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夫妻两人在食堂吃午饭期间,交谈门诊病人情况 张红 摄

四川在线消息(胡容 记者 魏冯)“我今天马上要去集中医学观察点参加培训了。”2月13日上午,江阳区妇女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朱涛正忙碌着安排相关工作,他说,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进入一线了。

从疫情防控命令以来,他的丈夫——江阳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刘跃先坚守岗位一边为前来就诊的患儿看病,一边挤时间在线上为上百名微信群,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做好家长们的心理疏导。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2ABC儿保群”微信群聊天记录截图 刘跃先供图

各自奋战在一线

他每天为家长答疑解惑 她主动报名参与疫情一线工作

“刘医生,麻烦问一下,宝宝下巴很红,特殊时期该怎么办?”“刘医生,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有点咳嗽,鼻塞,请问吃点什么?” ……每天,刘跃先的微信群都会响个不停,多名家长都会在7、8个儿童保健微信群@他本人。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保持干燥,淡盐水清洗,外用湿疹的药,如湿疹膏或者保湿霜之类的。”“可以注意护理,暂时不用服药。”刘跃先都会及时支招。

刘跃先说,这些群是过去为儿童日常体检时就建好的,方便医护人员指导儿童保健和年轻父母交流育儿经。“如今,到了特殊时期,只要空下来我都会回复群里宝爸、宝妈们的问题。” 刘跃先说,一些轻微的、能在家解决的问题,我都详细远程为宝爸宝妈们答疑,每天都要坚持到凌晨,这样以来,也能降低家长和儿童外出就医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刘跃先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儿检查喉咙 张红摄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刘跃先坐诊 张红摄

据刘跃先初步统计,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每天有20人次左右的家长在微信群里咨询问题,目前已为几百人次答疑解惑了。

“他特别细心,会一一排查就诊儿童和陪伴家长,问他们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小区周围有没有人得肺炎等情况,尤其会叮嘱发烧的孩子也要防护好自己,还要向他们普及疫情预防措施。”朱涛说。

作为妻子,朱涛也很勇敢,有担当。

“我是护士,我是党员,我报名……”“我是护士,又是党员,我申请……”近日,只要是泸州市江阳区妇女儿童医院有征集到新冠肺炎留观点上班的报名时,朱涛总是第一个在工作群里积极报名。

“在朱涛的带领下,江阳区妇女儿童医院已有10名年轻的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参与疫情一线工作。”江阳区妇女儿童医院党支部书记马卫中说,医院虽然选派年轻的护士到一线,但朱涛在做好医护人员的备战工作时,却丝毫不马虎。

据马卫中介绍,朱涛作为医院护理部主任,每天除了要忙于协调医护人员相关工作,还要随时传达疫情会议精神,电话跟踪病人状况。到了晚上,还要整理当天门诊实情、汇总上报相关数据。“特殊期间,朱涛具体抓医院防控,院内消毒由原来的一天一次提升到一天三次,还不定时开展防控培训演练,监督、抽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煎熬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中草药……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朱涛演练训练 张红摄

为数不多的互动

偶尔吃饭才能碰面,聊的也是疫情,“寄存”了10岁女儿

“测体温是一个方面,针对隐性感染者主要是从流行病学这方面来排查,一定要询问他最近接触发病的人没有,去过哪些地方,身体最近有没有不舒服的。”刘跃先说。

朱涛也跟丈夫探讨起来:“严把第一关,尽力排查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如果这一关没有把好,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感染,这一点我们更要加强学习和防控。”

虽然这对夫妻身在同一家医院,也只有偶尔在午餐时见面,见面谈得最多的话题,也是疫情防控的具体事项。

“他是医生每天都要坐诊,而我的工作每天跑上跑下了解各个科室的情况以及传达疫情会议精神,汇总上报相关数据等。即使下班回家了,我们也是各忙各的,他忙着整理当天的门诊情况、电话跟踪病人状况,还要在病人微信群回复病人问题……每天忙完都深夜十一二点了。”朱涛说。

马卫中说,朱涛有一个10岁的女儿,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们无暇顾及女儿,把她“寄存”在父母家中。“娃娃留在家里没人照看,不安全,送到父母家里,这样能保证孩子每天的生活。”朱涛说。

朱涛说,如果没有疫情,大年三十值班后,就可以轮休在家陪陪父母,与往年一样同年迈的父母去上坟,走走亲戚,特别满足对女儿的许诺:期末后泡温泉。“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夫妻初二(1月26日)就返回岗位,每天早早出门,晚上10点甚至更晚才能回家。”

聊起未来的心愿,这对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场疫情战役能尽早胜利,前线的战士们能早日凯旋。

泸州“疫”线夫妻档:丈夫线上坐诊把关,妻子随时一线待命

朱涛正在整理统计相关数据 张红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