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和儿童关于新冠肺炎的九大真相

2月5日武汉儿童医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小确诊的宝宝出生仅30小时。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专家考虑可能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应该引起重视。

出生30小时!新生儿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确诊

这名早期新生儿出生于2020年2月2日,母亲是确诊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为避开羊水等因素的影响,在出生30小时后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感染),该新生儿从武汉一家三甲医院转至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

目前,该新生儿收治在新冠病毒感染确诊及疑似病例新生儿专用病区,生命体征稳定,尚无发热、咳嗽,但有呼吸急促症状,胸片有肺部感染表现,肝功能稍有异常,对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并对新生宝宝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婴幼儿和儿童关于新冠肺炎的九大真相

出生17天新生儿从“密切接触”到确诊

近日,武汉儿童医院还确诊了一个出生17天大的新生儿新冠病毒肺炎。宝宝1月13日出生,很健康。1月22日,月嫂上门服务,之后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产妇于1月26日诊断为新冠疑似病例,后经新冠核酸检测确诊。宝宝于1月29日出现吐奶、咳嗽、发热等症状,31日被送至武汉儿童医院就诊。该院采集宝宝肛拭子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胸片显示有新生儿肺炎症状,确诊为新生儿新冠病毒肺炎感染。

到底是月嫂同时传给母婴,还是先传妈妈,后传宝宝,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是,这个宝宝是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说明新生儿也会被感染。

婴幼儿和儿童关于新冠肺炎的九大真相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婴幼儿和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九大真相:

1、婴幼儿和儿童和其他年龄的人群一样,都属于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但目前婴幼儿和儿童感染者症状都比较轻,没有重症病例。

2、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也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3、如果母亲未感染,母乳喂养是安全的,哺乳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仔细洗手、清洁并保持乳头卫生;如果母亲是疑似或者是确诊病例,最好就与婴儿隔离,不要母乳喂养了。

4、1岁以内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N95口罩透气性差,不能给儿童使用,所以儿童要用一次性口罩,家长需要随时关注孩子呼吸畅通情况,有没有憋气等不适。

5、婴幼儿和儿童洗手与大人一样,肥皂或者洗手液20秒+流动清水冲洗20秒,不方便洗手时也要勤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

6、婴幼儿和儿童出现低热(37.5℃以内)、咳嗽等症状,但确定没有外出、接触可疑人员,可以先在家观察、监测体温。如果体温持续不下降反而逐渐升高、咳嗽等症状加重、出现精神不振、憋气等情况,需要戴好口罩,穿暖衣物,至就近的儿科门诊就诊。

7、少出门就是对婴幼儿和儿童的最好防护!带孩子出门,一定戴好口罩,路程近最好步行,路程远最好自驾车或者打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婴幼儿和儿童的绝大多数疫苗,晚一段时间接种是没有问题的,只有极少数严格月龄、年龄限制的疫苗,需要做好防护去及时接种,这个打电话咨询接种疫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对于猫抓狗咬或者外伤导致的破伤风风险的疫苗,需要立即、及时、就近接种,不要拖延。

9、婴幼儿和儿童的房间也应该每日通风,建议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0分钟,通风时孩子要转移到其他温暖的房间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