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疫情当前,全国孩子纷纷开启“在家上学”模式,然而如何让孩子宅在家也能把握每一天的时间,便成了棘手的问题。

常常听家长埋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那怎样才算有时间观念呢?

“时间”对孩子来说太抽象了,孩子真的是很难感知时间,家长也无法用语言对孩子解释清楚。

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应当从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开始,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十分钟有多久?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

有时候,孩子的拖延行为并不代表他贪玩,而是他们真的不能准确估算时间长短。

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可一个小时究竟有多长,10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不少孩子真的没有概念。

心理学家们曾将6-14岁的儿童分组进行时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

6-7岁的儿童对短时间的估计不够准确,多变且不稳定;

8-14岁的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比较准确,时间观念已渐趋稳定。

6岁以上儿童如此,那么学龄前儿童更是无法正确估计出时间的长短。

怎么办?


<strong>1

<strong>首先教会孩子学会认时间

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不宜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过多的道理,这时候的孩子有不少还分不清年、月、日和具体的时间,应该教孩子先学会最基本的认时间,如看日历、看时钟。

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对于家里的挂历、日历,可以让孩子认识并教孩子主动去撕下昨天的那一页。

看时钟可能难度大一些。如果是较小的孩子,可以先认识长短指针的含义,大一些的孩子会认整点或半点的时间,接下来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准确的几点几分。

<strong>2

<strong>让孩子自己制订一天的计划表

可以教孩子学会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

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由于是自己制订、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执行。

孩子自己制订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strong>3

<strong>参照时间表规律生活

有了“时间”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也比以前更“听话”了,做事也不会那么磨蹭了。

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以前孩子做事也许总是爱拖拉磨蹭,引入“时间”后,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长就可以指指墙上的时钟,或者问他现在几点几分了,孩子就会明确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

同时也需要家长身体力行,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

<strong>4

<strong>遵守约定适当奖励

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先约法三章,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

延长的假期,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期

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约定。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有了奖励的刺激,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


其实,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以后再开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就有意识地着手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容易受状态影响,还需要家长们多督促、多鼓励,相信一定会有进步。

- END -

太优STEAM能力课,专注3-8岁儿童,开发孩子大脑潜能、激活兴趣、培养多元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