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一旦成功会不会导致清政府垮台?

普慈贤


从现有的历史中去推断,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清政府也会垮台。

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光绪帝肯定会拜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为顾命大臣。那就从现有的历史来假设一下,维新派在掌权后,根据他们之前的主张,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假设一,变法成,慈禧亡,朝局乱。

戊戌变法要成功,慈禧就必须死。慈禧不死,光绪帝是不可能在北京完成变法的。那慈禧一死,朝局会变成怎么样呢?光绪帝的性格是不能假设,优柔寡断,没有大帝之才。慈禧一死,北京的朝局必定会大乱。这些并不是康党手下几个军机章京能控制得。大树倒了,不代表猢狲能散。而光绪帝又没有强硬的手段,顽固派必定会打着慈禧的名号继续作乱。

顽固派的文官或许还不会怎么样,最多抵制光绪帝的诏书,大造言论。可是顽固派中的权臣军将会怎么样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况且康有为在变法途中已经公然在朝堂中放言,要光绪帝杀几个一品大员来推动变法(矛头直指顽固派),可谓是人人自危。

首先慈禧的心腹荣禄,肯定会逃回老巢西安拥兵自重,先观察形势。可是形势会是怎么样呢?康党举办强学会时,连李鸿章都拒之门外,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眼里又怎么会容得下这些昔日慈禧的鹰犬呢。北方必定会被顽固派和维新派闹得血雨腥风。原本就积贫积弱,如此一闹,有无强硬之人主持大局,王朝的命数我想也不会太久。

假设二,变法成,新法出,群民起。

变法成功了,各项措施必定也会在各地实施。建议会,立宪法,促教育,裁官吏。这些举措看似无一项部富国强兵,可是仔细一看,会发现很多措施不合时宜。不留余地的废科举,就不知道触动到了多少人的利益。数百万的士人没了上升的通道。国家的中等阶层、士绅阶层一下子就慌了神,前途没了。康有为等人一句为了国家大家理解理解,没有任何的补偿或者缓冲措施,这无疑是一种变相放血。

撤销旗人福利,让其自谋生计,先是得罪士人接着得罪旗人。旗人入关以来就被国家供养着,游手好闲几百年,突然一纸诏令就把所有的特权给废了。旗人怎么可能会同意。废除之后只让旗人自谋生计,又没有财政兜底补贴,换谁也要闹事。要知道在清末新政的时候,手腕强硬的慈禧都没敢让旗人自谋生计。(当时财政算出,让旗人自谋生计,朝廷最少要拿出1亿两出来补贴才行,慈禧看花费巨大,只好作罢。)

改革势必会触动一些阶层的利益。可是像维新派这样的,一上来就拿两拨国家中坚力量开刀,还如此激进,对于光绪帝和维新派人这样的政治小白来说,是很难成功的。就算成功了,国家也不会向前,反而国家会陷入维护新法和反对新法人士之间的无限斗争中去。

假设三,变法成,中日和,清朝亡。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作为白日梦想家,还大胆的向光绪帝提出过两个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西藏卖给英国,把新疆卖给沙俄。以换取变法中需要的资金,以及列列强的支持。这个建议还得到了谭嗣同在内的维新派人士认可。所以,变法成功了,西藏和新疆可能就没了。列强不是慈善的老奶奶,西南边陲西北边陲都没了,人家不进一步的侵略你才怪呢。

康有为还极为欣赏日本的明治维新,认为日本必有可学之处。所以他建议光绪帝请已经下野的伊藤博文来中国做首相,到了一定时候,还可以中日合邦,变成一个国家。伊藤博文在几年前的甲午战争中,亲自指挥军队打败了我们,就算康有为怎么礼贤下士,真的把人请来做首相了。可是人家一个堂堂日本心,怎么可能就因为你的聘请,而真心实意的为中国富强而工作呢?到时候肯定也是处处掣肘,用手中职务之便,为自己的母国谋取利益。中日合邦,就更为笑谈了。如此投怀送抱,日本 岂不是求之不得,和羊入虎口没什么区别。

假设四,变法成,《大同书》,清国乱。

康有为是中国少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1884年,康有为就开始创作《大同书》。变法成功后,书中的许多举措,想必也会成为康有为的执政纲领。首先是他的人中改造计划,选派大量男子去欧洲,和白人女子结婚,来改良种。不知道这些男子去到欧洲,是去结婚还是给列强做劳工。接着是废除私有制,颇像太平天国的“圣库”,太平天国的“圣库”已经臭名昭著了。康有为的废除私有制搞起来,想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然后是废除国家区域,全世界设置一个总统府,这样的不伦不类不知道会不会被列强一顿打。可以想知,变法成功了,康有为的这些空想理念必定会实施。

还是19世纪的清朝,怎么可能经得起这些折腾,人民又怎么可能接受得了。只会国家越来越糟,人民越来越苦。退一万步讲,这些措施成功了,那会怎么样?会被列强群而殴之,像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一样。所以变法成功后,按康有为的路子来,清政府不是自取灭亡就是自找灭亡。


鱼羊史话


首先,个人认为戊戌变法一旦成功,清政府不会垮台,反而可能会出现“短暂中兴”,而后面历史的走向也会有极大的不确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下。

一.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要了解戊戌变法,就要从它的源头看起。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发生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源头,也是清朝末年维新改良派涌现的标志。

“公车上书”,即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6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庭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进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走向的关注和觉醒。



当时的中国,是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外,东西方列强连年掠夺征战,在内,国库空虚,叛乱不断,而清庭对国家局势的掌控已经捉襟见肘。

知识分子的觉醒,意味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将要来一场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文教改革:废八股,兴西学;

经济改革:鼓励民办,重以工商立国;

军事改革:实行西洋军事训练与装备;

政治改革:开放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设立直属皇帝的“内阁”等等。



可见,尽管这些改革中的许多内容有着维新派“夺权争利”的影子,但若能真正实行,其中的大多数措施必定能一扫清朝积弱的国势,使得千苍百孔的清朝重新焕发光辉。

二.同是自上而下变革的外国形势

早说戊戌变法,实在算不上维新派的首创,他们只是拿而用之。这种自上而下改革的制度最先来自于西欧各国,比如英国,德国等等,而后在日本发扬光大。当然与西欧各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君主立宪是“实君”,即当时的日本天皇即是国家元首也是军政的最高长官。



或许正是看到西方各国政体的成功,日本的成功,才激起了当时国内维新人士的效仿。

因此,假如戊戌变法能够真正实施,类似日本,至少清庭在以后的道路上会走的比较顺畅。

三.发于危难,止于小利

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不乏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而绝大多数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发于危难,止于小利!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而刚刚得到一点蝇头小利或者小小的成功,就忘记了革命的使命!止步不前,不进则退。

同样,假如戊戌变法成功,清朝局势好转,后面的历史极有可能有很大的变故。



当然,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了,当时发生的事说是必然也好,说是偶然也好,都是如今我们的猜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待历史,只希望以后的我们拥有长远的目光,不再重蹈覆辙。


会跳高的猪


戊戌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跟变法是否彻底,手段是否温和没有关系。

其实满清朝廷早期更类似殖民政府,只是统治太久落地生根,所以最后没法退回老家。但他们的思维还是殖民式的,尽管他们接受了被统治民族文化,但并不愿意主动融入――实际汉化是另一回事,顶层对此是强烈抵制的。因此防家奴甚于外敌就是爱新觉罗家的最高指导思想,这一点不得动摇!

时至晚清,谁都知道八旗子弟已堕落不可用,甚至不足以构成军事暴力统治基础,满清朝廷只是靠历史惯性生存。他们对本部崩坏束手无策,不能下狠心断奶逼迫八旗子弟涅槃重生,自然更不敢放权汉人。变法无论这么变,最终要权力下放,汉人有着绝对数量优势,必然受惠最多,这恰恰是满清统治者最忌讳的。

很多人认为,清末新政搞得不错,本有复兴气象,只是被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贵介子弟收权坏了事。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既然底层放权,就意味着自下而上通道放开,如果不在顶层收权,满清贵族哪有信心维持统治?

这个道理跟英国人一样,他们在绝大多数殖民地也是这么干的。比如印度,再如某个你懂的地方,鬼佬一直高人一等,民意不过是耳边风。在专制统治多年后,等到一定要拍屁股卷铺盖了,就忽然天良发现搞起皿煮,因为接下来的事不用他们操心了。


真正鳄鱼不哭


不会跨台,清政府的戊戌变法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也是一场夺权之争。把中央的权利从顽固派手中转移到变法派手中。届时,皇帝就会有真正的实权,国家也有了强大的陆海军。一些闲散的部门也会裁撤,行政效率会提高。广开言路,改革科举。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人才得到重用。这样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会慢慢的由封建制转向君主立宪制。


言午玉仁66


清政府垮台是必然的,戊戌变法也不可能成功。戊戌六君子以及光绪皇帝看似他们的敌人是慈禧太后以及她身边的保守派。实际的敌人是封建传统制度,制度不打破仅依靠变法是救不了国家的。封建旧中国好比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已经是奄奄一息处于弥留之际了。不管用什么方式,死亡是必然的了,变法,改革或许会延缓这种死亡,但终究还是要亡的。唯一的办法解就是让旧的彻底死去,新的才会到来。这也是大家革命之原因。要救中国唯有大变革


那年的兄弟123


首先,历史不能假设,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所以,回答这道题纯属抛开历史来谈笑。我觉得,戊戌变法一旦成功,清政府垮台也是迟早的事。可能有人会认为会不会像日本一样让皇室成为一个象征。那你就想多了,中国毕竟是以汉族为主,不像日本一样民族结构单纯且天皇的正统地位一直没变过,所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承认他。而中国一直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思想,皇室只要被架空,迟早要被赶走,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就是很好的印证。


唐某先生


一样会垮台,因为维新派要改变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要组建新的政府,所以原来的政府肯定会垮台,只能说是不流血的革命而已,但仍然是革命。


泰溪散人


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亚洲国家的自救变法运动,变法成功也是进一步增强清王朝的统治力,而不会削弱他让他覆灭,但是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戊戌变法是还是要维持皇权,历史再向前发展,就这会与后来共和的潮流相违背。


八斗纪录片


客观来看不会,首先“戊戌变法”是在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也就是当时的一部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发起的变法行动,说白了,也是为了维护延续封建阶级统治的运动。


言史坊


戊戌变法假如成功了,清政府也不太可能垮台,因为第一康有为的变法就是清政府主导和推行的,第二光绪帝对康有为的知遇之恩让他很是感激(张勋复辟康有为就在帮助推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