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9年的山西临汾县老城


1939年的临汾藐菇射之山。 姑射山,因古代道教学派庄子的名篇《庄子·逍遥游》中的记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而为世人所熟知。

平阳府文庙大成殿。

临汾县文庙大成殿。 不知这是否是鼓楼附近的文庙呢?

这牌坊上的“诛心”又是什么意思呢?大约也是在文庙附近吗?望知情的老乡告知,谢谢!

这些镶嵌的石刻也是在文庙吗?上面雕刻的是文徵明的七言诗《虎山桥》,分别雕刻在两块石碑上: 一、“虎山桥下水交流,正是桥南宿雨收。光福烟开孤刹迥,洞庭波动两峰浮。

二、接上图《虎山桥》: “已应浩荡开胸臆,谁识空蒙是胜游。渺渺长风天万里,眼中殊觉少扁舟。”

该石刻后半部分是文徵明的另一首诗《玄墓道中》: 一、“轻阴驳日水含沙,二月江南好物华。早办行舆冲细雨,不教山屐负梅花。”

二、接上图《玄墓道中》: “烟林滴翠千峰湿,石磴穿云一径斜。风泊晚烟寒不散,磬声遥识梵王家。” 该石刻后半部分是《宿碧照轩》。

接上图《宿碧照轩》,可知该图与上图之间应还有一块石刻没拍。 “能得几时闲。赏心况有樽前客,忍负春光寂寞还。”

大约是上面文庙附近的风景。

“仓颉造字处”石碑~~清乾隆四十九年申辰仲秋,平阳府邑令河间李早荣书。

如今的“仓颉造字处”石碑,存放在临汾市博物馆。

1940年侵华日寇在“仓颉造字处”石碑前。

古朴的临汾财政局。

临汾警务局。 门口上方写的是“亨利花庄”。

关帝庙前摆摊儿卖花生的百姓。

关帝庙精美的影壁浮雕。

关帝庙精美的影壁浮雕。

关帝庙精美的影壁浮雕。

临汾古老的城门,瓮城。

临汾城和义门,也是瓮城。 城外不远处便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

被悠长的历史车轮碾过的通城之路,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了无踪迹。

绿树“城”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这样的场景也有些难寻了。

这又是城外的什么建筑呢?

临汾古城外的风景,如画。 想来这景色大约与北欧的田园风景相比也并不差多少吧?

这大约是从北城墙上向南看内城方向吧?铁佛寺方塔和鼓楼特别醒目。

城墙下遥望鼓楼。

临汾市内街景。

行人如织,可能是交通主干道。

上图中的城门特写。 会是进出城内外的城楼吗?

临汾城内大街上的牌坊,透过牌坊远处能看到鼓楼。

大街上一座座精美的牌坊。能保留下来的有多少呢?

临汾东大街上,临汾县公署前经过的日本女人。那时正是日寇猖獗的年代。

临汾电气段。

临汾县火车站。 这样的照片令人充满无限的遐想,仿佛能把时光拉回到八十年前的久远...... 【更多老照片,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