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海南2例重症患者转至普通病房,来看他们的好转过程

“刚刚过去的24小时,必将铭刻记忆!”2月4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负压隔离病房的田佳医生在朋友圈里写道,化解了危机、目睹了医学奇迹,打赢了两场保卫战役的胜利!灯火通明,无眠无休,彻夜抢救,闻风而动,战队成员,无论上班下班夜班休班,快速反应,紧急驰援,就是这么给力!

2月10日,记者了解到,经过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医学中心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和抢救,两名重症确诊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转至普通隔离病房继续治疗。

单膝跪地成功抢救患者

由于负压隔离病房的病床低且不能升降,田佳不得不单膝跪地近距离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将患者高阿姨抢救过来后,田佳激动地写下了这段“泣血感言”。

曙光!海南2例重症患者转至普通病房,来看他们的好转过程

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医学中心医护人员给患者做气管插管

64岁的高阿姨非常幸运,她是海南首例从负压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患者,为整个海南重症患者的救治照亮了希望的曙光。

以院领导为首的医疗专家组“一日两会诊”,时刻关注调整高阿姨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病情发展趋势,并且根据趋势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整个过程倾注了治疗团队的心血。重症医学科谢晓红主任专注于患者危重症状态的监护和诊治、呼吸内科陈永倖主任加强呼吸功能的维护和指导,感染科林锋主任、陈所贤主任提出关于感染治疗的专科建议,放射科陈峰主任根据肺部CT变化提出影像学意见,同时中西医结合,将每一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反复斟酌,在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诊治方案。

曙光!海南2例重症患者转至普通病房,来看他们的好转过程

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医学中心医护配合做抢救

回想起高阿姨的诊治过程,田佳用“一波三折”来概括,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新冠肺炎有一个典型的病理表现就是肺泡水肿,同时患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也会加重肺泡的水肿。”田佳说,一开始高阿姨的肺部情况非常糟糕,存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况。在综合评估后,对高阿姨施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末正压PEEP、血液滤过超滤支持,减轻心脏负荷,肺部的水肿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病毒感染之后,由于肺泡的水肿通常会继发细菌以及霉菌感染,针对高阿姨感染的情况,医疗专家组调整了抗感染方案。通过抗感染治疗、心脏功能支持、肾脏功能替代、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等长达十余天多措并举的治疗,高阿姨症状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肺部影像情况明显改善,2月9日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脱机拔管后的高阿姨紧紧抓住医护人员的手多次表达感谢,紧握的双手让医护团队更坚定了信心。“高阿姨的救治思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本,是重症新冠肺炎整体治疗思想体系的一个具体的、成功的案例。其他的患者也都以此案例作为指导思想,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和治疗规划。其他患者也都逐渐好转。”高阿姨的成功救治让整个医护团队感到尤为欣慰。

医护人员亲手喂水果

与高阿姨一样幸运的还有28岁的彭先生,经过积极治疗和抢救,2月9日也转到了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我想吃水果……”2月8日,彭先生停镇静镇痛药苏醒后想吃水果,周忠义医生立马削水果交给负压病房护士,一口一口地喂到他嘴里。负压隔离病房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轮流照看彭先生,尽可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让他感到医护团队的专业和温暖。负压隔离病房的屈恒星医生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情变化保持高度警惕,随时上报专家组及时对症处理,所以基本上24小时轮流照看。

曙光!海南2例重症患者转至普通病房,来看他们的好转过程

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医学中心医护人员喂水果

“呼吸道的传播主要是鼻腔或者是口腔的一种呼吸,所以采样是一个最大风险的操作。”庄雪玉护长说,每一份标本采集都要面临一次风险。每天除了患者气道的管理,帮助患者翻身、吸痰、危重病人的排泄,护士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跟患者唠嗑。

“您今天感觉如何?今天天气很好……”“有我们在,你的病很快会好起来……”

为了减轻彭先生的心理压力,舒缓他的情绪,隔离病房的护士们化身成“知心姐姐”,一边不厌其烦地和他“聊着”,一边做着治疗和护理。

“海南省人民医院两例患者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这是海南省里程碑式的胜利,也是我们海南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医疗专家组的谢晓红表示,整个医疗团队更坚定了打赢胜仗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期待春暖花开的那天。


记者 王洪旭 通讯员 汤颖 冯琼 文/图

值班主任:林晨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