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情况如何?

忠肝义胆岳老三


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民族团结的典范。

但在近几年,网络上流传着很多不一样的言论,包括松赞干布是到唐朝抢亲的,文成公主只是松赞干布的妾室、文成公主地位低下等等言论。

这些言论,不知道从何而来,但流传的有声有色,甚至开始标榜真实的历史。那么,从史料上记载看,文成公主到底地位如何呢?

漫长而坎坷的提亲之路

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之后,开始迫切的想要发展,他从尼泊尔引进了文字,创造了藏文,同时,又渴望和大唐联姻,因为他发现,连小国吐谷浑也娶了大唐的公主,何况自己这个大国呢。

于是,吐蕃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就尝试求亲,但被唐朝拒绝。并不是因为李世民眼高于顶,而是,他并不知道吐蕃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求亲失败的使者,为了避免责罚,故意说是吐谷浑从中作梗。年轻气盛的松赞干布,一怒之下,大破吐谷浑,这场胜利让松赞干布自信心爆棚,于是,统兵二十万侵占唐国边境的数个羁糜州,并且将战火燃烧到了松州。

唐王朝震怒,派侯君集带领五万精锐驰援松州,一举击败吐蕃军队。

这场败仗,让吐蕃君臣震惊不止,内部开始极力反对松赞干布和唐军开战。甚至,八个元老采用自杀的方式来进行进谏。

松赞干布冷静下来,立刻退出所占据的羁糜州,将大军退回吐蕃。然后安排手下最有智谋的禄东赞出使唐朝,而且,带来的彩礼也很丰厚,包括黄金五千两,各种奇珍异宝数千件,还包括一尊极为珍贵的佛像。

对于刚刚统一的吐蕃而言,这已经是相当厚重的礼物了。

李世民经过慎重考虑,并且考验了大使,尼泊尔的求亲队伍,终于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于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可见,这次和亲,吐蕃下了很大的本钱,甚至还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宫殿。当然,大唐的文化、制度、先进的技术、大量的经文也传到了吐蕃。松赞干布就是凭借这些嫁妆,完成了吐蕃改革,以及吐蕃封建化的进程。

松赞干布废了如此大的力气,才娶了文成公主。可见,没有抢亲一说。

炮制出来的尺尊公主

那么,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如何呢?历史上,松赞干布的确有好几个老婆,但地位最为崇高的还是文成公主。

在很多网络文章中,松赞干布的诸多妃子中,有一个叫尺尊公主的人物,说是松赞干布的正室。

但我查过很多资料,这个尺尊公主,是个很奇怪的人,没有生卒年月,没有子孙后裔,松赞干布的儿子也没有资料显示就是尺尊公主生的。

更主要的是,这个公主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源于藏族传说,这些传说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在元朝招降吐蕃之后才神奇的出现。

另外,在敦煌发掘的吐蕃文书中,松赞干布的记年中,多次提到了文成公主,却只字未提尺尊公主,而这些出土文书,是吐蕃方面的文书。

可见,当时吐蕃,并没有一个叫尺尊公主的人物,不然,如果她真的是正室,为什么吐蕃内部的历史记录只字未提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宗教的对抗和冲突,更简单讲是中土佛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冲突。在藏族人民心中,文成公主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她代表的却是中原佛教文化,而不是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不得不炮制出来一个尼泊尔公主来为自己的理念站台,而在元朝藏传佛教大盛,喇嘛的地位很高,因此,这种宣传被有意识的扩大,才形成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出现。

而现在的大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在吐蕃灭亡后破损严重,直到元朝,藏传佛教大盛,元朝庭才开始重新修缮。所以,有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也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松赞干布的确有妃子,但地位完全比不上文成公主,也无法享受文成公主的权力。但松赞干布只活了三十三岁就死了。

那么,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的地位,又如何呢?

有地位无实权的文成公主及吐蕃赞普

在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却也没有掌握实权。因为,在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的局势,出现巨大变革,别说是文成公主,就连吐蕃的赞普,都没有了实权。

而吐蕃的权力,落在了噶尔家族的手中,这个家族的代表,就是禄东赞。

禄东赞对唐朝依然是十分友好,但并不因为和唐朝的友好就放弃了吐蕃的扩张。吐蕃开始向北扩张,而这时候的唐朝,也开始向西扩张。于是,吐蕃和唐朝,终于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开始在西域碰撞起来。

这时候的吐蕃,虽然和西突厥联手,却也远不是唐朝的对手,吐蕃和西突厥的建军屡战屡败。最终,西域被唐朝完全控制。

这时候,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非常富有争议的战役,被称为乌海战役。这场战役,苏定方以一千精兵,大破吐蕃八万大军,杀死吐蕃主帅,禄东赞受伤。

乌海之战奇怪之处在于,吐蕃的资料上记载了,唐朝的史书却没有记载。而在后来,大非川之战胜利后,主帅论欽陵也忆苦思甜,提到了乌海之耻。可见,这场战役真实存在,但却没有被唐朝历史记录。

这场战役后,禄东赞就去世了。他的儿子论欽陵继续掌握吐蕃朝局。并且开始和唐朝长时间缠斗。

有人因此,认为,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地位很低。其实不然,文成公主有很高地位,但没有实权,而吐蕃这个烂摊子,已经不是文成公主及赞普所能左右的。

文成公主五十五岁的时候死于拉萨,吐蕃国以最高礼节为文成公主送葬,并且在文成公主死后,多次祭祀。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很高,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待遇依然非常好,毕竟像李治、李世民活的岁数也不过五十多岁,如果她的地位低下,恐怕在异国他乡活不到这样的岁数。


小小嬴政


我国古代,和亲政策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维系友好关系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和亲,中原王朝也想通过远嫁的公主生下皇子,达到控制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目的;或者通过和亲,使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王朝形成亲家的关系,缓解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边疆地区的骚扰。

唐朝初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部落之后,迫切想要发展吐蕃国。于是,他向尼迫尔引起了文字,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臧文。同时,他发现小国家吐谷浑都娶了大唐的公主,自己也想与大唐联姻,借助汉族中原文化发展本国家。于是,就派使者去大唐求亲。

实质上,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出嫁的文成公主,也不是什么宗室女,在被封为公主之前也只是一名小小的宫女,地位卑微。当她嫁到吐蕃之后,松赞干布对她是爱而不及,百般宠爱。如松赞干布为了慰藉文成公主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依照唐朝的风格与式样为她修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松赞干布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共同语言,也亲自为她缝制了丝质唐装,努力和文成公主学汉语,这样,一对异族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在吐蕃,文成公主不仅能享受比大唐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获得丈夫松赞干布的爱情与吐蕃人民的尊重,对吐蕃大地更具有深切的感情。

所以,可以推测当丈夫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也应该很好,不会如传说中这么孤寂与凄惨。文成公主在西藏吐蕃,一直享受着财富与权力。

财富

文成公主地位是比较崇高,也是非常富有。根据公元八至九世纪的《于田教法史》文字记载,当时文成公主嫁到吐蕃赞普的时候,吐蕃也专门修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在寺庙上献上奴隶、土地和牲畜,全体比丘(西藏和尚)都来到这里,生活都由公主来供养。这样,中原的大乘佛教在吐蕃中获得了弘扬发展。

权力

文成公主不像某些人想象的,进入西藏之后就深居后宫,一直孤独到老。虽然不参与任何吐蕃的军政大事。但是,她都是参与吐蕃国家的日常事务,掌握很高的权力,在这里举三个例子:

  • 调换佛像

有些谣言,就是说文成公主如西藏时候,携带的觉阿释迦像(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仅仅是在小昭寺中供奉,尺尊公主入西藏时候携带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的身像)一直在大昭寺里供奉,借此说明文成公主的地位低下。其实,这没有任何根据的。

实质上,当时西藏的吐蕃国,无论是大昭寺和小昭寺,包括后世的西藏人,都把这些寺庙称作神变寺、惹冒切寺(绕木齐寺)等,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没有大与小的区别。如果就那调换佛像本身来说,依据《柱间史》文字记载,那就是文成公主自主做调换安排的。之后,包括噶尔家族的吐蕃大臣都遵照命令去执行。在这里,可以看到文成公主在处理宗教事务权力之大。

  • 资助来往的汉族僧人

依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文字记载,太州玄照法师在贞观年间去天竺(今天印度)求学习佛法,当经过吐蕃的时候,文成公主就招待他,并且送他去印度。之后,在唐高宗显庆年间,玄照法师从天竺返回唐朝的时候,再次经过吐蕃,文成公主也以隆重礼节欢迎他,也赠送他回唐朝的路费。

可以看到,文成公主对当时经过吐蕃的唐朝僧人,都是主动接待和提供资助资金,这也证明文成公主拥有较高的宗教事务权力。

史书也记载,文成公主在五十五岁时候,在拉萨死去。当时,吐蕃国就以最高的礼节送葬。在文成公主死之后,依然多次祭祀她。从这一点看到,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是很高,很受人爱戴。由此也可以推测,即使松赞干布死之后,文成公主依然享受比较高的待遇。要想想,唐朝的李世民、李治也不过活到了五十多岁。如果她在吐蕃西藏高原上,地位低下,不仅受不了高原严寒天气的苦,在异国他乡也不会活到五十岁。


七彩飞扬


文成公主入藏后,经历了短暂的苦闷挣扎,却在松赞干布去世后,轰轰烈烈地度过了余生。

一、家门卑微灾难降。

如果不是圣旨的降临,山东任城的这户人家,谁都不知道他是当今皇帝的远亲。

皇恩浩荡扫过小城,李姓人家不仅没有感到蓬荜生辉而是陷入了绝望。女儿被封为公主不是飞上枝头变凤凰,而是要奔赴十八般地狱。人丁稀少、势力单薄、悲悲戚戚的李家夫妇不知所措,望着女儿娇弱的容颜只有长吁短叹。

女儿更是梨花带雨、百般不愿,不愿远离孤单的父母,不愿去苦寒之地飘零,然而圣旨在身岂能违背。只得含泪踏上漫漫的风雪人生。

李氏夫妇知道自己的女儿被狸猫换太子。真正的皇家公主谁愿去万里之外的匈奴,那是一条看似荣耀实际凶险的不归路。

无字无名的李姓女子被迫成为后来载入史册的文成公主,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15岁的柔弱女子一去再也没有回过家乡见过父母,在遥远的异域他乡终老一生。

二、远嫁新妇苦徬徨。

虽然从布衣粗衫的小家碧玉变成了雍容华贵皇家公主,虽然是松赞干布花了黄金五千两及无数珍宝明媒正娶的,虽然是当今天子风风光光给了大量陪嫁、千军万马护送而来的,文成公主依然开心不起来。

出入不便。三寸金莲的小脚女子怎比天足?周围毡房的女子下河挑水骑马放牧天马行空。望着帐篷内外风风火火的姑娘们,文成公主悲从中来,想念与母亲在炕上做女工的情景,想念母亲做的煎饼,寒冷的夜里,泪水常常浸湿枕头。

饮食不惯。在老家吃惯了大葱抺酱卷煎饼,眼前酸酸的马奶子、腥膻的牛羊肉令她难以入喉。

语言不通。如果使女外出,她只能像哑巴一样指手画脚与人交流。

还有讨厌的赭面(后被松赞干布下令废除)。汉人化妆只在脸颊略施胭脂,就像高原红。而吐蕃人要把整个脸都染红,以阻挡强烈的紫外线,简直就像个猴屁股啊!

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对于叱咤风云的大女子来说,都不是事儿,但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弱质,那就是生活的全部。

三、相敬九年夫早亡。

650年,相貌堂堂智勇双全的松赞干布逝世,刚刚熟悉吐蕃生活的文成公主的天塌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24岁新寡的她要遵守三从四德。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是,年纪轻轻的丈夫竟然连半个子嗣都没留下。

回大唐那是痴心妄想。她想起出嫁的路上,想念娘亲时,那面摔碎的日月宝镜化成的日月山,那被山阻挡的倒淌河。河水尚且能倒流,远嫁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回娘家?入乡随俗难道只能老死他乡?如今,她就像一颗蓬草在戈壁滩上随风旋转,漂泊无依。

四、痛定思痛立志向。

孤苦伶仃的文成公主在苦闷徬徨中思索今后的人生。34岁丈夫英年早逝的原因,与这里的环境息息相关,青藏高原是高海拔的苦寒之地,生育率低,寿命很短(解放前藏族人平均寿命55岁,现在平均寿命68岁)。

丈夫早逝给她当头一棒,怎样完成松赞干布和唐朝学习的雄心大志?怎样让这里的人们活得更久?这个念头在文成公主脑海中久久徘徊,仿佛在黑暗中闪过一道亮光照亮他今后生活的方向。

在此之前,虽然在布达拉宫里千间豪宅里衣食无忧,但没有子嗣的烦恼始终折磨着她。望着小昭寺里堆积的金银财宝,本来是给儿子的,现在丈夫死了,好女不事二夫的古训高悬脑海。失去了庇护,宫里的男女老幼全都是亲人啊!千金散尽交朋友。原来生活节俭的女子一下子变得慷慨大方,眼中只有丈夫的妇人变得心怀天下。

文成公主把陪嫁的珍宝送给身边女人,教她们綉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把360卷经典、筮经典300种及营造与工技著作、治病医方、医疗器械⋯⋯全部捐给寺庙。

在松赞干布死后的30年里,文成公主积极劝谏新主,派聪明的吐蕃人到唐朝,学习诗歌文化,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医疗技术,学习先进的养蚕与纺织技术,并身体力行地向吐蕃人传授中原的健康饮食。

她热爱藏族同胞,全身心投入到改善藏民生活的行动中,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藏人给她的塑的雕像,在拉萨冷冷的风中静静矗立一千多年。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赞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从影响松赞干布穿汉人的绫罗绸缎到影响整个藏民的科技文化,文成公主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去世后的生活,历史记载很少,但根据历史上松赞干布对待文成公主的态度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其实是很自由的,在吐蕃除军政大事外的事情有很大的决定权,在晚年时期还缓和了唐朝和吐蕃的紧张关系,足以证明吐蕃人对文成公主的敬畏和尊重。

文成公主作为和亲的宗室公主,在当时的大环境的时代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放到如今我们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婚姻的悲剧,但在当时和亲政策有效稳定了边境局势,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团结,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汉族同北方民族之间的凝聚力。<strong>

文成公主入藏,是双方利益的驱动

1、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前往长安,唐太宗也派冯德遐出使吐蕃,互示友好。松赞干布为寻求大唐支持,从而再次遣使长安求亲,唐太宗当即拒绝,一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二是吐蕃处于势力割据局面,和亲没有实在的意义。

2、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打到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再次提出和亲要求,否则率兵进攻唐朝。被唐朝先锋部队牛进达率领的唐军击败后,在侯君集大军主力到达前撤退遣使长安谢罪,再次请婚,并派禄东赞携黄金、珍宝下聘礼。

3、公元641年,唐太宗考虑到战争的影响,“以夷制夷”的方式更有利于保证唐朝的边境安全,也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于是同意了和亲,16岁的文成公主下嫁给了24岁的松赞干布

和亲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往来,和平安定,从大义上看,文成公主虽然没有自主婚姻,但个人牺牲换来了唐朝、吐蕃的相对时间的和平时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同样也赢得了吐蕃人的民心,被亲密地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即是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

《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记载:“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曰:“善!”

松赞干布重视文成公主,吐蕃人尊敬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壁画刻画了和亲过程中的事件,如唐太宗五难禄东赞、文成公主沿路所见、抵达拉萨时藏民欢迎的场面。

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为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藏民身着盛装,汇聚在红山之下,载歌载舞,欢庆文成公主的到来。在大典上松赞干布正式赐予文成公主“

赞蒙”的称号,赞蒙即是王妃。

后世人把藏历四月十五号定为“萨嘎达瓦节”,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吉日,可见藏民在心中对这个来自繁华都市长安的宗室公主的爱戴,以及带来和平的感激。

《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文成公主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和选址了大、小昭寺,小昭寺坐西朝东,意寓向着唐朝之意,表达了文成公主对唐朝的思念之情。用来保存送亲的佛经、典籍等典籍,并供奉释迦摩尼十二岁身像,后改供奉八岁身像。小昭寺是按照文成公主的意愿建成的仿汉唐格式建筑,足见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宠爱和尊重。

文成公主并没有因为公主的身份而高高在上,而是亲切地融入到吐蕃人民之中去,带领汉族侍女教吐蕃妇女纺织、刺绣,改善生计,传播中原文化。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没有再嫁或改嫁,一直寡居30年。继续为唐朝、吐蕃之间的友好做着自己的努力,但由于吐蕃是诸多贵族重臣和赞普联合执政,并不能完全控制军队,赞普与诸大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战争的不断,因此在和亲后,唐朝和吐蕃之间还是存在着小范围的战争,但这丝毫不影响藏民对文成公主的尊重和爱戴。

文成公主去世,吐蕃王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朝也遣使前来吊唁,感激这个对唐朝做出牺牲的女子。至今拉萨还保存着文成公主的石像,1300多年历史,并不能抹灭藏民对文成公主的好感和承认,他们心目中的绿度母的化身。

结语

虽然文成公主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和亲手段下的人物,没有选择的权力,但和亲之行,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文成公主带去的生产技术为吐蕃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是对单一脆弱的牧猎经济一个有力的补充和转化;同样吐蕃畜牧经济也是对唐朝经济的一个补充。随着和亲,宝贵的和平时光,使唐朝和吐蕃都得到了休养声息和发展,为唐朝在西域继续开疆拓土提供了时间和条件。

文成公主入蕃,不仅仅只是和亲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使者,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吐蕃,对吐蕃典章制度、服饰礼仪、宗教信仰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功绩,藏民把她写进了传说、民歌、戏曲来做纪念。

文成公主是民族融合和团结的象征,代表着民族和平,所以成了藏民心中最亲切的人,也该是我们去尊敬的古代人物,无论如何,都该存一份感激之情。


西游梦红楼


说起文成公主这位功盖千秋的唐朝女性,大家通常好奇的问题是——她是松赞干布的正妻,还是和亲的小妾?

很少有人对文成公主寡居的生活感兴趣。所以,我就借着这个机会简单介绍一下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状况。

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的正妻,享有赞蒙(btsan mo)的尊称。

唐朝后期以来,由于吐蕃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日趋紧张。一些蕃人撰写的史书,就将文成公主贬低为妾,抬高松赞干布另一位妻子尺尊公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事实。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作为松赞干布的正妻,深受吐蕃人民的爱戴,最后亦病逝于藏地。

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是贞观十五年(641),去世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享年57岁。

这位女性在吐蕃度过了大约四十年的光阴,其中还经历了自己的丈夫松赞干布的去世。

松赞干布死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

换言之,文成公主守寡了大概三十年,一直在吐蕃居住。在此期间,文成公主一直拥有超然的地位,尽力调停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例如,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十月:

吐蕃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论塞调傍来告丧,并请和亲,上遣郎将宋令文诣吐蕃会赞普之葬。

此外,文成公主还资助往来于吐蕃、唐朝的僧侣。例如,唐高宗显庆年间,曾两度赴印的玄照法师返回唐朝时经过吐蕃,“重见文成公主,深致礼遇,资给归唐”。

根据藏文史书记载,文成公主最后死于黑痘之症,痘毒攻心而死。

死后,无论是唐朝还是吐蕃,都对文成公主给予了高规格的丧葬礼仪,算是对这位杰出女性一生的感激吧。


HuiNanHistory


在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依然留在了吐蕃,虽然两人并没有孩子,但是她对这个地方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感情,由于她带来的文化所改变的吐蕃人民也深深的爱着这个公主。最重要的是据传说文成公主并不是宗室女,在封为公主之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宫女,相比大唐她对这片吐蕃大地的感情更重,所以才会选择在这里度过余生吧。在我国古代,和亲是维系两国或者两个地区之间友好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对于两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避免了战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但是对于和亲公主来说,她们却是悲惨的,按照古代女子婚嫁的年龄来说,她们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去和亲了。长期居于紫禁城的她们,就这样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一个和亲公主,文成嫁到了吐蕃,她的到来维护了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关系。虽然不知道她是否是自愿嫁给松赞干布的,但是两个人的生活确实是幸福的,松赞干布也的确把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少女放在了心上,据说布达拉宫就是为文成公主所建造的。而文成公主也为吐蕃带来了先进的知识文化和种植技术等,同时也为吐蕃政治体制的改进做出了贡献。在众多和亲公主中,文成公主其实是比较幸运的了,毕竟她遇到了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吐蕃...


燃灵


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可谓是下了血本,可惜的是松赞干布英年早逝,33岁时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年仅25岁的文成公主孀居30年。在这30年的时间里,很多人说文成公主生活不如意,但实际上,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依然非常崇高。



文成公主和亲

唐贞观初年,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遣使入唐,向李世民要求迎娶一名唐朝公主,结果遭到了李世民的回绝。此时吐谷浑的国王正在唐朝,所以吐蕃使臣认为吐谷浑从中作梗。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借口吐谷浑阻挠唐朝公主远嫁吐蕃,所以派兵出击吐谷浑、党项等地。此举实际上是垂涎各国在丝绸之路上获取的巨大利益,企图控制丝绸之路。李世民有鉴于此,派出了侯君集率唐军出击,侯君集派先锋牛秀出击,自己则紧随其后。

当侯君集主力到达时惊讶的发现,牛秀仅凭先锋部队便击败了吐蕃主力,迫使其退出了吐谷浑、党项等地。吐蕃看到了唐朝军力的强大后吓坏了,于是松赞干布迅速遣使谢罪,并且派人再次请求李世民下嫁一名公主给自己。



松赞干布当时为表诚意,派出了重臣禄东赞携带五千两黄金以及大量的珍宝下聘。李世民看到松赞干布的诚意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将一名宗室女册封为公主准备和亲,后世猜测文成公主可能是江夏王李道宗之女。

据说,禄东赞为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天竺、格萨、大食、霍尔的国王都派出了使者向文成公主求婚。李世民为了谁也不得罪,所以下令让他们以智慧比赛,并且出了六道题目考验。最终吐蕃使臣禄东赞出色的完成了题目,为吐蕃迎娶到了文成公主,史称“五使试婚”。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李道宗的护送下进入吐蕃。松赞干布对这名花费大力气娶来的公主异常珍惜,专门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到达吐蕃后,给吐蕃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文明,并且促进了吐蕃和中原的交流。松赞干布也因此深感中原文化先进,派出了大量吐蕃贵族子弟来长安国学学习。



文成公主孀居生活

公元650年,年仅33岁的松赞干布去世,从此文成公主开始了独自一人的寡居生活。

很多人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的儿子。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松赞干布仅有一个儿子,名字叫贡日贡赞。贡日贡赞仅活到了18岁,并且死在了松赞干布之前,所以文成公主根本就不可能嫁给松赞干布的儿子。



松赞干布去世后,由其年仅3岁的孙子芒松芒赞继承了赞普。此时,吐蕃的大权由前文中提到的重臣禄东赞暂掌,而文成公主的地位依然非常高。

在《于田教法史》的记载中,文成公主曾经在吐蕃修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寺庙,寺庙中的财富都是公主奉献,并且所有来到寺庙的比丘[和尚]都是由公主供养。以此可见,当时的公主生活非常优越。




另外,文成公主在吐蕃也享有一部分政治权力,并且努力寻求改善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旧唐书·高宗传》中记载;公元679年,已经在吐蕃生活近40年的文成公主为了吐蕃和唐朝的友好关系,派出了大臣请求与唐朝和亲,虽然李治拒绝了文成公主的请求,但还是派出了使者出使吐蕃。

癸亥,吐蕃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论塞调傍来告丧,请和亲,不许。遣郎将宋令文使吐蕃,会赞普之葬。

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文成公主失去了松赞干布的庇护,但在吐蕃依然享有一定权力,甚至可以决策吐蕃的对外政策。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在松赞干布的后妃中,唯一能够享受后世祭祀,并且记录于吐蕃文献资料中的人只有文成公主。以此可见,吐蕃的百姓与统治阶级对文成公主非常尊重。


我是越关


文成公主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远嫁吐蕃,幸也不幸。

文成公主的幸,来自于个人婚姻的政治意义,她的远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唐之边防。她本一弱女子,如不和亲,也只会嫁给一个有三妻四妾的贵族青年,淹没于历史尘灰中。她嫁给松赞干布,有王后名义,也有文化传播大使的作用。

从这方面讲,文成公主嫁得不亏。

但从另一方面讲,文成公主为国远嫁,虽有荣光,却远离了父母家人,心理上应该是有孤独无依的时刻的。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并未生育子女。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应该是更孤单了。不过她也好在没有子女,毋需卷入权力斗争,加之李唐彼时强盛,因此也没有传出她被虐待的事迹来。

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没有回长安,她继续待在西藏生活,致力于佛教文化。西藏人民很爱戴这位先王后,称她为绿度母(观世音菩萨)。

文成公主活到五十五岁,因感染天花,逝于西藏。她在西藏的寡居生活,大体来说,应该是平稳无忧的,至于她东望长安的时刻,有没有潸然泪下,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是钱多多读文史,非正经论史,欢迎正经交流。


钱多多读文史


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民族团结的典范。

但在近几年,网络上流传着很多不一样的言论,包括松赞干布是到唐朝抢亲的,文成公主只是松赞干布的妾室、文成公主地位低下等等言论。

这些言论,不知道从何而来,但流传的有声有色,甚至开始标榜真实的历史。那么,从史料上记载看,文成公主到底地位如何呢?

一、漫长而坎坷的提亲之路

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之后,开始迫切的想要发展,他从尼泊尔引进了文字,创造了藏文,同时,又渴望和大唐联姻,因为他发现,连小国吐谷浑也娶了大唐的公主,何况自己这个大国呢。

于是,吐蕃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就尝试求亲,但被唐朝拒绝。并不是因为李世民眼高于顶,而是,他并不知道吐蕃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求亲失败的使者,为了避免责罚,故意说是吐谷浑从中作梗。年轻气盛的松赞干布,一怒之下,大破吐谷浑,这场胜利让松赞干布自信心爆棚,于是,统兵二十万侵占唐国边境的数个羁糜州,并且将战火燃烧到了松州。

唐王朝震怒,派侯君集带领五万精锐驰援松州,一举击败吐蕃军队。

这场败仗,让吐蕃君臣震惊不止,内部开始极力反对松赞干布和唐军开战。甚至,八个元老采用自杀的方式来进行进谏。

松赞干布冷静下来,立刻退出所占据的羁糜州,将大军退回吐蕃。然后安排手下最有智谋的禄东赞出使唐朝,而且,带来的彩礼也很丰厚,包括黄金五千两,各种奇珍异宝数千件,还包括一尊极为珍贵的佛像。

对于刚刚统一的吐蕃而言,这已经是相当厚重的礼物了。

李世民经过慎重考虑,并且考验了大使,尼泊尔的求亲队伍,终于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于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可见,这次和亲,吐蕃下了很大的本钱,甚至还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宫殿。当然,大唐的文化、制度、先进的技术、大量的经文也传到了吐蕃。松赞干布就是凭借这些嫁妆,完成了吐蕃改革,以及吐蕃封建化的进程。

松赞干布废了如此大的力气,才娶了文成公主。可见,没有抢亲一说。

二、炮制出来的尺尊公主

那么,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如何呢?历史上,松赞干布的确有好几个老婆,但地位最为崇高的还是文成公主。

在很多网络文章中,松赞干布的诸多妃子中,有一个叫尺尊公主的人物,说是松赞干布的正室。

 

但我查过很多资料,这个尺尊公主,是个很奇怪的人,没有生卒年月,没有子孙后裔,松赞干布的儿子也没有资料显示就是尺尊公主生的。

更主要的是,这个公主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源于藏族传说,这些传说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在元朝招降吐蕃之后才神奇的出现。

另外,在敦煌发掘的吐蕃文书中,松赞干布的记年中,多次提到了文成公主,却只字未提尺尊公主,而这些出土文书,是吐蕃方面的文书。

可见,当时吐蕃,并没有一个叫尺尊公主的人物,不然,如果她真的是正室,为什么吐蕃内部的历史记录只字未提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宗教的对抗和冲突,更简单讲是中土佛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冲突。在藏族人民心中,文成公主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她代表的却是中原佛教文化,而不是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不得不炮制出来一个尼泊尔公主来为自己的理念站台,而在元朝藏传佛教大盛,喇嘛的地位很高,因此,这种宣传被有意识的扩大,才形成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出现。

 

而现在的大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在吐蕃灭亡后破损严重,直到元朝,藏传佛教大盛,元朝庭才开始重新修缮。所以,有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也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松赞干布的确有妃子,但地位完全比不上文成公主,也无法享受文成公主的权力。但松赞干布只活了三十三岁就死了。

那么,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的地位,又如何呢?

三、有地位无实权的文成公主及吐蕃赞普

在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却也没有掌握实权。因为,在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的局势,出现巨大变革,别说是文成公主,就连吐蕃的赞普,都没有了实权。

而吐蕃的权力,落在了噶尔家族的手中,这个家族的代表,就是禄东赞。

禄东赞对唐朝依然是十分友好,但并不因为和唐朝的友好就放弃了吐蕃的扩张。吐蕃开始向北扩张,而这时候的唐朝,也开始向西扩张。于是,吐蕃和唐朝,终于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开始在西域碰撞起来。

这时候的吐蕃,虽然和西突厥联手,却也远不是唐朝的对手,吐蕃和西突厥的建军屡战屡败。最终,西域被唐朝

这时候,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非常富有争议的战役,被称为乌海战役。这场战役,苏定方以一千精兵,大破吐蕃八万大军,杀死吐蕃主帅,禄东赞受伤。

 

乌海之战奇怪之处在于,吐蕃的资料上记载了,唐朝的史书却没有记载。而在后来,大非川之战胜利后,主帅论欽陵也忆苦思甜,提到了乌海之耻。可见,这场战役真实存在,但却没有被唐朝历史记录。

这场战役后,禄东赞就去世了。他的儿子论欽陵继续掌握吐蕃朝局。并且开始和唐朝长时间缠斗。

有人因此,认为,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死后,地位很低。其实不然,文成公主有很高地位,但没有实权,而吐蕃这个烂摊子,已经不是文成公主及赞普所能左右的。

文成公主五十五岁的时候死于拉萨,吐蕃国以最高礼节为文成公主送葬。


人人升学徐老师


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和亲事件,可和亲的两人结局却截然不同。不管从成婚后还是丈夫死后,文成公主都是过的更幸福的那个人。

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两次向大唐请婚求回来的王后。

641年,下嫁的文成公主开始跋山涉水前往吐蕃。

娶到大唐公主的松赞干布非常高兴,在都城逻些(今拉萨)的松赞干布直接带领群臣去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和其举行了婚礼,并为公主加冕封为王后。婚后二人共同生活了九年,两人并未育有子女。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孀居30年,于公元680年患天花去世。

近些年来,有心人故意篡改历史,抹黑文成公主,以此来影响民族团结,所以很多人对文成公主的地位和状况究竟如何很是关注。那些说文成公主地位低下的人无非就是因为这两种原因:

  1. 和亲是政治联姻,两人结婚九年并未生育,说明夫妻感情并不好。
  2. 松赞干布为另一个妻子尺尊公主修大昭寺,为文成公主修小昭寺,从寺院的规模大小看出文成公主地位低于尺尊公主。

事实上虽然和亲是属于政治联姻,可文成公主是战胜国派来下嫁给吐蕃首领的,而且文成公主为吐蕃带了释迎佛像,种子,工匠,著作,珍宝等东西,使得吐蕃脱离的原始风貌,所以即便两人没有更多的感情,松赞干布也是尊重文成公主的,更何况松赞干布还感叹自己幸运,能娶到大唐的公主,为她修建宫殿。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生活九年却未生育可能不关于两人感情问题,更有可能是因为松赞干布的身体原因。松赞干布拥有五个妻子,可却只一个妻子为他生育了一个儿子,其他的包括文成公主在内的妻子都没有生育。

至于比文成公主地位高的尺尊公主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人物。

据说尺尊公主是尼泊尔的公主,可不管是汉史,吐蕃历史都没有这位尺尊公主的记载,即使是其本国尼泊尔的历史上也没有符合这位公主的资料。有关尺尊公主的记载还是后世很久后的柱间史,西藏王臣记等书里才有,而这些书籍既荒谬又奇幻,可信度太低。



文成公主作为吐蕃史书中唯一一个记载的松赞干布死后享有祭祀的妻子,地位怎么推测都不会太低,只是独自孀居30年的公主可能会很孤独。

那些妄图篡改历史,抹黑文成公主的人,其心可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