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中国历史悠久留下很多俗语,其中有很多至今听闻也是有几分道理,但其中不乏有让人不解的俗语,比如“闺女上坟,娘家无人”这句,就曾经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女子的不尊重,确实按照这句俗语所言,女子似乎是某种灾星,只是因为上坟就会给娘家人带来不幸,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风俗后,你完全可以理解,这句话并非是空穴来风。

“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在古代女子出嫁后基本上不会再和娘家有过多的联系,甚至有的女子在出嫁后不会有机会和家人见面,而且古代女子出嫁后姓氏就要跟随夫家,而姓氏作为家族传承的根本,在古人看来只有男子才能继承香火,所以当时对于那些入赘的男子,就会被人瞧不起,因为改换妻子的姓氏,等同于让家族的香火断绝,此是大不孝的举动。

“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所谓的“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也是因为当时女子地位低下,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像家族祭祀这样的活动,是不允许女子参与的,即便是到夫婿家后,也是不被允许上坟的。一旦发现有女子上坟,那一定是家中没有男丁,而且因为当时株连制度,所以娘家人若要是摊上祸事,是不会波及到已经出嫁的女子身上的。

“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这句俗语的大背景正是当时株连制度,女子出嫁后未见过父母音容的事情,在当时不少见,而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女子来给家人上坟,说明娘家的香火已经断绝。在古代所谓的娘家人并非是单指父母,还包括整个家族。古人为了香火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这一点在宗室更加的明显,比如说宋英宗赵曙、宋孝宗赵昚,都是因皇帝无子而过继的宗室子弟。

“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可见在当时要不是没有办法,绝不会出现女子去给娘家人上坟的情况。其实这最终的源头的还是因为当时女子不被看中,尤其是出嫁后的女子,更是被断绝与娘家人的联系,似乎就连血缘关系也随之断绝,所以若非等到家族中真的后继无人的时候,女子是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祭祀活动中的。

“闺女上坟,娘家无人”,不是古人封建迷信,正中当时社会实情

说到底这样的俗语正是当时重男轻女的背景,古人对于女子的偏见太深,男子改名换姓会被轻蔑,但女子出嫁就要丢掉自己的姓氏,那既然家族已经不认可出嫁女子,既然已经是外人,又何必计较她上坟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