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现在我们做的,就是保持耐性,在没有药的时候,“迷信”也是一种药。


无相财经综合




随着我们对病毒的深入研究,最近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宣布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已经成功分离病毒。


2月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透露,美国本土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愈过程中证明药物瑞德西韦有效。


2月2日,瑞德西韦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注册企业为吉利德科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的团队表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李兰娟)


有信息显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已登记启动了28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


可是,我们也要注意,上述的各种成果,还没有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而在医学上,更不能说这些药可以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我们距离“救命药”还有多远?


无相君想说:比你想的最远距离要近,比你想的最近距离要远,这是科学,也是现实。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1. 寻找“特效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公众对“特效药”的期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只要有消息称某种药物可能有用,不少人便顾不上分析判断,短时间内就把这种药买来。


就像藿香正气水、双黄连口服液一样。


对于这样一场找寻,人人身在其中,人人焦急万分。


消息,也不断传来:


1月25日,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了首批30种可能对新型肺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中包括12种抗艾滋药物。


1月26日,卫健委证实,抗艾滋药物可以试用于治疗新型肺炎,克力芝一夜之间广受关注。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同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制出一种广谱抗病毒喷剂,称可用于一线医护人员防护。


1月31日晚,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不过,该说法后来引发诸多争议。


2月1日,瑞德西韦横空出世,并已经在2月3日开始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2月2日,由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 “肺炎一号”药方,已经纳入应急审批程序。据了解,“肺炎一号”在治疗中被观察到对患者病情有效。


2月2日下午,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泰国发现了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用药方案。


2月4日,李兰娟团队表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在这些被宣布可能有效的药物中,目前,瑞德西韦的呼声最高。


2. 质疑


每当一个特效药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像疯子一样询问哪里有卖,但与之相反,不少业内人士都会质疑其有效性。


就说最近的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吧。与此前的几个发现相比,李兰娟团队似乎拿出了更多的数据。


但如同过往几个“重大发现”一样,仅凭目前的研究结果,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看,公众需要先冷静看待。


就连李兰娟也清晰地表示,“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结论是从体外细胞实验中得出的。


而根据正常的药物研发流程来看,一个新药大致需要经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1、2、3期间)多个阶段。


阿比多尔与达芦那韦是否真的对人体有效,至少需要开展3期临床试验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因为,体外实验与最终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往往结果差异很大,一般新药研发中100个早期化合物可以看到体外效果,但最终能够顺利跑完全程的寥寥无几。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比如,一位药学专家就对达芦那韦的浓度问题提出质疑,因为这次体外实验居然到了300微摩尔的浓度,而实际上正常情况下体外实验用到的药物浓度最多也就是30、50微摩尔,他怀疑这次公布的数据“是不是写错了”。


当然,所有人也抱着美好的期望,希望最终的人体临床试验中,阿比多尔+达芦那韦可以对新冠病毒起到有效的抑制。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至于之前说有用的双黄连、克力芝则遭受了更多的质疑,双黄连不必多说,各路专家已经锤爆了,至于克力芝,连现在赞誉最高的李兰娟都说,效果不明显。


那瑞德西韦呢?


2月3日,该药的生产志愿者向记者表示,目前吉利德在中国的随机、双盲、对照三期临床研究正在启动,总样本量270例,试验于2月3日开始,到4月27日才能结束,目前正在招募首批新冠轻中重度患者入组志愿参与试验。


这也就是说,从“有效”到“能吃”,我们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等。


3. 信心


任何时候,信心都比黄金重要,尤其是现在。


无论上述各项试验进展如何,或者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关于“新药”的大新闻,我的原则始终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传染病,人类新研疫苗、新药并不会像电影演绎的那样容易。


以SARS为例,2003年初非典爆发,当年6月非典再无新增病例,但直到2004年12月,中国自主研发的SARS疫苗I期临床试验才完成。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截至目前也没有特效药,尽管该传染病的死亡率高达30%。而埃博拉病毒疫苗2019年底方才正式批准上市。


疫苗从研发成功到推向市场,总是很慢,但这是规律,这是科学,是容不得放卫星、吹大牛的。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但研发时间太长,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束手无策呢?


当然不是。


近日,频频出现的成功医疗案例让一系列老药走入了公众视线。


比如武汉几个科研团队也发现了老药Beclabuvir、沙奎那韦、比特拉韦、洛匹那韦、多替拉韦可能对病毒有抑制效果。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各大研究团队都在针对目前已经上市的药物、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寻找可能治疗新冠病毒的“潜力股”。


也由于这些现有药物的毒理性质我们都很熟悉,未来可以对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的速度有相当的帮助。


现在,所有的力量都已经集中到了武汉,中国人,中国的科研力量从未如此的紧张和密集。


现在我们做的,就是保持耐性,在没有药的时候,“迷信”也是一种药。


我们与“特效药“的距离还有多远?


而在肺炎的“特效药”出现之前,我们最好的防范措施还是“和别人保持距离,不要握手,经常洗手。”


这句话,放在所有的病毒传染病中都适用。‘


本文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等综合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