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各地由於地域與風俗文化不同,美食也不盡相同,對於恩施來說,洋芋飯、包穀飯,許多小夥伴都耳熟能詳,土家社飯更是恩施人民的一道私藏菜,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土家社飯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跟土家族的節日有關,通常每年立春後開始舉行社節,時長半個多月,而今天推薦的土家社飯就是過社節時當地人的主食。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製作土家社飯都是傳統工藝,使用的食材也都是取自山林中,製作者有的會去市場中採購蒿草,有些想體驗生活的,會選擇上山摘一些新鮮的野生香蒿,帶回來後,洗淨切碎,將這些香蒿裝進布袋,來回揉搓,有點兒像北方人包餃子擠餡的感覺,這樣做的好處是去掉香蒿的苦味。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這邊備著食材,將臘肉、豆乾切成丁,加入蔥、酸、糯米和一些作料後,與香蒿混合在一起放到木甄裡,使用木材在大鍋中蒸煮,這裡要切記火一定要旺,而且期間不要掀開,最好能一次性蒸熟。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這樣做出來的土家社飯油而不膩,米飯微軟不硬,入口香甜,令人回味無窮。

恩施傳統工藝美食土家社飯,不僅入口香甜,竟還有這層寓意?

不僅味道美味,在當地過社節做土家社飯還有一層很好的寓意,那就是用於祭祀,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