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在我們的人生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危機事件,有時是一些小小的挫折,有時是讓人終身難忘的創傷,而類似於新冠疫情這樣對相當群體造成的危機事件,其實並不常見。那麼,<strong>危機事件對於我們的危害水平究竟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危機事件的突驟性

危機事件的突驟性或者稱作急驟性對我們的心理會造成相當的衝擊與影響。例如:我們預知兩週後有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試,就會提前做出協調安排與複習,而學生面對未被提前告知的當堂抽查測驗,緊張的水平明顯急劇升高;面對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老人,子女長期床邊照料,同時對於老人的離開慢慢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相較於親人在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喪生,悲痛程度顯然亦會有天壤之別。

同樣的,忙忙碌碌一年之後,在喜迎春節假期這麼一個非常放鬆愉悅的大環境下,<strong>新冠疫情的到來沒有明顯的徵兆,好似突如其來的閃電,讓所有人感到措手不及。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危機事件的持續性

<strong>某一事件如果是一過性的或者短時間內發生、發展、結束,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相對就會小一些,但如果事件持續時間較長,甚至讓人感覺“噩夢”結束遙遙無期,顯然對我們的影響就會更大。例如:兒童去醫院打針非常害怕,家長告訴孩子“沒關係,扎一下就過去了,打完針給你買糖吃”,很快孩子就破涕為笑,倘若某個兒童長期受到照料人的虐待(扎針)傷害,這種持續性的痛苦所造成的心理創傷顯然不是一顆糖能解決的;目前,新冠疫情的拐點還未出現,所有人每天關注著疫情的發展趨勢,心裡都默默期盼著這場危機事件早日結束,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strong>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經濟的影響、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就越大,後續恢復所需的時間相應花費的週期也越長。

危機事件造成的傷害程度

同一危機事件對不同的人而言造成的傷害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地發生一起火災,濃煙滾滾。有在火災逃亡中不生摔傷輕微骨折的、有被嚴重燒傷不得不植皮手術的、有目睹親人離世的、還有在新聞報道中獲知此不幸消息的……<strong>不同的人面對此事件,所受到的傷害程度不同則內心的感受水平也各有不同;新冠疫情給武漢人民帶來的心理衝擊比其他城市百姓顯然更大、更強烈,他國人民的感受與中國人民的感受亦相去甚遠。傷害程度大的對象比傷害程度小的對象未來所需調整與恢復的時間或許要更漫長一些。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我們對於危機事件的認知水平

<strong>我們對於已知的事物會更有信心與安全感,對於未知的事物則感到焦慮與恐懼。例如:父母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玩,兒童看到長相恐怖,發出低沉聲響的恐龍,害怕得放聲大哭,拽著父母趕緊離開,而父母卻十分淡定,告訴孩子不用怕“這恐龍是假的,我們可以摸一摸,照個相”。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新冠疫情目前的有效藥物還在研究當中,對於病毒的未知以及應對的方案似乎還不明朗,這也是造成人們心理擔憂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對於已知的疾病或是已經掌握一定相關知識與應對策略的疾病就會顯得更從容些。<strong>為了降低此次危機事件對大眾的影響,許多科普的知識也在被廣泛普及,原因就在於此。

不同個體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

除了宏觀的、整體的影響因素以外,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危害水平。例如:一個游泳運動員在沉船落水後的反應與一個完全不懂水性的人自然不可相提並論,不會游泳的人可能顯得更為驚慌與不知所措,而游泳健將在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同時或許還能為其他人提供幫助。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strong>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高或心智化水平較高的人面對危機事件時會選擇更恰當的應對方式(行為與心理反應);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或心智化水平不高的人則需要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結語

在這次疫情事件中,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當我們瞭解了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危機事件對於我們的危害水平時,就能夠更好地去梳理與應對。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當此次危機事件完全過去之後,回頭再看,它既是危機,也將是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

心理健康|危機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水平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