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人生在世,要面对各种挑战,应该怎样看待挑战,又该怎样解决难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使人生趋向完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第九》

孔子说,天气真正冷了,才会发现松树与柏树最后凋零。

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重温这句话,我收获了新的感动。

这句话实在是很简单易懂。它借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为人的修养提出启示。

在自然界,历经严寒的考验,松柏的品格才被人称道。人的修养也是一样,不到最后关头,很难判断,到底谁有真正的功夫和恒心。

谈及“松柏后凋”,论语里有一个相呼应的故事。孔子和学生被包围在陈蔡之间,很多学生都生病了。这时候,子路心情非常不好,脸上充满怒气,跟老师抱怨:“君子怎么也会这么困窘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应该补充为“君子固于穷”,君子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他的立场。小人穷斯滥矣,没有德行修养的人在困境中就会胡作非为,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

后来,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在这一节补充了一段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谈到大丈夫,有三点:

第一,富贵不能淫。富贵之后不能沉迷在享受里面。因为,人一旦实现财物自由,很容易沉迷在享受里面。富贵之后不免会想到现在条件宽裕,不去享受实在太可惜了。世事无常,万一哪天败落了,又怎样去享受呢?

通常问一个人,富贵的目的何在?他基本会回答扩充自己哪方面的欲望。但是,对于儒家来说,一个人富贵的目的在于能够尽己所能,照顾更多的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志向,就会像春天的花,到秋天就不见的。

贫贱的时候,人所背负的压力更大。孟子说“贫贱不能移”,“移”代表改变自己的志向、原则。譬如,原先我坚持不做坏事,有一天受不了贫贱,就放弃了,这样多可惜。

贫困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抱怨、嫉妒,别人偷奸耍滑得到的蝇头微利,这在他眼里就会被无限放大,误以为这世道坏人当道,好人反而贫困,进而偏激地放弃自己的原则。

贫困激发出的嫉妒、抱怨会限制个人的眼界。其实,植物向阳,动物喜暖,人性向善,自然、人类社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到现在,必然要符合“善”的基本规律。打破眼界的局限,会发现,所有良性的坚持都会得到馈赠,有的人得到的是物质的丰腴,有的人得到的是富足的回忆,终身的心安。

时穷节乃现,在困境里面才能看见一个人的操守。

再看,威武不能屈。面对力量,人们通常会屈服。而且,人们常常不明白屈服,与服从的标准是什么?服从与否,需要问自己有没有道理。如果你有“理”,道理的“理”,你有“义”,正义的“义”,多少人反对都不要在乎。义理,是儒家很强调的,理代表合理性,义代表正当性。坚持并尊重合理的、正当的想法、行为,这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孔子说出这句话,也代表他真正看到了人生的确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挑战。种种严峻的挑战如同大浪淘沙,的确不能小觑。人如同在洪水中紧抱着一棵树,这棵树是原则,你有多用力,你的理想、真诚就有多大的可能生存下来、不被湮灭。


《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段话的确是充满启发的力量,我们念到这句话,就会浮现一幅充满感动的画面——天寒地冻,松树、柏树在白茫茫一片中送来生命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