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我在!”

“战‘疫’一线,我在!”

图为张桂珍结束一天的工作,一道道压痕留在脸上。


“战‘疫’一线,我在!”

图为张璐彦(左)和她的“战友”


“战‘疫’一线,我在!”

图为赵杰在防护服后亲手写下:“这个世界会好的”。

驰援湖北,共战瘟神!

随着2月9日,晋中市18名医务人员跟随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晋中市先后两批、累计向湖北一线输送医务精英24人。

在湖北,他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勇士一起,投身这场任务艰巨的战“疫”中。

在这场没人能够置身事外的战“疫”中,他们主动请缨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和疫魔斗争、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

“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身着防护服的背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大。

不愿被关注的“战士”

“情感上,亲朋好友总是不舍他们熟知的人赴险,但使命使然。”

1月27日(正月初三)凌晨4点,跟随山西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支援地不久,张璐彦在朋友圈转发老父亲的送别词时这样说。

同所有被紧急召回的同伴一样,身为榆次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的张璐彦,来不及思考更多。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她唯一想到的,也许只是身为医者的职责和使命。

1月23日(腊月廿九)晚,张璐彦回到老家昔阳县,准备陪父亲过年。25日(正月初一)下午接到通知,当天深夜辞别父亲。26日凌晨1点赶回榆次,当天中午前往太原,随山西支援湖北医疗队飞往湖北。27日凌晨奔赴潜江市,在接受简短培训后,她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急匆匆被召回,急匆匆赶赴一线,又急匆匆投身“战场”。

两个昼夜的不眠不休,加上任务艰巨,张璐彦的心一直紧绷着。她戏称,就像“深夜突然被叫起来抢救病人”,而这一次,是被“叫过去支援湖北”。

在机场,看着湖北人民翘首以待、鼓掌相迎;在病房,面对患者“和我保持距离”的善意提醒;在身边,与同甘共苦的亲密“战友”们,一起逗趣儿嬉笑放松,一起上战场抗击疫情……随着时日的推进,张璐彦很快适应了紧张繁忙的工作。

张璐彦所在医院的消毒措施非常严格,她每天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里工作6个小时。防护服密不透气,身体被捂出了热汗,大量水汽凝结在护目镜上,镜片上常常模糊一片。

刚开始,张璐彦只能等护目镜上的水汽凝聚成水珠,在镜面流出一条缝隙后,透过那窄窄的缝隙视物,艰难地穿梭在病区、行进在病床间。后来有了经验,每当镜片上布满水汽,她会使劲上下甩头,尽可能地把镜片上的水珠甩下来,然后抓紧水汽“占领”镜片前的短暂时间,查看病情、诊治病人。

这是记者通过张璐彦的同事,了解到她驰援湖北后的点滴。

她在朋友圈里说:“默默无闻惯了,不愿被关注、被采访。也不习惯大家称呼‘英雄’‘勇士’,感觉离自己很远、很不相称,更喜欢‘战士’。” 这是她为自己不接受采访做的注解。

“件件事情暖我心,我用双

手暖病人”

“妈妈,我不准你去!你快回来!”电话里儿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声,至今仍时时噬咬着张桂珍的心。

可她仍义无反顾。因为千里之外的湖北,有更多需要她“帮助和照顾的人”。

从1月27日投身疫情一线到现在,已过去了半个月时间。对张桂珍来说,护理病人等各项工作已了然于胸,只是对当地湿冷气候仍然很不习惯。刚到天门市时,因为住处新增一批从疫情一线退下来的医务人员,室内空调不能开(避免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山西的几名队友因此受了风寒。

就在备受刺骨寒风的摧残之际,他们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温暖。山西省红十字会送去了棉大衣,当地政府和果农送去了果盒。分赴仙桃和潜江的山西医疗队队友们,也连夜开车给他们送去药物和食物。加上手机里领导同事、亲朋好友不断地嘘寒问暖、加油鼓劲,让张桂珍和她的“战友”们心里暖暖的!

她说:“件件事情暖我心,我用双手暖病人。”只有给新冠肺炎患者以更多的关心、鼓励、安慰,用自己的双手减轻更多患者的痛苦、挽救更多的生命,才能不辜负大家在这个寒冬给予她的温暖。

张桂珍负责的病人中,有一个不是天门本地人,没有亲人为他送日常所需。入院后,他反复发烧,原本食欲就差,加上药物不良反应,一直恶心反胃。2月5日,张桂珍在和他聊天时,他无意中说了句“想吃苹果”。第二天,张桂珍就把几个苹果带到了他的病床前,病人感激万分以钱酬谢,张桂珍告诉他:“你快些好起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他们感到特别大的温暖。”张桂珍说,这些心怀感恩的病人,给予她更多的力量,激励她为他们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病人有恐慌心理,一遍遍地安抚、疏导;病人食欲不振,联系医院调配流食和半流食;病人听不懂普通话,提前制作对话卡片方便沟通……

工作之余,身为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操作培训师的张桂珍,不忘把新学到的防护知识及时向同事们传授:

“这是穿防护服的细节,前面发的视频课程上没有。

“今天上午对防护用具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一些细节点,分享出来,帮助大家有效防护。

“口罩佩戴时要拉紧后方卡扣,脱口罩时一定注意避免挂落眼镜。

“防护服的腕部有拉环,可以套在大拇指上,防止袖口上滑。”

……

“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榆次区人民医院护理部的微信群里,张桂珍一再叮嘱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同事。

“这个世界会好的”

“我是男的,我还年轻,我的身体和家庭情况都比其他老师更合适,家里人也非常支持我到一线战斗……”在请愿支援湖北的电话中,赵杰这样竭力争取。

生于1996年的赵杰,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之前,他原本计划陪奶奶好好过个春节。年前爷爷去世,他怕奶奶一人在家睹物思人,特地把老人家从老家晋城高平接到榆次。可是没想到大年初一就接到出征湖北的通知。

“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放心吧!”去湖北那天,奶奶坚持把赵杰送到小区门口。挥别老人,赵杰扭过脸,泪水夺眶而出。之后,他没敢再回头。直到走上小区门外的天桥,他才回望,因为车多树多,视线里已经找不到那个孤单的身影。“路滑、又在六楼”,赵杰一边牵挂着奶奶,一边强制自己转换心情,去医院报到。

在支援湖北的日子里,赵杰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说:“从刚开始的畏惧、懵懂到现在的熟练、规范,每天都在进步,都在向胜利靠近。”他把自己的进步,归结于“战友的努力和付出”。

2月5日,是赵杰加入湖北战“疫”一线的第十天,和他搭班的当地护士第二次去病房。看着她熟练地穿脱防护服,在病房里发药、测体温,赵杰默默观察,悄悄学习。休息时,赵杰跟她聊天才得知:前一天下班后,她一直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熟悉护理病人的流程,直到凌晨三点才睡觉。再一问,她才23岁。

“原以为我就是队伍里最小的,没想到她更小,还是个女生!”看着她的背影,赵杰的鼻子有点发酸。

在湖北,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年轻鲜活的生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毅然冲向一线,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守护更多的生命。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在赵杰眼里,和他并肩作战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是“很能干的老师”。防护用品不足,就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呵护患者身体、心理的同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求,鼓起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面临环境、气候、语言上的诸多困难,加上压力巨大,有时难免情绪低落,但一面对患者就满血复活……

在抵达湖北的半个多月时间里,赵杰记得每一个让他感动的瞬间。比如酒店经理24小时电话待机,在赵杰出门忘记拿房卡的深夜,十几分钟就气喘吁吁从家赶到酒店;大巴司机每天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还要不定时去潜江或仙桃拉送物资,有时半夜去、连夜回……

赵杰说,这些默默奉献的人和医务人员一样,是这场战“疫”中功不可没的战士!正是他们,给了赵杰战胜疫魔的勇气。

众志成城,战“疫”必胜!就像赵杰在自己防护服背后写的那样,他和她们都相信:“这个世界,终会好的!”(记者 张莉芬 榆次区人民医院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