位的乘客还会主动把头伸向窗口,让医务人员测体温。

朱瑞军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好登记主要是车辆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出发地、途径地等内容。面对驾驶员用手机登记不熟练等情况,他就手工登记。

“这位师傅,请到那里测量下体温”,按规定,湖北(武汉)始发的车辆属于A类,当晚共有4辆A类车,朱瑞军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引导到公安、卫生做下一步测量体温,核对身份信息等工作。

凌晨4时,温度趋于0°及以下,额温枪的芯片在这样的环境下异常敏感,志愿者们有的随身带的暖宝宝用在了额温枪上,有的则把额温枪放在手心反复捂热。而志愿者的口罩里都是鼻清水。

穿雨衣的朱瑞军在轮岗时不能进入隔离区,只能在外面的简易棚休息。

“冷不冷?”有年轻志愿者问身旁这位大叔。

“不冷,没想到十年前在西藏时候穿的头绳裤都用上了。”朱瑞军笑着说。

回忆起援藏的日子,他说有一年夏季的水灾,由于受灾百姓临时居住点较为分散,他和其他同志一起跋山涉水,在途中现场办公,密切注视五处饮水点的水质情况,查看卫生防疫状况,第一时间联系工作组派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对水质进行科学检测,当他们来到一位受灾的藏族阿妈住处时,她说了一句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话说“我们不怕、我们不担心,我们相信党和政府”。

简单的动作重复上百遍,腰膝关节也会肿胀僵硬,在空余时间,朱瑞军做几个深蹲,扭动几下脖颈缓解不适,他笑着说,在亚东,有时候一出去就是一天,翻山越岭,甚至见不到人。此刻,有热水、有同伴,好多了。

时间指向清晨6时。又一批志愿者们准备就绪,当“下岗”的那刻,朱瑞军说每当被检疫人员在检查完之后,对我们表示感谢,让他又想起了那位藏族阿妈,这一声声“加油”,言语虽轻、却充满信心,让人感受到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