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不已的晚清名臣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人,据说是曾子的七十世孙。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谥文正。


作为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最大的功绩是剿灭了太平天国。他创立了湘军,将清朝的世兵制改为募兵制,改变了绿营中“兵与兵不相知,兵与将不相习”的弊病,但也从此开创了近代“兵为将有”的先例,使得军阀割据初显端倪。

令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不已的晚清名臣



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曾国藩。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即使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也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令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不已的晚清名臣


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他幼读家塾,22岁参加县试,考取秀才。第二年,进入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学习,参加乡试,考中举人。1835年(24岁),曾国藩赴北京,会试未中。第二年,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
1838年(27岁),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得中进士,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成为探花郎。此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45年,李鸿章入京会试,投其门下受业。
1849年(38岁),曾国藩担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后又担任兵部右侍郎。

令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不已的晚清名臣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次年,曾国藩生母去世,丁忧回籍。1853年,曾国藩接旨帮办湖南团练,他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1854年(43岁),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开始进攻太平军。然而出师不捷,在靖港水战,就被太平军击败。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等地。咸丰帝大喜,赏曾国藩兵部侍郎头衔。

1955年,在湖口被石达开部击败,曾国藩再次投水自尽,又被部下所救。1856年,曾国藩被太平军围困在南昌,因为天京事变(洪杨内讧)爆发而解围。
此后,曾国藩改变策略,“扎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稳稳推进。1858年5月,攻占九江。1860年,围安庆。随后,派李鸿章创立淮军,入驻上海,左右夹击太平军。
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展开了屠杀与抢掠,全城城被烧毁,死伤人数总计约2、30万,被称为湘军版“南京大屠杀”。江南一带也因此痛恨湘军,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7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 8月,清廷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令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不已的晚清名臣


1868年(57岁),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1870年,奉命处理“天津教案”。曾国藩经过调查,确认是中方行为不当,发布《谕天津士民》告示,逮捕了18名案犯判死刑。天津绅民极度不满,举国哗然,痛骂他为“曾国贼”。清朝改派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妥善处理了此案。



1870年(59岁),曾国藩被调派为两江总督,前往冤魂无数的南京。1872年,曾国藩突然脚部抽筋,口齿不清,自觉“大限将至”。3月12日,在南京的总督辕门病逝。清朝追赠太傅,谥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