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疫情病例数字比14日下降,是否预示全国疫情得到控制?

A百姓心声共鸣A


湖北以外的省市区形势,越来越积极了,一天比一天有显著减少。

湖北全境内的情势,依然严峻,达不到能让人松一口气的时候。


s336666


纠正一下:2月15日你看到的数据,实际上是2月14日零点到2月15零点的数据,而不是2月15日数据,2月15数据要16才能看到。

截止2月15日下午15.53分,实时数据显示全国确诊病例66580人,较上一统计周期增加2644人,疑似病例8969人,较上一统计周期增加。湖北以外省市确诊12174人,较上一统计周期增加224人,疑似病例3435人,较上一统计周期增加1061人。

其中疑似病例中有大部分被确诊,转入确诊数据统计。但是不管是确诊还是疑似数据,均开始走出下降趋势。

  • 2月12日确诊人数新增达到峰值,当日新增14109人(统计口径变化),疑似为2807人;

  • 2月13日,确诊新增5093人,疑似新增2450人;

  • 2月14日,确诊新增2644人,疑似新增2277人。

很明显,从2月12日开始,新增数量逐渐较少,且用投资专业术语解释的话,新增确诊人数即将死叉新增疑似人数,目前两者只相差367人。而累计治愈人数12日为5646人,13日为6728人,14日为8108人,显然每天治愈人数逐渐增加,按照这样的速度,明天一早咱们看到的数据一定的确诊新增人数小于新增疑似人数。

就全国数据而言,疫情防控曙光初现。

从非湖北地区省市来看,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11天下降,疫情消退速度加快。

湖北省内看,非武汉地区迎来拐点,新增病例数也快速下降,只有咸宁,鄂州,和潜江增长较快,这可能就是钟南山院士之前讲过的局部性爆发,不过随着物质、医疗救护人员的大批入驻,相信这三个地区情况也会快速得以控制。

分地区看,除了湖北、广西、吉林、新疆和内蒙古以外,其余各省现有确诊病例进入下降通道明显。整体上处于稳中向好局面。

(图片来自清华腾讯联合实验室)

目前的重点是:企业陆续复工,人员再次迁徙,而这些迁徙的人群中很可能有瞒报、谎报的病毒携带者,这是后续防控的一个重点。近期很多地方媒体曝出某某小区由于谎报瞒报整栋楼封闭隔离,这是一个挑战。

但是总体形势上,疫情防控基本上可以得出阶段性胜利的结论。只有全国人民坚持,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各自的区域,做好不出门,自我防护,那钟院士所言4月前疫情得以控制几乎是肯定的事。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每天早上都要打开手机关注一下疫情情况,今天全国省份的确诊病例一共为2648例,其中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为2420例,全国地区除湖北省以外,新增确诊病例为已经连续11日下降,疫情在疫情前期的各种措施下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现在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完全复工,教育部已经发布通知,学校不得早于3月2号开学,农村和一些小区还处于封闭阶段,交通客运也还未完全解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严密的防控隔离期。

疫情病例数字下降,只是说明了前期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疫情形势仍然还是十分严峻的,从2月10号开始企业逐渐复工,工人也开始离家回到工作岗位,随着大量人员开始返城务工,疫情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在目前的企业复工企业中,已经有四家企业复工期间发生了疫情,几乎都属于聚集性疫情,导致大部分员工被隔离,企业也面临停产的情况。在河南省高速路服务区,也出现了四例被确诊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流动人员而被感染的。再加上目前已经出现了24天无病症的潜伏期患者,甚至检测了四遍结果呈阴性的患者,说明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也在产生进化和变异,如果企业复工没有做好排查和管控措施,小区和农村开始放松警惕,病毒传染性这么强,那么后果是多么严重!

如果一个人在外出过程中接触了潜伏期的患者,不小心被感染了,自己因没有症状,也不知道是否被感染,也没有在家隔离,在外出聚集的过程中,又会传染给其它人,造成疫情蔓延。所以看似全国确诊病例有所下降,但是社会上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潜伏期的患者,如果把这些所有的潜伏期患者全部排查干净,那么病毒就不会在蔓延了,疫情也会被真正控制住了。

从全国疫情来看,“武汉胜湖北胜,湖北胜全国胜”,全国疫情看湖北,但是湖北的疫情情况和其它地区也有所不同,各地也会因地制宜,在复工,复学等做好分类管控工作,毕竟每个地区情况也是不一样。

第二个十四天的隔离期到20号结束,但是未来的防控形势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各地还会根据当地的情况进一步做出调整和对策,我们自己,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在隔离期减少外出机会!这样大家都自觉才能很快控制疫情!


乡间一抹阳光


疫情阻击战虽然巳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到2月15日止,全国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除湖北仍处胶着对状态外,其他地方的确症病人巳经连续11天下降,且病人的治愈率上升、疑似病人存量大幅减少。疫情总体上巳经得到遏制,但由于目前各地正处返程高峰,防控的压力仍然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据院士、专家通过数学模型的演算,估计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会在2月中下旬到来,然后经过一段平稳期,疫情会逐渐下降,到3月底至4月上旬,举全国之力打响的这场围歼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

由此可见,目前虽然说除湖北外各地的确症病例巳经连续11天下降,也仅仅只是疫情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并不能说就可以松懈,大家仍然要严防死守,一鼓作气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疫"。


叶公来帮忙


这个说法还是有点片面性的,一天两天的数据变化并不能说明疫情控制了,你可知道,疫情的潜伏期有14天,最长的发现有24天才发病的,所以,一天的数据不足说明什么问题,并且还要排除误差等因素,我们最要等待的是疫情结束的信息,这样我们才安全了,可以过上正常生活了。


钟南山院士说过,疫情的峰值在2月份中下旬,4月前可能结束。现在每天的全国的确诊数据都在2000例之上,总数更是达到了,66000多例了,这个数字很高了,每个患者都是潜在的感染者,我们稍微不注意,这样的隔代发展下去是影响有多大,大家都知道。

不过,这两天最大的好消息是疫情的抗体找到了,那就是特免血浆。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NCP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NCP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

只有我们找到了有效的治疗NCP的方法,我们才能说控制了疫情,如今,我们也离控制疫情不远了,我们要再接再厉,共渡难关。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2月15日疫情病例数字比14日下降,是否预示全国疫情得到控制?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疫情肯定是得到了控制,且已经连续十多天非湖北的确诊病例数据都在下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是湖北的疫情目前还处于峰值阶段,疫情数据在下降,但是形势还是严峻的。我们千万不能被一天的数据所迷惑,防控疫情,我们还没有达到最后的胜利,我们还要坚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截止到2020年2月15日18时,全国确诊病例66580例,疑似病例8969例,治愈病例8360例,死亡病例1524例。这样的数据看过,与昨日数据比分别增长了2644、2277、1373、143例。这样的数据基数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来看,从全国来看,疫情的确有所控制,特别是对于湖北省以外的地区,疫情数据都在下降了,这些都离不开我们前期果断的防控疫情措施,采取了封城封村的特殊时期措施,这样最大限度的使疫情得到遏制。


这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现在回想起来年前的封村封城措施是正确的,否则春节期间的大量人员流动。亲朋好友的走访,各种酒席聚会,各类庙会等等,真是不敢想了。

现在疫情虽然初步得到了控制,但是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还是需要做好居家隔离的措施,等待抗击疫情最后的胜利。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控制肯定会有效果的,情况也在向好的当面慢慢转变!但是你千万要记得,这个是传染很强传染病,也就是说,全国哪怕还有一例确诊没出院,那就没有彻底结束!而且是最后一个确诊患者出院14天后,完全恢复正常秩序!记住国家说的一句话,哪怕还有一个感染者存在,就没有彻底结束


皓月星226


我个人认为这种命题跟造谣的作用差不太远,已经不是第一次说数据降了,意味着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了,这样虽然出发点是安抚民心,但是也同时会让一些百姓放下了戒心!这放下了警惕往往就容易出问题。只要还有新的增加患者,那么就意味着疫情还在扩大,只是扩大的速度降低了而已。除非连续在20天没无一例新增病例,这样才能算是安全!不要忘记了我们本来就是出现一个病例而引起的这场大危机!!!大家还是要有危机感,保持警惕为上!!!


等两阵


有国家的大力管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全力就治,疫情逐渐呈好转趋势,12日当天大批患者的确诊,疑似患者减少,最近几天确诊人数也会相对减少,但是目前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最近很多企业开工,又是一个返程时期,如果管控不严,肯定还会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所以大家一定要听从指挥,能不动还是不要动,出门戴口罩,更不要随便打喷嚏、吐痰,勤洗手,就是保护自己又是保护身边的人。


蜗牛儿爱吃肉


疫情得到控制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不要被现在的确诊病例所恐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个数字大部分都是湖北省的居多,其他省份已经十一连降。与此同时,全国通报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省份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14日,山西、海南、青海、西藏均通报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西藏已连续1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青海也已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随着中央政府调全国之力支持湖北,随着医务人员的增加,我们相信湖北也会很快迎来新的拐点。

只要大家尽量不出门,少出门,保护好自己,我相信下一个十四天的结束,就是走出家门之时,大家共同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