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用20年時間潛心研究,帶領團隊研發系列新型高層混合結構體系並創建高層混合結構的分析理論;他開發出高效裝配化施工技術,引領我國高層混合結構建造技術的發展,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等新型結構的體系研發、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

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士、重慶大學教授周緒紅。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簡介:

周緒紅:1956年9月出生,漢族,湖南南縣人,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結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Fellow,英國皇家特許結構工程師。現任重慶大學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周緒紅院士長期從事結構工程學科鋼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等方向的科研與教學工作,在鋼結構、組合結構及新型結構體系的理論研究、工程應用與產業化發展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

他初中輟學,卻憑藉毅力與堅韌考入重點大學

1956年,周緒紅出生在湖南益陽洞庭湖中心區的一個國營農場中,5歲時他便開始讀書,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茅。初中時期,因家庭遭遇變故,他不得不輟學在家。離開了課堂的周緒紅卻不甘一直這樣碌碌無為,於是他一邊玩耍,一邊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不斷培養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年輕時的周緒紅

一次機緣巧合,曾經教過周緒紅的老師找到了他的父母,動員周緒紅應該繼續讀書。就這樣,他參加了初中畢業考試,進入農場職工子弟學校高中繼續跟班學習。

在高中學習了兩年後,不滿17歲的周緒紅被分配到農場生產資料庫工作,從事農場電工和汽車修理等工作。1977年,在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後,他的內心無比激動,而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名農場二級工,每月有30多元的工資收入,但是懷揣著理想和使命感,他覺得考上大學多學知識,成為一名科學家,就可為國家作貢獻。

在當時,周緒紅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已經近5年沒有摸過書本。基礎不紮實、備考時間短、缺少複習資料是阻礙周緒紅通向大學之路的"三座大山"。

於是,周緒紅一點一點攻克困難。雖然離高考大約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但他很快就進入了複習狀態。讀書時保留的課本以及手抄的讀書筆記成為周緒紅最有用的"法寶",他不分日夜地複習自己編寫或手抄的這些資料。直到現在,這些曾助他一臂之力的珍貴資料他還保留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刻苦的努力,周緒紅順利考入湖南大學土木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並在湖南大學度過了自己的本碩博生涯。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緒紅的學士學位證書

多年輾轉,他所任職三校均有建樹

自1999年8月起,直到2017年12月,周緒紅先後擔任湖南大學副校長、長安大學校長、蘭州大學校長、重慶大學校長

等幾個重點高校的領導職務。在擔任西部三所高校校長的這些年裡,他見證並參與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探索道路上留下足跡。

2013年6月,周緒紅開始擔任重慶大學校長,這位笑容可掬的老校長,結合他的"大神級"工學背景,在重慶大學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改造。周緒紅在任的四年半歲月裡,重大校園環境正在一點一點蛻變,正在慢慢成為被羨慕的"別人家的大學"。

2017年6月,還是重大校長的周緒紅在畢業致辭中,以《聚是滿園黃葛,散是繽紛四季》為題,鼓勵學生們要像黃葛樹一樣,活出自己的節奏,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篤定。

發表畢業致辭半年後,周緒紅卸任了重慶大學校長一職。此後,周緒紅並沒有絲毫放鬆,他早已規劃好了接下來的工作——繼續深入進行科學研究,促進成果轉化,推動行業科技進步。

和時間賽跑,他在行政工作壓力之下,潛心科研

說起來,科研工作到底是周緒紅割捨不下的。這些年,不管行政工作多忙,壓力多大,他一直堅持和快速流逝的時間賽跑,爭取多做一些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首次申報國家科研項目資助,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30餘個項目資助下,周緒紅團隊歷時20年,通過大量模型試驗、數值模擬、設計理論以及工程實踐等,建立了相應的結構體系、設計計算理論與技術方法。

該項目主要有三大創新,分別是體系、理論以及技術。項目研發了系列新型高層混合結構體系,引領我國高層混合結構的發展;創建高層混合結構的分析理論,形成高層混合結構的設計技術;並開發出高效裝配化施工技術,引領我國高層混合結構建造技術的發展。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揭曉,周緒紅院士團隊的研究項目"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重大牽頭成果第一次獲該獎項一等獎,實現了零的突破,這也是重慶市時隔7年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他初中輟學,21歲參加高考,卻擔任過3所重點大學校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動力和壓力都源於責任感。每完成一件事情,周緒紅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但他不會停留在這種感覺之中,而是會繼續投入到下一項工作,一直不停朝前走。他曾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夠上不負國家,下不負百姓。"

從八百里洞庭到黃河之濱,再到長江之畔,周緒紅就像一棵黃葛樹,沿著事業軌跡,到了哪裡就紮根哪裡,不僅將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西部高等教育事業,更是以推動行業發展為目標,默默耕耘在結構工程領域,締造了一系列熠熠閃光的創新成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重慶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重慶大學官微、中國科學報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