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如果說智商決定孩子發展的深度,那麼情商就會決定孩子發展的廣度,情商高的人無論到哪裡都會受歡迎的。“眾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讓孩子未來的道路更加順暢。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低情商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我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李玫瑾表示:低情商的孩子普遍都與家長有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超過我們想象的。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孩子低情商,以下3種父母要負主要的責任,各位家長要注意自省。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一、情緒暴躁的父母

有這樣一類父母,情緒十分不穩定,經常突然發火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生活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子,會每天活在恐懼之中變得膽小懦弱、敏感膽怯。除了這種可能,還容易養出像父母一樣情緒化的人、喜怒無常,在任何場合下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父母吵架聲長大的孩子會變得叛逆暴躁或者敏感自卑。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要知道一個高情商的人,在任何場合都是得體的,他們可以保持最好的狀態在任何場合。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二、自私自利的父母

對於一點雞毛蒜皮都斤斤計較的家長,這類家長極易影響小孩成為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一味的索取,不懂得奉獻,會慢慢的被身邊人遠離的。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高情商的人往往大度、謙和與人為善。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三、充滿負能量的父母

但是有這樣一種父母,永遠陰鬱,身邊充滿著低氣壓,他們愛抱怨命運的不公、人生的不幸,他們永遠都學不會在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strong>這種父母給孩子傳遞的永遠都是負能量。孩子永遠學不會爭取,只會在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總有一種人永遠積極向上,身邊的朋友總是成群結隊的,他們彷彿就是朋友中的小太陽,在他身邊,所有人都會覺得溫暖。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一、為孩子樹立榜樣

李玫瑾教授說:父母如果充滿負能量,是不可能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的。父母的言行品格會直接影響孩子與人交往的習慣。這種性格會一代一代影響下去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控制秦旭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二、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種高智商的溫柔,是一種內心深處的修養。懂得同理心的孩子,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感受別人的感受,體貼同伴的心態,這樣自然而然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strong>【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不像數學公式,沒有定性的標準,父母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感受孩子的體會。孩子受到關愛後就會明白該如何關愛別人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三、教會孩子傾聽

<strong>傾聽是很多人缺少的人際交往的品質,在大家都愛輸出自己想法感受的時候。懂得『傾聽』變得尤為可貴,傾聽的深層意義是理解與溝通。在傾聽的基礎上理解對方的感受,給予他人反饋與感受,這都是情商乾的體現。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情商是一個人觸及不到但非常重要的能力,孩子的情商離不開父母的影響與培養,情商高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可以安然處之,永遠用積極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生活。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寶寶情商培養圖書》中根據小孩子在學齡前會遇到的問題,用卡通小動物的講述方式對講給孩子如何正確的應對。通過萌趣可愛的畫風,卡通可愛的小動物生動演繹,讓孩子知道分享的概念,以及從分享中得到樂趣。有教會孩子勇敢承認錯誤的小猴子,還有讓孩子愛乾淨的小豬。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小編推薦】這套圖書的編寫是根據國際著名的“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的三種教育理念編寫,圍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五大領域健康、科學、<strong>社會交往

、語言、藝術策劃編寫,在科學早教中養成好習慣、挖掘孩子的藝術天性,充分發展語言能力、如何認識夥伴,與人交往。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多半是因為父母有這3種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