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亳州基层军服人员的忠、孝、仁、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千万人的心时刻牵挂着公布的疫情发展态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因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口罩下伤痕累累的面庞而感动、因建设火神山医院而随处躺在地上休息的工人而心疼。然而在抗战的大后方,也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坚守阵地,为身后的人民群众保驾护航。疫情发生以来,亳州退役军人系统基层服务人员坚守抗疫一线,无声的诠释着基层服务人员的“忠”、“孝”、“仁”、“爱”。

抗击疫情亳州基层军服人员的忠、孝、仁、爱

疫情防控“忠”于职守的战士。利辛县新张集乡富源村的军群专干郭超,接到防控指令后,来不及跟家人好好告别就匆匆赶到村室,制定处置方案,传达防控知识,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应对措施。设置劝返点,24小时轮班值守,排查登记进出车辆、人员。对武汉返乡人员、接触人员采取追踪到人、登记在册,规范隔离。隔离期间每天带领医务人员体温测量,安抚情绪,发放防疫物资。

为大家,舍小家。一直坚守岗位的郭超仅在大年初一通过电话饱含热泪的跟父母做了个简短的拜年,祝福嘱托并报平安,。初六的时候儿子给他打电话说: “爸爸,你整天在村里广播通知让大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要出门,都待在家里,为啥爸爸不在家里陪我呢?整天在村里不回家。”

“忠”职守,肯担当。有好些乡亲担心他,叫他多注意休息,村干部也想要为他多分担些,他总是用坚定的微笑和质朴的话语婉拒。“在这个特殊情况下,我是党员,我是村干部,我不带头谁带头?只要百姓都能健康平安,再苦再累我也是值得的。”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工作刻不容缓,郭超同志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表率、打头阵,誓与疫情抗争到底。

抗击疫情亳州基层军服人员的忠、孝、仁、爱

坚守职责“孝”前奋战的勇士。重要路口逐个巡查,返乡人员随时关注,疫情防控宣传轮番进行:“春节年年有,亲戚今年不走明年走……”这是疫情防控以来,谯城区古城镇张潭村党支部书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修孝义的工作日常,在他的带领下,疫情防控工作忙而不乱、扎实有序。然而在家中2月2日晚上不幸去世的母亲的后事却无限期搁置。“作为党员,在这种关键时刻,我责无旁贷,不仅要带头坚持防控纪律,更要坚持到一线去带领群众共同抗疫,母亲的后事只能暂时搁下了。”按照当地规矩,家里有白事,一般3天就要安葬。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咱不能添乱。” “你就放心去工作,家里的事我们担着,不用操心。”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彻底免除了后顾之忧。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多,村民防控意识弱,沉在一线的修孝义发动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骨干早在大年初一就进入了“一级战斗状态” ,分组逐户排查高危人群登记建档、设立村头路口的监测点、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及居家医学观察警示牌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及时推送主流媒体消息,正向引导舆论,普及防控知识, 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

党员干部带好头,村民就有好榜样。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12点,修孝义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6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的一线工作,修孝义的“家事”也逐渐被村民所熟知。 看似不“孝”,实则大爱。

无暇事丧非不孝,忍痛战“疫”书大义。修孝义站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抗击疫情亳州基层军服人员的忠、孝、仁、爱

摸排走访心怀“仁”义的志士。蒙城县庄周街道九里村有着20年党龄、16年兵龄、8年驻港部队生涯的退役军人朱要宝,是方圆几公里的“名人”。退役后经常参加地方组织的公益活动,还兼任蒙城县蓝天救援队的游泳教练等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信息报送具办人,要始终关注着数据信息的随时变化,做到信息报表随时更新;作为包保人要上门摸排湖北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建立一户一档;作为信息更新联络人员,对各村上报的数据敢说、敢讲,较真碰硬;作为一线抗疫人员,从春节到现在他中午从来没回过家,家庭并不宽裕的他,自发捐赠1000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

怀着“仁义”之心,朱要宝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连日来,每天最晚一个走的总是他。有人问他:面对疫情传染的这么厉害,你不怕吗?他说,我也很怕,很担心,一是怕各村报来的数据报晚了,二是怕来回上班的路上担误太多的时间,三是怕自已身上有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其他人。

抗击疫情亳州基层军服人员的忠、孝、仁、爱

专线护航“爱”在抗疫前沿的先锋。在全国上下共同战疫情的非常时期,亳州市涡阳县公交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退役军人、驾驶员宋崇伟始终牢记宗旨,守护医护人员“疫”路平安,为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这条特殊的“抗击疫情通勤专线”自1月29日下午17:10投入使用,每天早上7:10到次日00:20固定来回8趟4个班次,专用于接送涡阳县人民医院一线换班医务人员。自专线开设以来,他不惧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岗位,从清晨到凌晨从未间断。因为这条专线的特殊性,宋崇伟目前仍处于隔离状态。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每天休息前都会通过电话给家人报平安,同时提醒家人继续在家呆着,不要出去给社会“添乱”。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面对疫情,我不懂医护,只懂责任与驾驶,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随叫随到,全力担当。希望疫情早点过去,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都能平安回家。”(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张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