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学进路-经验谈


我的心学进路-经验谈


今天交流了几个朋友,有读道德经的,有混心学群的,有狂恋阳明心 学的。还有一个朋友,要用阳明心学戒烟。还有一个群的人,每天在群里朗读传习录,来学习心学。


没错,当我们除了赚钱工作,享受生活之外,我们还需找一份信念,让自己变的更好的信念。而明朝的王阳明心学,就是一个选择。心学嘛,就是讲人的心怎么怎么样,就能让人变的更好。


但是,至今,在全国范围内,估计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个事,就是,你把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心学的小白,把心学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教会他。


而我却很乐意做这个事。近期我做了一些观察,发现一些问题,大概归纳如下:


1、只抱传习录,每天啃字句。这种方式,就像一个醉汉进了大酒缸,你会一直沉醉在里面。因为,传习录里大都是师父和徒弟的对话,还有书信什么的。这就相当于,你通过研究这些对话和书信,然后“创立”心学。这个难度是巨大的不能再巨大了。


2、有些王阳明心学的大佬,基本把该看的书看了,你问他啥是致良知,他估计能给你讲三个小时。但是,要他教一个小白心学,估计会推荐你一大堆资料、书什么的。不看书,不看传习录,这能搞懂心学吗?可是,我们一般的人,都很忙,根本没有很多时间研究这个东西,只能业余翻翻书,越看越迷惑。没有老师的引导,简直就是在海里游泳,游一会,发现自己会了。再游一会,发现沉水里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一但,把书搁置起来,基本上就忘了。


3、是很多人从一开始就误解了心学的属性,很多人把它当成国学,是修身养性的。而你打开百度搜一搜,王守仁,你会发现,王守仁还有一个哲学家的头衔。王阳明心学已经是哲学了,即是哲学也是文化。即是哲学,肯定涉及到本体和工夫。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是欣赏王阳明心学,随便看看传习录也就体会一番。但如果你是要真正学会心学,非得把这个本体和工夫搞清楚。我有个朋友说,心学断断续续看了十年了。现在还是没搞懂,估计就是这个原因。


4、还有一部分人,对王阳明非常的狂热,张口先生,闭口先生的。其实,一听他们这么虔诚的称乎王阳明,我就知道,肯定进了误区了。肯定也很熟悉内容了。今天一个朋友和我聊天,说,他的心已经不动了。不管啥事情,他的心已经不动了。我一听这,就知道,他肯定下了工夫,字字很熟,如果能热爱心学两年以上,基本就很虔诚了。但是我敢说,只要他和人交流时,不断饮用传习录里的话,来作为他自己的话。肯定,工夫仍然作在了表面上。为啥,你连说话,都不是自己的话了,肯定是假的。


所以,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今天来阐释一下,规范的心学学习路径,也就是我的进路。(套路)


首先,不论你看不看传习录,你一定要知道历史上王阳明是何人,干了哪些事,尤其是大事。这都是工夫的体现。


其次,你一定要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待心学。性、理、知、意、物,这五个概念,为什么都是心呢?性是心,理是心,知是心,意是心,物是心,你能理解吗?显然无法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里,性,理,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你搞不懂他们的哲学内涵,自然无法突破心学。


你必须知道并体会“独知”和“戒惧”,因为良知的知,是必须靠你自己的心,来独立知道,这个独立的知道,用察觉一词表达最好。但是,人如果不能时常戒惧,就不能获得更好的独知、察觉。你想,对于一个事,你不能持敬、谨慎的心态,你怎么能察觉“道”的隐微之处呢。“良知是天理之自然明觉处”,你能独立的察觉这个天理,这个道,才是良知,千万别拿良心当良知。所以,戒惧下的独知,是运用心学的突破口。


最后,要从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考察,起初,王教学生静默证心,后来发现人们都坐成枯槁了,都不干事儿。然后,赶紧教学生诚意和知行合一,发现学生们懂是懂了,但是做事上仍然没什么起色。再然后就教学生,省察、克己复礼,稍微好一点了,可是还是不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直到王阳明50岁提出致良知,告诉学生们,发动真心做事。你真心怎么想,就怎么做。人们懂了,但是还是发挥不出口诀的威力,所以在晚年,王阳明简直就把“事上磨练”作为口号。因为他发现,人心性的改变,太需要在事情上磨练心性了。不磨练这个心性,不改变这个心性,那还能叫心学吗?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只要在“事上磨练”心性就可以了。那还学什么心学呢?不学也可以,就叫实践就行了。只管干事儿就行了。对!我很赞成。即使你不学心学,照样不耽误人生。


读到这里,我想一定有人要抨击我,因为,我讲了这个人实话后,一些笃信心学的人士就要骂人了。为什么,我动了他们的信念和热爱。爱了这么多年,竟然告诉他们没用。这不是说人傻么。


别急!心有事儿,事儿也在心上,二者是一体的!


如果心上的工夫差,事上也不会好到哪里,人的察觉能力,不能提升起来,做起事情来就会总是犯错。有的人天生事事能察觉到更多真相,而有的人却不能。察觉能力差的人,是最适合学心学的。这样的人,通过发用良知的训练,在诚意和知行合一上见到改变和提升,恭喜,这就是改变了。只要保持发用良知的状态,自然的,人会在事上的磨练提升了心性。我想,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给人最大改变提升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