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在冬季

每當換季低溫時,流感都會準時出現,歷史上幾次流感大爆發也都集中在冬季前後。此外,從2003年的SARA到今年的新冠,病毒為何總是在冬季爆發?

有人說是溫度的原因,病毒在高溫下存活不了多久。這個解釋聽起來有道理,仔細推敲卻站不住腳。研究顯示,想要殺死病毒,至少需要在56℃以上的溫度下待夠半個鐘頭。雖然近年來全球升溫,可也沒升到這種程度呀。



病毒,肆虐在冬季

2019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發表了一項來自耶魯大學的題為:Low ambient humidity impairs barrier function and innate resistance against influenza 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低空氣溼度會損害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屏障功能和先天性抵抗力,因此空氣溼度低的冬天流感更容易傳播。


病毒,肆虐在冬季

研究發現了低溼度以三種方式阻礙了動物對流毒的免疫反應:

1、低溼度可以防止纖毛(氣道細胞中的毛髮狀結構)去除病毒顆粒和粘液。

2、低溼度還降低了氣道細胞修復由肺部病毒引起的損傷的能力。

3、病毒感染後,細胞會釋放的信號蛋白,以警告鄰近細胞。但低溼度環境中,這種先天免疫防禦系統失效了。

雖然溼度不是流感爆發的唯一因素,但在空氣乾燥的冬季應該考慮這個因素。在家庭、學校、工作環境甚至醫院環境中使用加溼器增加空氣中的水蒸氣是減少流感症狀和加速恢復的有效策略。

病毒,肆虐在冬季

科學家們強調,疫苗和良好的個人衛生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使用水蒸氣殺死病菌只是額外開闢的一條戰線。但當你要對付像流感病毒那樣善變而無處不在的敵人時,就需要動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