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諾貝爾懷抱的心理學大神們


投入諾貝爾懷抱的心理學大神們

橙全心理

徐婷婷 鄒義文 來自泡泡心理

導 語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裡並沒有心理學獎,但這怎麼能擋住心理學大神們的進擊!今天,我們一起來膜拜一下幾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們~

1理查德·H·塞勒

新出爐的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是美國科學家理查德·H·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


理查德·H·塞勒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系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對反常行為、經濟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賬戶和股票市場均做出重大貢獻。

對於理查德·H·塞勒獲獎,不少人直呼“他早該得了”。和他合寫論文的丹尼爾·卡內曼2002年就獲得了諾獎;2013年獲獎的羅伯特·希勒也曾受他啟發。有人用Google 學術對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論文進行檢索,塞勒的引用率常年排前三。

他還曾客串參演電影《大空頭》,沒看過這部經典電影的小夥伴們可以找來看看。


心理賬戶和儲蓄理論

人們如何評價不同經濟交易下的公平?人們何時會把兩件事情的效用合併起來看?什麼時候又會把兩件事情分開來計算?在公平問題上,塞勒給出的答案是消費者經常會從價格比較中提取積極的或者消極的交易效用,並與自己的消費偏好相結合從而得到相應的公平標準。事實上,相對於吃虧本身來說,消費者更在意的是這種“傷害”是否會加強另一方的有利地位。在合併或分解兩個事件效用方面,人們更傾向於把小的損失和大的收穫合併起來對待。

心理賬戶概念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們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也會在心裡記賬。消費者在不同來源收入下的儲蓄傾向和消費傾向不同,即一個擁有20萬元股票投資組合的人不太可能會因為這個投資組合增值2萬元而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但如果這兩萬元收入來自於賭博、獎金或者稅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內增加自己的消費。

理論應用:塞勒(R.Thaler,1990a)用心理賬戶來分析行為,採用一種內在的控制機制,如今許多家庭都用這套機制來評估、調節和處理家庭的預算。他指出每個人都會使用心理賬戶,只是有的人不自知而已。通俗地說,為什麼很多家庭主婦不會用交水費的錢來交房租?大家都明白錢是可替換的,但是當我們在心裡設定不同的賬戶時,即默認不同賬戶間是不同的。這就可以引申為企業為了控制支出,訂立不同項目的預算,當企業需要購買一項重要的東西時,因為原先購買該物資的預算賬戶不夠而不得支用。同樣的,賭場中賭徒下賭注時也會用心理賬戶對自己的錢和贏來的錢進行區別對待(Thaler & John son,1990b)。善於使用心理賬戶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價值的,生活可以變得輕鬆、有趣和安穩,這就相當於在我們心裡設立一條無形的界線,讓我們在目前區間內最大效益地安排生活。

此外,塞勒還研究了很多反常現象,不過他自己也承認,其研究目的不是顛覆傳統經濟理論,而是希望學者們對反常事物有一個認知並以此推動傳統經濟理論的不斷完善。塞勒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還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學術研究緊緊圍繞行為經濟學前沿理論,更重要的是因為塞勒循循善誘的行文特色及通俗易懂的魅力語言,感染了經濟學界的學者們去探究人類至今未知的知識領域。

2赫伯特·西蒙(又名司馬賀)

赫伯特·西蒙

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美國認知心理學家、管理學家、計算機學家、組織決策管理大師,197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為一個猶太人,西蒙對中國非常友好,曾任中美文化交流大使一職。上世紀80年代曾到中國義務講授和傳播認知心理學,在那個認知心理學大熱的時代,他對中國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及與國際的接軌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正是如此,中國的心理學家送給他一個很中國化的名字——司馬賀。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決策為管理的首要職能這一論點,即“管理就是決策”的思想,在這個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隨後又建立了系統的決策理論,並提出了人“有限理性”行為的命題和“令人滿意的決策”的準則。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西蒙認為,有關決策的合理性理論必須考慮人的基本生理限制(記憶容量有限)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認知限制(選擇性注意和知識信息獲得限制)、動機限制(目標認同和價值偏見)及其相互影響的限制。從而所探討的應當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應當是過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質合理性;所考慮的人類選擇機制應當是有限理性的適應機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優機制。因此,“管理人”之所以接受足夠好的“解”,並不是因為Ta寧劣勿優,而是因為他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根本不可能獲得最優解。

滿意(satisficing rule)而非最優原則

基於此,西蒙提出用“(第一)滿意決策”代替“最優型決策”。在這裡,如果把決策比作大海撈針,最優型決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針中間撈出最尖最好的那枚針,而滿意型決策則只要求在有限的幾枚針中撈出尖得足以縫衣服的那枚針即可,即使還有更好的針,對決策者來說已經無意義。


3莫里斯•菲力•夏爾•阿萊

莫里斯•菲力•夏爾•阿萊(Maurice Félix Charles Allais,1911.5.31-2010.10.9),生於法國巴黎,法國經濟學家,他在巿場理論與資源的效率分配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在行為決策領域提出了註明的阿萊悖論。198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阿萊悖論(Allais Paradox)

為什麼人們會不辭辛苦,跑到一家僻遠的小雜鋪店裡,在一件價碼很小的貨物上為省幾塊錢而錙銖必爭,但對距離同樣遠的一家超市提供的金額相同的幾元錢的打折卻無動於衷?為什麼人們在買保險時,會買價格較貴的小額保險,而不太願買價格較便宜的大額保單?為什麼在股市上,投資者會對短線的利好消息反應過度,從而導致股價的過度敏感?

這一系列現象都涉及人們的基本行為,尤其是面臨風險時人們決策的基本行為。傳統的經濟學基於馮·諾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的理論,認為人們在面臨風險時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這常被用來解釋人們在股市上對不同股票或不同投資機會的選擇。

但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阿萊就通過一系列可控實驗,提出了著名的“阿萊悖論”,對期望效用理論構成了挑戰。

比如,對100人測試所設計的賭局:


賭局A: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

賭局B: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選擇A而不是B。

賭局C: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賭局D: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選擇D而非C。

按照期望效用理論,風險厭惡者應該選擇A和C;而風險喜好者應該選擇B和D。然而實驗中的大多數人選擇A和D,即出現阿萊悖論。阿萊設計出這個悖論,來證明預期效用理論,以及預期效用理論根據的理性選擇公理,本身存在邏輯不一致的問題。出現阿萊悖論的原因是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決策時,對結果確定的現象過度重視。

4丹尼爾•卡尼曼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3.5—)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家弗農•史密斯(Vernon L.Smith)共享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情形下人類決策的研究,他證明了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系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在與其學生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1996年英年過世)的合作中,他系統地陳述了“預期理論”。

預期理論/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卡尼曼早就發現了人們決策不確定性,即人類的決定常常與根據標準的經濟理論作出的預測大相徑庭。1979年,他與已故的特沃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預期理論”。卡尼曼認為,人的決策包括框定 (framing)和價值判斷(valuation)兩個階段。預期理論主要由價值函數(損失規避、敏感性遞減、參照依賴、相對值優先)和非線性權重函數(高估小概率、低估中高概率)組成。


例如,卡尼曼和特維斯基於1981年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亞洲疾病問題):

① 600人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兩種藥物可供選擇:

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有1/3的概率能治癒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也救不活。

實驗結果:72%的受訪者選擇A.

② 600人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兩種藥物可供選擇:

A:肯定致400人於死地。

B:有1/3的概率能治癒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也救不活。

實驗結果:22%的人選擇A.

實際上這兩個問題的A選項完全相同,只是表達的方式有所差異而已。作者利用這個以及其他類似的問題得到下述結論:人們對於收益和損失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於相同大小的所得和所失,我們對所失看得更重,即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盈收時保守,虧失時冒險。而因為情境描述的改變而改變人的選擇偏好的現象,即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

與規範性(normative)的“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 1947)”等相比,描述性(descriptive)的“預期理論”能夠更好地解釋“阿萊悖論”(Allais Paradox),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現狀偏差(status quo bias),等很多所謂的“非理性”現象,即異像(anomaly)。並且用參照依賴等假說解釋了人們損失厭惡的心理,解決了過去期望效用理論不能解釋人們明顯的風險偏好行為,極大地完善了在不確定情形下的人類決策行為理論。

5羅傑·斯佩裡

羅傑·斯佩裡(Roger W. Sperry),美國神經心理學家,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左右腦分工理論

正常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溝通,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在正常的情況下,大腦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工作的。來自外界的信息,經胼胝體傳遞,左、右兩個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間進行交流(每秒10億位元),人的每種活動都是兩半球信息交換和綜合的結果。大腦兩半球在機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並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並控制左邊的身體。

為治療癲癇,斯佩裡將患者的連接大腦兩半球的主要神經纖維“胼胝體”切斷,使一側大腦半球的病灶所產生的神經電暴不能擴散到另一半球去,經過這樣手術的人稱之為裂腦人。

從1961年開始,斯佩裡等人對“裂腦人”長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例如,在一個實驗中讓一個“裂腦人”坐在擋住他雙手的屏幕前,視線凝視屏幕中心的一點,然後在屏幕上用0.1秒的時間閃現“帽帶”這個詞(“帽”呈現在左半屏幕,“帶”呈現在右半屏幕),由於呈現時間短得“裂腦人”的眼睛來不及移動,“帽”就傳遞到了右半球,“帶”就傳遞到了左半球。當要求“裂腦人”說出他看到了什麼時,他只回答說看到了“帶”字。進一步要求“裂腦人”說出“帶”的種類,他只好猜測是“膠帶”、“音樂磁帶”、“捆人的帶子”等等。這表明語言中樞在左半球。如果在左半屏幕閃現一個物體的名稱,從而使這個詞傳遞到右半球,“裂腦人”雖然不能說出物體的名稱,但能用左手從一堆他看不見的物體中選出這個物體。表明雖然右半球有一些語言的功能,但語言中樞位於左半球。

斯佩裡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右腦像萬能博士,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

斯佩裡的右腦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裡為全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愛戴,被譽為“右腦先生”、“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斯佩裡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對人類大腦科學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6梅·布里特·莫澤&愛德華·莫澤

梅·布里特·莫澤(May-Britt Moser)、愛德華·莫澤(Edvard Moser),他倆是夫婦,兩人均為挪威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2014年莫澤夫婦與約翰·奧基夫因“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共同獲得諾貝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大腦GPS

Q1. 大腦的空間定位系統,包括位置細胞(Place Cell)和網格細胞(Grid Cell),這些細胞是如何工作的?

A1. 大腦的空間定位系統並不僅僅只有這兩種細胞,實際上它是由一類在功能上相關且互補的、特殊的空間細胞組成,包括位置細胞、網格細胞、頭方向細胞和邊界細胞。1971年奧基夫發現的位置細胞就像是大腦的空間認知地圖,1984年發現的頭方向細胞類似大腦的指南針。而莫澤夫婦2005年發現的網格細胞相當於大腦的座標系統,2006年還發現了負責方向、位置、速度的細胞組合體。2008年有研究表明,邊界細胞可以幫人類產生空間和邊界的意識,由位置細胞組成的海馬圖譜和由網格細胞組成的內嗅皮層圖譜對空間位置的記憶、存儲和提取起到了關鍵作用,共同組成了我們大腦的內置GPS。

Q2. 很多老人出現健忘甚至迷路的狀況,是否與大腦中的空間定位系統有關係?

A2.老年痴呆症與腦內空間記憶環路的關係非常密切。已有大量臨床數據顯示,老年痴呆症中最容易受損害和最早死亡的區域就是發生在網格細胞的發源地—大腦內嗅皮層。本次諾貝爾獎委員會在介紹這次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原因時提到,空間定位系統分子機制的揭示將會對開發治療老年痴呆症的藥物具有前驅性的幫助。我們將來的工作也將會用到網絡基因治療手段,來試圖修復、延緩或阻止那些即將要死去的網格細胞。

7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是第一位在生理學領域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時意外發現的。用開刀手術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連接一導管,引出唾液,並用精密儀器記錄唾液分泌的滴數。實驗時給狗食物,並隨時觀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實驗過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發現,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現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來的人員或其腳步聲等),也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將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所謂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種條件下,非屬食物的中性刺激也與食物刺激同樣引起腦神經反射的現象。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對以後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是由他的條件反射研究所演變成的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理論。他的研究公佈以後不久,一些心理學家,如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華生,開始主張一切行為都以經典性條件反射為基礎。雖然在美國這一極端的看法後來並不普遍,但在俄國以經典性條件反射為基礎的理論在心理學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曾佔統治地位。無論如何,人們一致認為,相當一部分的行為,用經典性條件反射的觀點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