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父母。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母亲,是父亲,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又何尝不是最好的老师呢?

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全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反射。他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习了。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所以说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倒不如说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前段时间,我表哥就被他儿子浩浩给上了一课。浩浩读书的学校组织户外活动,每对亲子都要做一件作品带去。老师在宣布要进行户外活动时就说过,作品参奖第一名获得者可以得到亲子游乐园门票。为此,浩浩特别兴奋。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因为父母经常出差,浩浩跟着奶奶长大,几乎很少有机会去游乐园玩。这次学校有免费门票,自然得尽力争取了。三天时间,浩浩一放学就回家思考怎么做好作品。父母工作原因,加班回家都很晚了。于是导致他们与浩浩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更加没精力参与亲子作品中了。懂事的浩浩觉得这事还得靠自己自力更生,玩游戏的瘾都没了。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儿子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度,让表哥简直觉得不可思议。由于父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对,他对浩浩的了解程度仅限于儿子喜欢的玩具,喜欢吃的东西。而精神方面,他还没来得及探索。而这次亲子活动正是一次绝妙的机会,一个更深层次拉近父子关系的机会。三天加班加点捣鼓出来的作品并没有获得一等奖,这让浩浩十分失望。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表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尽管没有荣获头等奖,但三等奖已经很棒了。于是和表嫂一起商量,决定周末带浩浩去游乐园畅快玩一次。

在学校户外活动比赛上的失败并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让作为父母的他们看到了儿子的优良品质。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失败是各个不同的人用他们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去进行判定,而所谓失败则是常见被认为不符合社会主流观,无法为个人带来利益。如何看待孩子和父母的失败呢?又该如何去正视这件事情?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第一:先弄清楚原委,别太偏激的去指责孩子

许多家长总是站在第一角度去看问题,大人的思维逻辑又容易想当然,不顾孩子的真实想法就直接定下结论。再举个身边人的例子,同事家的宝贝。这位小孩才刚上一年级,名字叫浅浅。某天下班刚进客厅就看到让同事崩溃的一幕,孩子和二哈几乎全身都湿透了。地板,沙发到处都是水渍,狼狈一地。她火气瞬间就上来了,直接把孩子和二哈教育了一顿。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孩子委屈不已,晚上爸爸回来耐心一问才知缘由。原来是大人不在家,二哈反常的上跳下串,使劲儿挠它的身子。浅浅觉得二哈很难受,又看到它跑去厕所,看着水龙头。于是就以为二哈身上有什么脏东西在咬它,得用水冲干净。浅浅的善良好意没来得及解释就被妈妈给误会了,他觉得自己没错。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第二:凡是别冲动,反向思维一波,照顾孩子情绪。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凡事别太冲动。如果站在大人角度,看着如同家人般的二哈难受,自己肯定也会想办法解决。只是孩子太小,他没办法将所有东西妥善处理好。浅浅的出发点很好,作为父母来说,为何不多放大孩子优点,多照顾孩子情绪一点呢?从古至今一直有句话,讲究道法自然。是非教育的观念,没有人生来就能做好。心性向恶的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大概率会养出一个同样性格的人。而让人心生美好的,只能是真正的爱。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第三:教导孩子去解决问题

从婴儿到成人,需要父母教导的事情和问题太多太多。两岁走路,三岁过马路,孩子的每一步都会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爸爸妈妈无法代替孩子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毕竟他们是独立的一个存在。教导孩子去解决问题比父母直接帮他们去解决问题要重要许多,这一点相信天下每对父母都懂。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要确认问题。知道问题出在哪立候,再去引导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而大人则仅仅在从帮助一下就好啦。

孩子不懂得正视失败,其实是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的失败

孩子看到的世界,不是父母想让他们看到的世界。请你们伸出双手,推他们一把,让他们自己去看世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