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艺虫爬墙


因为他生在盛唐,只有那个朝代才能出李白这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朝的诗都是信手沾来,没有宋词那么咬文嚼字的感觉,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白的诗尤其如此,比如《静夜思》《赠汪伦》等,但都是流芳千古的佳作。就好比武术,入门级是学套路,高一级的学招数,大师级的能进入化境,自己与武术融为一体,运用自如,李白跟诗已经融为一体,他没有固定套路,只有自己潇洒的风格,不拘谨于五言还是七言,律诗还是绝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执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之狂是所有文人之不能及的,他不仅诗歌狂,做人也狂,对权贵不弯腰,让高力士脱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之自信也是后人所不能及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一个殿堂级偶像,文学界高峰,诗歌界巅峰,唐朝文学代表――李白!



天姥山人


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原因太多,主要有以下

第一来说,李白胡人血统天性豪侠。不仅如此,他还认真拜师当时天下第一剑客为师,而且成就很高,时人有称之为剑术天下第二

豪爽天性加上豪侠本性,下笔写诗风格自然大气磅礴气度恢宏,你看:

《上李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第二自然是他出神入化举重若轻的赋诗才华了,我们来看这首《清平调》三首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三自然是他寄情饮酒乐趣,喝酒作诗言志的浑然天成情调,豪气而又浪漫,潇洒而又哲理,你看这首《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总之,能有李白文采的如杜甫王维,诗情画意有余而洒脱浪漫不足;能有李白浪漫文采的如小李杜等,却没有他豪气干云令人清爽;有他豪气干云风格的如稼轩岳飞,实在没有他举重若轻文思泉涌!





伏兮谈


李白的诗歌诗歌根本无人能超越的原因是李白独一无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李白诗歌的灵魂,而李白的诗歌想象力之丰富,无人能及。

李白诗歌超人的想象力,表现在他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夸张在李白诗歌中最为突出,这些夸张的运用,如果没有李白惊人的想象力,是不会产生的。

比如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时得秋霜

”诗的首句“白发三千丈”,这种想象,大气磅礴,千年以来,除了李白,还没有发现哪一个诗人有如此丰富大胆的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三千丈白发,劈空而来,似大河奔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我们熟悉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和上一首”白发三千丈”道理相同,一样都是极力夸张,以“三”、“九”等表示众多,虽然有悖与常理,但是这样的语言也它如雷霆,如潮涌,一下子便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强烈悬念。

这类夸张在李白诗歌里还有很多,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我们形容雪花大,想象是像鹅毛一样大的雪花,就已经觉得自己很夸张了。但是李白用“雪花大如席”的夸张突出燕地奇寒,风光奇特。却不让人感觉突兀。


再看这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里江陵一日还”也是夸张,但是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李白的急切、轻松、愉快的心情。

想象力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它是一个人天生的能力,是无法模仿的。李白具有天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又有天生强力的写作能力,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天下无敌。还是杜甫总结的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烟花三月09


要超越就要有个标杆,有迹可循才有限度,飘逸无踪就难找限度了。李白的诗歌就是飘逸无踪里的头把交椅,不可学自然就无人能超越。

曹雪芹也是一代大才,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说出了一个学诗次第: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王摩诘即初唐诗人王维,以五言律诗见长;老杜即杜甫,七律集古今大成,如此称谓是为了区分晚唐诗人“小杜”杜牧;诗仙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七言绝句最是清新飘逸;以此三家作基础,再上溯至陶渊明、应瑒、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林黛玉信心满满地告诉香菱,“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么一看,李白似乎可学,实际细究起来,曹公让人学的是李白的格律和布篇。

李白与杜甫

而李白的不可学是其天才与性情的不可学。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诗人,不可学有什么耻的?我们说他不可学也指的不是什么格律不可学,说的就是他的天才不可复制。

李白是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他整个生命的表现是他不羁的天才的表现,他是在规范之外的一个天才;杜甫正好相反,他是规范之内的一个天才。李白是难学的,你如果没有李白的天才和理想,就只能学到他那种狂放的、破坏的缺点,而不能达到他真正的才华和理想的那个高度。

只有达到那个高度才配生活在规范之外,否则你根本没有资格去破坏那些规范。李白破坏了规范,可他完成了比本来的规范更为宝贵的东西。

如果你不能够完成一个更可宝贵的东西,只是把规范破坏了,那么你只有破坏的罪过,而没有完成的好处,就一无是处了。所以,李白是可以敬仰的,但不见得是可以学习的。

再重复一下,不可学当然就不可超越了。


津沽一页书


寻常吹李白也就算了,毕竟各有所好。信口雌黄“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就不能忍了!我到是想问一问,这话是谁说的?是代表了谁才这样说?

一、李白诗俗气

王安石评李白:“太白之诗近俗,人易悦故也。太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李白的诗浅近通俗,但识见污下。

二、李白诗浮夸

苏辙评李白:“类其为人,俊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诚能也?”李白的诗与其为人浮夸,华而不实。

三、李白诗歌假大空,是口号体

什么忠君爱国,侠义无双,品德高洁,想笑死人。“要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然后李白参与永王谋逆,是想“要将腰下剑,直为斩唐王”吧?一个可以上贰臣传但不配上的小丑而已。

四、李白诗虚伪

李白人生路,就是一条舔狗之路,来看看李白的舔狗之路:

舔故权臣,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疑似赘婿,卑微之极。

舔地方长官裴长史。

当朝宰相张说舔不着,那就舔宰相之子张相。

舔卫尉张卿,并通过张卿舔玉真公主,这个。。。。,女人都舔,还有什么不能舔?

玉真公主向玄宗举荐了,诏翰林院,于是舔玄宗,舔杨妃,走上了舔道巅峰。按理,抱上最粗的大腿,不就是一个“舔”字完事了?会舔,但抱不住,这真是悲剧!

过了好多年,出现了个永王李璘,李白应邀当上幕僚。李白怂恿李璘割据江南,进而称帝。证据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李白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自承叛逆。舔得够骚,够蠢,舔出罪来了,这事迹可入《优伶列传》了!

然后再去看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这样的句子不觉得恶心?

五、李白诗谄媚

什么网红诗《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捧一个女人需要这么捧?跟后世打油诗有得一拼“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玄女下凡来”。

六、李白诗无思想

如同陈安之的成功学,锤子罗的传销课,除了刺激下荷尔蒙,回过头品味下,其实就是写了一通口水诗,无思想无蕴意无内涵,一篇洋洋洒洒《蜀道难》还不如鲍照一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触动人心。


个体李白粉怎么吹没问题,但“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怎么就成为共识了?


荼蘼香晚


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决定性因素是,李白有过人天赋,五岁言诗,十七岁成名,此后一发不可收,浪漫主义气质,冲天的豪气,有灵气的诗句就如他的诗,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天才是客观存在,不存认天才是不对的!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让人不得不存认他是个天才!

二,唐朝发达经济社会,宽松的文化环境是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外部原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高文学成就,而就唐朝来说,诗歌成就最高,一批诗人脱颖而出,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群星璀璨,为李白诗歌,独步天下,营造了诗歌环境!

三,李白仕途失败,浪漫主义,不受约束的,浪迹天涯的个性,为他诗歌达到一个高峰无人超越创造了另一个条件!这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试想,如果他仕途很好,他能写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消万古愁,这样千古绝唱的诗句,他不浪迹天涯,能写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样的诗句?

总之,李白这个诗歌天才的出现有许多机缘巧合,上述几点只是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主要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意见不过作者拙见!见笑了!


汀艺


李白诗歌风格特点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三)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有时,他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入席”(《北风行》),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


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今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

(四)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江夏赠韦南陵水》),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通人的语言。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狄黎樊数自由


李白诗歌以豪迈奔放、清丽飘逸而著世,他的诗歌无人能及的原因如下:

一、天资聪颖,有着非凡的语言秉赋,且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思想受儒、道、纵横家影响颇深,为其后来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性格豪迈、善社交、好游历。读万卷书,且又行万里路,青年时代的李白怀揣图强报国之志,常漫游于蜀中及长江流域,与友人常聚于山水之间,饮酒论道。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三、空前繁荣的大唐帝国、及开放的文化氛围。昌盛的帝国引得八方朝拜,促进了各种文化的融合,且国富民强、社会稳定、百业繁荣,这一切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孤傲清高的性格,使得他仕途坎坷,本就情感丰富的李白身心俱疲,为了排遣胸中苦闷,常举杯独酌,方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

享有“诗仙”之誉的李白,用诗歌点缀了大唐的历史,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使诗歌艺术到达了鼎盛,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第一是天才!不服不行!第二是小时所受的教育,那传承了几千年的私塾教育模式太厉害了!一旦先天是个好苗子受到文史基本功训练十年,那就一发不可收了,也就会出大师,出人间极品的仙级人物!第三是经济状况,李白基本上在求学成名前不用为明天之衣食发愁,不用去工地搬砖劳基体肤!有精力时间去完成这高难度的事!第四:唐盛世时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及对诗歌的全民热爱与崇尚,全民高水平的文化鉴赏力与感悟力,使其成为如当代的明星般受捧!现代人把余秀华,于丹都能捧红,既使有李白第二谁能识,第五:也是最根本的,参照莫扎特,高斯,麦克斯韦,特斯拉,牛顿,费曼,图灵,曹雪芹,肖洛霍夫,沙士比亚等天才!咱人类一定要承认人类中有超级天才这件事!第六,阅历,第七先天性格与气度!第八,中国文字文学的魅为力!中文太伟大,古文言文太厉害了,那意蕴太伟大太传神!遇到了一个天才人物把那文字工具掌握了后发挥到了极致!故他本人也成千古一诗仙!








崆峒山下一教师


李白在那个群星荟萃的盛唐时代,却能站在诗坛的顶峰,被称为谪仙人,超越仙人就如同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及。

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初见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么神矣”,李白谪仙人的称号就此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曾高中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做过礼部侍郎、工部侍郎等高官。退休的时候,唐玄宗赐鉴湖给他养老,并且亲自赠诗,同时让皇太子携百官践行。李白被这么一位大人物推崇至极,一时间谪仙人的美誉就举国皆知。

乌栖曲 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李白对待朋友真的可以说是推心置腹,在与朋友岑夫子,丹丘生喝酒时,就曾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因而但凡与李白相识相交的人,大多成为其朋友。在李白的众多朋友中就有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据杜甫的诗歌《赠李白》中所写的那样,二人初次相交就:“痛饮狂歌空度”—痛饮狂歌数日,那么在杜甫眼中的李白是怎样的呢?

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中就对谪仙人予与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对于李白诗歌的风格,杜甫在《春日忆李白 》中就写出其文风:“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白诗歌无人能及,飘逸让人永远无法跟上他的脚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其诗有庾开府清新的文风因此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鲍参军的俊逸、豪迈因而有侠客行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事情没有经历过,怎么能写出真实,李白一生仗剑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丰富的经历为其提供无尽的源泉,再加上其神奇的构想,让我们看到一个神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