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国外车企为何还要在我国增建充电桩呢?

yufengguanyun



2019年6月25日过渡期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下滑50%左右,下滑原因由于补贴退坡程度远远大于企业接受程度,短时间内车企基本达不到收支利润,在变幻莫测的行业环境下,同时遭遇补贴退坡与国内外企业双重冲击的企业,在接下来的日子将更加难上加难。

国外桩企为何还加入中国市场,因为当补贴完全退坡后市场才真正的回归市场,在不受外力推动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拼的是质量与信誉,只有诚信经商方能始终。


中文微评论


正式因为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信心,各大外国车企加大了新能源车型的投放,而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就像加油站对于燃油车一样不可或缺。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逐渐增多,未来充电桩市场也是商机无限,国外车企也好,国内资本也好,都纷纷布局这块市场,所以国外车企增建充电桩也就不足为奇了。


车市知晓


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没有充电桩,用户不会买你的电动车。

要在中国市场上把自己的电动车顺利卖出去,必须解决用户续航里程焦虑的痛点,因此,完善自己的充电桩布局就是解决用户痛点的不二法门。这是企业战略布局中的一环,跟国家补贴没有关系,要做电动车生意,必须走出这一步。并且,充电桩属于战略资源,先发优势非常明显,谁先圈地站桩谁占便宜,后来的找不到优越的地理位置,就会吃亏。


侯波


国外车企为何要在我国增建充电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政策放开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国外车企。

“补贴”一直以来被国外市场所“诟病”,因为他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而是在用国家资本铺垫市场、培育产业。站在我们国人角度来看,当然是个好政策,但是对于外资企业来讲,针对国内企业单方面的“补贴”就意味着不公平,不利于公平竞争。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任何产品在中国乘以13亿人口,都会是世界第一市场。国外车企紧盯着这块肥肉很久了,2020年即将来到,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补贴将要退出“舞台”。此时中外车企皆在蓄势,以期在未来更加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舞台上一决高下。而作为新能源关键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建设无疑不能“拖后腿”,于是,各大企业在该领域也加速布局。近日,宝马、大众和戴姆勒等7家德系巨头联合成立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也与中国本土充电运营商签约,计划新增3.5万根充电桩,推动电动车使用环境完善。

二、资本是逐利的,充电桩终于可以赚钱了,所以国外车企更会趋之若鹜。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充电桩生意也日益火爆。2018年,第三方充电桩企业首次发布盈利报告。此外,在近十年大力发展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相对数量方面也已经达标。

同时,由于受停车位不足、物业合作难度大等问题影响,公共充电桩需求日益增大,充电难问题依然困扰着消费者。借助需求扩大、生意开始赚钱的关键节点,国外车企在华开建充电桩,无疑占尽天时,未来发展值得看好。

充电桩建设最好的情况是,消费者用起来方便、快捷、低成本,而供应商也能赚钱。当前的充电桩布局,虽然供给增大,需求旺盛,但公共充电桩企几乎都无法实现盈利,而车主充电场景也仍然不便。未来随着使用端扶持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方向,充电桩行业将迎来自身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

三、国外车企提前占领风口、布局产业,以保住全球地位。

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向上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会越发的健全。在新能源汽车即将面临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当下,企业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布局无疑是想占领“风口”,以期在市场“爆发”时能够处于优势地位,这无疑也是此时国外车企纷纷在华建充电桩的原因。


长江智造局


新能源的补贴退步并不代表国家不大力支持新能源,只不过是因为国家为了整体考虑,像外企大力推广充电桩是为了以后的一个战略布局好让以后的销售及售后使用网络更加完善


蒙蒙车世界


这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要打消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担忧,一定密度的充电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智能网联观察者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基本保障,没有保障,再牛的电动汽车都跑不了多远。


麻辣流星


外国车企在中国建充电桩,是为了抢占利润点。就像那些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一样。


诸福临门


说明新能源汽车更加成熟,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