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笑聲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結束了,電影《小丑》的男主角亞瑟扮演者華金·菲尼克斯也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這樣一部DC出版的影片,不難讓人聯想到超級英雄,拯救世界這樣的主題。畢竟我們耳熟能詳的超人與蝙蝠俠就是出自其手。

但是縱觀漫威最近幾年的電影趨向,似乎尋求電影的技術科技,以及視覺的衝擊力才是其主要方向。

DC則另闢蹊徑,更加關注人物與情節,走上了深挖電影背後社會內涵的道路。

《V字仇殺隊》和《小丑》應該都算是在這條路上的成功之作。

小丑的笑聲

《小丑》講述的不過是一被人們認為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卻渴望成為單口相聲演員的平凡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做亞瑟,和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住在一起,自己日常通過扮演小丑,打打廣告為生,但是卻遭到了接連的惡意與嘲笑,於是逐漸走向極端,不僅殺死了三名精英,還引發了城市暴動。

這樣一個關於“平凡人黑化”的故事,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也許我們應該思考一下其原因。亞瑟的扮演者,成功為我們演繹出這世界上一種絕無僅有的笑——小丑之笑。這種笑十分詭異,聽起來就像“苦夾心”的糖果,嫉妒誇張的笑聲,以及幾乎扭曲的面部,直接扼殺了笑對於傳遞快樂的作用。小丑的笑裡包裹著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就好像是因為失去哭泣能力後,承擔著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精神痛苦,卻沒有發洩窗口之後的爆發。

小丑的笑,原來是哭啊。

小丑的笑聲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哭是一種宣洩,一種反抗。而很可惜,我們的小丑不會哭,我們的小丑只會笑,他似乎是善良的,可是卻在面對惡意時,無法反抗。


這不由令人發問,對於那些最最最底層的人而言,如果壓迫他們,又不給予他們一個窗口去發洩,那麼後果是什麼?

小丑的笑聲

沒有比黑化,暴動,自殺,更好的答案。答案也寫在電影結尾了,小丑得到了其他小丑的支持,他們在暴動之中狂歡。

這個世界不缺小丑,不缺患有疾病之人。這個世界現在也不是20世紀那個世界各地爆發革命與解放的時代了。

在新的21世紀,我們對於階級矛盾的調和有了新的辦法和方式。我們有娛樂,有電視,有電影,有網絡。這不僅讓我想起曾經一位政客提出的理念,就是用娛樂麻痺大眾,隨著大眾對娛樂的逐漸痴迷,會越發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只能屈服與統治。

就像小丑在電視節目之中所說的:“喜劇是很主觀的,你們的體制無所不知,你們決定是非對錯,同樣的,你們也決定什麼好笑。”

小丑的笑聲

那麼,小丑就是對的嗎?

小丑,只能說也許是值得同情的,他也許是善良的,也許是可憐的。我們也只能用很多也許來猜測,因為在他那裡所表現出來的人的陰暗面更多,就像是復仇。

因為被小丑笑聲激怒的三位精英對小丑進行了毆打,小丑最終扣下了手槍的扳機。這樣的復仇,似乎是大快人心的,就像電影裡選擇站在小丑一邊的人們。

《烏合之眾》裡有這樣的句子:“群體固然經常是犯罪群體,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義的群體,正是群體,而不是孤立的個人,會不顧一切地慷慨赴難。”

小丑背後所代表的那群人,究竟是不是烏合之眾呢?也許有人為小丑最後的做法拍手叫好,但我卻覺得他的行為,是反英雄主義的,是無政府主義的折射。


無論如何,沒有組織,只有“人民”口號的社會肯定會崩解。

小丑的笑聲


小丑的笑聲

相比《寄生蟲》對於貧富差距表達的思想深度上,《小丑》更獨當一面的地方其實是在表演和音樂。

華金·菲尼克斯,這個名字必須銘記。在他演過的眾多電影之中,我們似乎都只記住了他的角色,他演的電影,但卻沒有記住他。於是也在今年,有人戲謔——他終於火了!華金其實一直有一位童星哥哥,凡·菲尼亞斯,在受到哥哥的影響下自己一步一步跨入演藝圈,直到自己12歲,出演了《突破二十五馬赫》

但遺憾的是哥哥在1993年因吸毒過量猝死。在此之前其人氣已經超過了布拉德·皮特。

小丑的笑聲

華金後來一個人在影壇默默摸索。積澱了沉穩與演技。不得不說一下在2013年上映的《她》

小丑的笑聲

那個與人工智能相愛男人的孤獨被他演得惟妙惟肖,似乎他也漸漸地摸索到自己角色所適合的風格。明白自己最能拿捏孤獨者的情緒,他總是能把人物內心那種無法言說的情緒通過多樣的表情外化。

小丑猙獰的大笑,詭異的自由之舞,目前應該已經是他對錶演藝術做出的最佳貢獻。

小丑的笑聲

《小丑》在今年可是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

如果要說什麼音樂最搭《小丑》,什麼音樂又最搭華金,那應該非大提琴、搖滾與爵士樂莫屬。

電影在絕大多數鏡頭都用了極其詭異的大提琴絃樂來描述小丑內心的黑暗,其中最經典的不乏浴室之舞,暗綠的光線下,亞瑟自然地舒展身體,電影也播放著《Bathroom Dance》他的軀體瘦弱,四肢似乎無限延展著孤獨,無奈,仇恨。

小丑的笑聲

《Rock and Roll Part 2》響起的電音滑棒,以及搖滾節奏,作為小丑的自由之舞配樂不能再合適,鼓點和亞瑟肆意踢腿,完全重合,讓人熱血沸騰,似乎和小丑一樣獲得釋放。

小丑的笑聲

《That’s Life》這悠慢的節奏,開啟了亞瑟對於喜劇的幻想,他真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沒有痛苦了那麼一點點。

不論是哪一個風格的音樂,導演的選擇是完美的,完美地表現了這樣一個愛恨分明的小丑。

這個世界雖然越來越瘋狂了,但是如果世界以痛吻我,要不要報之以歌,仍然需要思考。因為,有可能你的歌,會招來疼痛。

小丑的笑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