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硕士败给一岁半孩子,二胎妈妈:孩子不爱吃饭是家长的错

网红大V“我家的小蛮”日前更博宣布:“今天是个好日子,小蛮盼望已久的弟弟生出来啦。”不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吃货小蛮”——无论给她吃什么,都能迅速的吃得干干净净,萌翻众人。很多粉丝,尤其是宝妈粉丝们每次看到小蛮的“吃播”,都会直呼“治愈”,甚至私信博主“取经”,如何才能让自家不爱吃饭的孩子有食欲,主动吃饭?

两个硕士败给一岁半孩子,二胎妈妈:孩子不爱吃饭是家长的错

“我家孩子要是能有小蛮一半能吃,我也不会这么焦虑。”宝妈夏女士向自己的好朋友二胎妈妈孙女士抱怨,她和老公都是硕士学历,但真的是“秀才遇上兵”,每天吃饭时都会被孩子打败。

“我生我家大宝时,也曾像你这样焦虑过。后来我才发现,孩子不吃饭,其实都是家长的错!”孙女士说,很多新手妈妈认为,孩子还太小,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该如何吃饭、吃多少饭就可以了。但妈妈们却忘了,孩子也是个人,他/她其实已经有独立意识、想法了。

“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吃饭呢?”夏女士赶紧向有经验的二胎妈妈取经。

两个硕士败给一岁半孩子,二胎妈妈:孩子不爱吃饭是家长的错


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理解吃饭是自己的事了,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我从不会和孩子强调某食物好吃。”孙女士说,2岁左右的孩子会有叛逆期,会对大人的哄逗很敏感,因此,她也从不会质疑孩子自己的选择。吃得好,不表扬、奖励;吃得不好,不批评、责怪。家长吃自己的,孩子自己吃。


饥饿是最好的促食良品。很多宝妈认为,孩子正值长身体的时候,这顿饭没吃(没喂进去几口),便不停的喂奶、水果、零食,最终陷入“吃不好——零食补——吃不好”的怪圈。实际上,适度的饥饿,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肠道功能的吸收,更有助于帮助孩子真实体验饥饿和饱腹的区别,对今后进食大有帮助。

两个硕士败给一岁半孩子,二胎妈妈:孩子不爱吃饭是家长的错


给孩子独立参与感。一岁多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会感到好奇,对于父母的指令也更容易接受。作为家长,可以适度地让孩子自主地参与到吃饭这个过程中来,比如拿自己的小勺子、小碗;数一数今天有多少人吃饭;今天吃了几块胡萝卜……给孩子独立参与感,对于她/他日后自我管理和处理事情能力大有裨益。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爱吃饭,而是家长没有搞懂她/他的心思,“拔苗助长”。孩子的拒绝吃饭的行为,其实可能并非拒绝饭,而是家长的行为。孩子虽小,但她/他已有了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尊重、理解她/他,他/她同样也会信任你,主动配合你,成为一个爱吃饭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