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2月11日16時30分,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首批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出院。
收治患者前艙內準備。
艙內做檢查。
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汪淑娟 報道
出艙!
2月11日16時30分,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首批28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出院,其中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支援武漢“方艙醫院”醫療隊所負責的東區出院16人。
首批超過總數一半的16名治癒者是如何康復出艙的?這要從幾天前遠在350公里外的那次出征開始說起。
呼吸內科、感染科、急診醫學科……2月4日,一支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各級青年文明號成員組成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從長沙出發馳援350公里之外的武漢。
張慧琳、朱威宏、肖奎……22個科室的42名隊員在武漢市武昌區洪山體育館的方艙醫院,以秒為單位上演與病毒的賽跑,“青年文明號”吹響了“戰疫先鋒”的嘹亮號角。
1天完成從出征到戰鬥狀態的模式切換
2月4日下午2時30分,作為全國第一支抵達武漢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湘雅二醫院接管位於洪山體育館內的武昌方艙醫院。隊伍迅速行動,儘快熟悉環境、佈局,進行藥品、器械、防護器材以及生活物資轉運等工作。
新建的方艙醫院,所有工作從零開始,亟須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操作流程,救援隊與政府對接、商討工作。
“緊急集合,展開營地!”2月5日凌晨1時許,隊員緊急展開營地,全員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大家鬥志昂揚,連夜開始為收治患者做準備。疫情前線,時間分秒必爭,一刻也不能放鬆。僅僅一天時間內,“戰士”們就完成了出征——抵達——投入戰鬥狀態的模式切換。
在清晨的第一縷朝陽下,“青年文明號”成員們在5個小時裡共搭建11個醫療帳篷組成帳篷群,共計60張床位。按照診療流程,新就診病人統一在帳篷區首診,鑑別分診後已確診的輕症患者將移送至方艙醫院內集中救治。
青年崗位能手張旭負責後勤工作,為前期籌備、物資整理及發放工作忙碌不停,將近3天只休息了4小時。
3天培訓全國400餘名醫護人員
2月6日零時,一批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被陸續轉送武昌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隊員們做好嚴密自我防護後,步伐堅定地走進了方艙醫院。寒風細雨,擋不住他們滾燙的心。
面對全然陌生的環境,求治心切的患者,既要快速合理安排病床,下達醫囑,實施治療和搶救,也要安撫患者情緒,快速甄別患者的病情……
鑑於“方艙醫院”剛剛成立,有近500名新冠肺炎患者陸續入艙,來自全國各地的700多名醫護工作者臨時集結,加強醫護人員的傳染病防護意識和規範防護流程迫在眉睫。
“青年文明號”集體主動請纓,承擔了全體工作人員的防護隔離知識培訓和咽拭子採集工作培訓。隊員們連夜研究方案,3天共13批次對來自河北、遼寧、青海和河北等地共計400餘名醫護人員進行了培訓。
國家級“青年文明號”,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連夜擬定《走進方艙(第一版)》指導手冊來加強患者心理疏導與干預,建立醫患溝通微信群,發動住院輕症患者中的熱心市民,分片區協助醫護人員進行生活及醫療、護理管理,同時也將對各類人員解決心理問題、以及患者救治起到重大的指導意義。
8天日夜奮戰促成首批治癒者出艙
湘雅二醫院老年病科負責人徐軍美臨危受命擔任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 醫療院長,負責本所“方艙醫院”的醫療和護理工作,協調安排四支不同省市醫療隊的統籌協調工作。
在最短的時間內,隊員們協助編寫武昌方艙醫院東區護理工作手冊、制定武昌方艙醫院東區患者信息一覽表、患者轉診交接本和患者護理記錄單,贏得了患者的信任。
艙內,湘雅二醫院急診科範曉、眼科蔣儷第一批奔赴“戰場”,蔣羽中、劉亞緊接其後,每天入艙查房,通過查看艙內診療區結構和患者病情,發現存在許多問題,立即進行梳理總結並制定相關解決方案。
當艙內通訊信息不便時,他們及時溝通,申請了艙內外專用手機;當患者情緒不穩定時,精神科張燕、李衛暉通過遠程視頻開展心理培訓,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精神科劉進和二級心理諮詢師朱莉帶領患者練習呼吸康復操,讓艙內充滿了歡聲笑語,醫患們在艙內一起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艙外,臨時搭建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帳篷”裡寒氣逼人,在這裡站一小會兒就讓人冷得打哆嗦,而隊員們在這裡一干就是8個小時。當滴水未進的朱磊下班後脫下口罩,同事們發現他的鼻樑和脖子都已壓出了血印……
經過全體隊員的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為新冠肺炎患者搶得了治癒的先機。8天后,首批患者順利康復出艙。
閱讀更多 紅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