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電池計劃|AP汽車製造

■編譯:Bright


沒有它們,電動汽車將一事無成:電池已經成為汽車工業中的搶手貨。一些製造商希望自己製造,而另一些製造商則願意購買並將它們組裝成完整的電池。


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電池計劃|AP汽車製造

▲電動汽車電池的組裝:數十億歐元用於建立歐洲電池組生產。(圖示:奧迪)

歐寶(OPEL) 上週五介紹了其在凱撒斯勞滕(Kaiserslautern)的電池工廠的計劃。在聯邦政府的支持下,將在那裡投資20億歐元,以便到2024年能夠生產電動汽車電池。

該工廠是與母公司PSA和法國電池製造商Saft的聯合項目,容量為24吉瓦時。根據歐寶的說法,這足以每年裝備約50萬輛汽車。

將創造約2,000個工作崗位。該項目在歐洲資助計劃的保護下,歐盟希望通過該計劃減少國內產業對亞洲電池製造商的依賴。

另外,大眾也決定為自己和子公司奧迪和保時捷提供電池。生產計劃於2024年在計劃中的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工廠開始,該工廠由大眾與其瑞典合作伙伴northvolt共同建造。

最初,工廠的容量應為16吉瓦時。大眾汽車現在已經增加了,像歐寶這樣的計劃具有24吉瓦時。到2023/24為止,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市的投資將超過10億歐元,中期將創造1,000多個就業機會。

隨著秋季第一條小批量生產線的開通,該公司表示,從長遠來看,整個集團的電池容量將達到150吉瓦時。

寶馬正在採取不同的策略:慕尼黑人自己為電動汽車製造電池,而不是為電池製造心臟。它們來自中國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該公司正在圖林根州建立工廠,以及來自韓國的三星SDI。

到2031年,寶馬已從寧德時代(CATL)訂購了73億歐元的電池單元,並從三星SDI訂購了29億歐元的電池單元。寶馬還購買原材料鋰和鈷,然後將其供應給供應商。

此外,戴姆勒還購買電池,以便在遍佈各大洲的工廠中製造完整的電池。斯圖加特集團斥資200多億歐元,從多家供應商那裡訂購,以確保供應到2030年。

戴姆勒定義了電池的功能,然後將它們整合到他的電池中。2015年底,這家汽車製造商因成本原因退出了自己的電池生產。戴姆勒和寶馬一樣,也有自己的研發代表,以便與供應商保持同步。

無論主要汽車製造商的計劃如何,都將在明斯特(Münster)建立由聯邦政府資助的電池研究工廠。地址的選擇導致去年夏天對聯邦研究部部長安雅·卡爾裡切克(Anja Karliczek)的嚴厲批評,因為該部長來自這個地區,而在批評家看來其他地方更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