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者和鄉村醫生母親一起下鄉抗疫情


大學生志願者和鄉村醫生母親一起下鄉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商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孟凡瑩積極響應團省委號召,不畏疫情,勇於擔當,踴躍報名參與到戰"疫"行動中。工作之餘,和在鄉醫院工作的母親一起下鄉,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獻身志願服務,在當地村民中傳為佳話。

孟凡瑩是商學院2017級會計學專業一名學生,擔任商學院五色光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職務。在校期間,就對志願服務情有獨鍾。只要有時間,她就帶領志願者們積極參與到各項志願服務中,累計志願服務達1000餘小時。1月27日,她看到團省委招募青年防疫志願者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成為防疫志願者,擔任工作協助志願者11群的管理員,線上接觸300餘名志願者,每天統計整理志願者信息,宣傳引導志願者開展線上志願服務,宣傳科學傳播抗疫知識,並利用管理群及時發佈官方信息和抗疫知識,弘揚正能量,引導志願者發揮光和熱,為疫情防控貢獻綿薄之力。她說:"在疫情面前,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要積極參與到其中,雖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樣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但是可以用網絡方式做好防疫知識宣傳,引導大家辨別虛假信息,提高防護能力,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這也是志願者的一份責任。"

大學生志願者和鄉村醫生母親一起下鄉抗疫情

孟凡瑩同學在做好志願者管理員的同時,主動和母親一起到鄉下抗疫。據瞭解,她的母親今年58歲,是吉林省榆樹市謝家鄉衛生院的一名鄉村醫生。工作之餘,她和母親一起帶著口罩深入村屯,為當地村民監測體溫,及時掌握村民的身體症狀,耐心做好宣傳工作,時刻提醒村民:"不串門、不傳謠,不信謠""沒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在家勤洗手,保護好自己,好好陪伴家人"。

她母親告訴記者:"村裡有3名從省外回來的打工人員,接到通知,我第一時間就去家中訪問,每天早晚進行體溫監測,直到解除醫學觀察。我的孩子知道這個情況後,決定跟著我一起下鄉發放宣傳手冊,張貼防疫宣傳海報。每走到一家,孩子就會把網上學到的防疫常識講給村民聽,逐戶發放防疫宣傳手冊和宣傳海報。剛開始時,有些村民不以為然,不帶口罩四處遊走。我們母女倆就耐心地給村民講述病毒機理,告訴村民儘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這個春節與往年不同,從年三十就一直忙碌到現在。面對疫情,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和姑娘一起在村子裡做抗疫知識宣傳很開心,也很有意義。"

大學生志願者和鄉村醫生母親一起下鄉抗疫情

"哪裡需要支援,就去哪裡志願"。這是孟凡瑩同學始終堅持的一個信仰。她告訴記者:"母親從醫40年醫德高尚,自己從小就被媽媽的愛心所薰染,如今已長大成人,也要像媽媽一樣,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甘於奉獻的人。作為商學院五色光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孟凡瑩在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在完成志願管理工作的同時,率先建立了商學院疫情防控志願者群,及時整理和發佈防疫志願者及各種志願服務信息,組織學生製作"五色光青年志願者想對武漢說"等一系列微視頻,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併發到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贏得了許多學生和網友的好評。她說,"只要大家團結一致,萬眾一心,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希望更多地大學生都能成為網絡文明志願者,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詮釋最美志願者精神。"

通訊員:解克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