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陪秦桧跪在岳飞墓旁近千年?

南宫禹洛


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秦桧、万俟卣、张俊、秦桧的老婆王氏 。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张俊陪秦桧跪在岳飞墓旁。不过时间没有上千年。

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共有四人。即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另一说法是由南宋史官章颖提出,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第三种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一说法来自于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四位将领均有王爵,岳飞追封鄂王, 刘光世追封鄜王,韩世忠追封蕲王,张俊追封循王。亦有以刘锜取代刘光世,以史料来看这个讲法更为可信。因此,南宋“中兴四将”就是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

一、北宋“中兴四将”的简介

1、岳飞(公元1103-公元1142年)。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北宋末入行伍,相传岳母曾在其后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以激励他报效朝廷。

南宋初,岳飞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他是中兴四将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高级将领。

公元1140年7月,岳飞指挥朱仙镇大捷后,宋军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一路追击金军,而正当岳飞大获全胜,宋朝原首都开封收复在即,宋高宗、秦桧却要岳飞班师回朝。


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

公元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赵构下达命令将岳飞特赐死。

据说金军主帅宗弼在给秦桧的信中要求必须杀岳飞,然后才能议和。这个条件,可能真有其事,也可能是秦桧编造借以促使宋高宗下决心杀岳飞,结果一代名将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于大理寺狱,年仅39岁。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公元1218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岳飞孙子岳珂,根据其父岳霖收集的资料基础上,整理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

岳飞,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忠报国的爱国气节,成为中国历代传颂、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2、韩世忠(公元1089-公元1151年)。今陕西延安(一说绥德)人,18岁就应募入乡兵。北宋末年方腊起义,韩世忠曾率人擒获方腊。北宋朝廷被金人攻灭后,康王赵构到达济州(今山东巨野),随行的大臣们劝赵构即位,重建宋室。韩世忠也率部到济州加入拥戴赵构为帝的行列,此后由于韩世忠部将击退侵犯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金军,韩世忠亲自扈从康王赵构到达南京即帝位,因此韩世忠的部队成为宋高宗赖以起家的基本军事力量之一。在此后的抗金战斗中,韩世忠逐渐升为高级将领。

公元1230年建炎四年,金军主帅宗弼率金兵进攻建康,韩世忠利用长江天堑,以8000人抵挡10万精兵,与金军相持于黄天荡(今南京东北)达48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战。

绍兴和议前夕,由于韩世忠坚持反对秦桧向金乞和的政策,因此自动请求罢官闲退。在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韩世忠曾责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他临终前对岳飞被奸相秦桧害死之事仍然念念不忘,后被追封为蕲(qi)王。

韩世忠他一生致力于为宋朝服务,并有许多传奇事迹。他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在对抗女真金国的战争中脱颖而出,胆略过人,并且在他不得不面对更多敌人,且数量较少的士兵的情况下赢得了战斗,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据说他的身体全身都有伤疤,当他退休时,他的两只手上只剩下四根手指。他也是一位着名的军事发明家,他的发明包括各种修改过的弓箭,链式盔甲,骑兵训练的跳马障碍训练场以及射箭练习的射箭场。他的妻子梁红宇也有着非凡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才能。通过岳飞被处决的悲剧,韩世忠意识到整个宋朝的宫廷腐败程度,并随后退役。

3、刘光世(公元1089年-公元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志丹)人,将门世家出身。据史书记载,刘光世对高宗赵构的最大功劳可能就是参与镇压苗、刘兵变,在对抗金军方面,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一有诏令让他到前线,他就设法退避,由于他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反而投靠他,他的部队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由于南宋政权尚未巩固,高宗不得不依靠他的军事力量,同时为了防止他的部属溃散后成为流寇或投奔伪齐傀儡政权,高宗还不断对其加官进爵。


公元1138年绍兴八年冬,宋金达成第一次议和,宋高宗赐刘光世“和众辅国”功臣号,张俊也被赐功臣号,与之前已赐功臣号的韩世忠,成为南宋初期仅有的三个赐功臣号及领三镇节度使的将领,这说明三人在当时地位的重要。公元1142年绍兴12年,刘光世去世,死后先后被追封为安城郡王、鄜王。

4、张俊(公元1086年-公元1156年)。字伯英,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16岁时是乡兵的一名弓箭手,北宋末年在多次平叛和抗金斗争中逐渐成长成为军官,高宗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是高宗依靠的主力部队之一,多次帮助高宗镇压兵变和起义军,逐渐成为高级将领。南宋初年,金军不断大举南下,高宗时常仓皇出逃,张俊多次率部将顽强抵御,功绩卓著。

绍兴二十一年10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张俊死后被追封为循王。

不过,张俊最被人熟知的确是伙同秦桧陷害岳飞。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绍兴和议前,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于是首先主动交出兵权,并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直接导致了岳飞的冤案。长跪武穆像前之人就是他了。

天道好轮回,试问苍天饶过谁,岳飞被平反之后,他和秦桧等人的跪铜像一并出现在了岳飞墓前。这就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二、岳飞墓前四位奸人跪像,重复铸造达十二次

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秦桧、万俟卣、张俊、秦桧的老婆王氏 。

当初岳飞被赵构杀害,后来平了反,但是在宋元时期,岳飞墓前还没有铁人。

公元1475年明代成化年间,岳坟前有了秦桧等奸佞跪像。544年以来,这些跪像被人们诅咒,吐口水和小便。原始的青铜铸件已损坏。后来被铁铸成的像所取代,但这些铸件同样受损。所以在文人墨客游览岳坟时所写诗词中也可看到描写当时人们对秦桧等跪像鞭打痛击的情景。

如清初著名诗人叶映榴曾有诗写道:百战英雄骨,东窗笑语中。绣旗恩未断,丸蜡间先通。铁像行人磔,王封史笔公。我来瞻庙貌,洒泪拜孤忠。

诗中对奸臣秦桧私通金邦,也作了揭露与鞭笞奸臣贼子遗臭万年,全民切齿痛恨之。

现在,这些雕像作为历史遗迹受到保护。

上图是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1、公元1475年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常熟名士、进士周木到杭州任浙江布政使,为表达当时人民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及对奸臣卖国贼秦桧厌恶憎恨之情,重修岳飞墓,并首次用铁铸造秦桧夫妇跪像。后因天长日久,风吹雨打,两具跪像成为形象模糊的烂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铸造秦桧跪像。

2、公元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浙江都指挥使李隆出于对岳飞的崇敬仰慕之情,命工匠铸造三个铜人,分别是秦桧、秦桧妻子王氏和万俟卣,这三个人都是谗害岳飞的主犯。所以李隆就命人打造了三具赤身裸体、反剪双手的跪姿像,向岳飞赎罪,然而这三具铜人铸好后,几乎每天都遭到路人敲打,久而久之就被砸烂了。 这是第二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3、公元1594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著名文学家、安徽休宁名士、万历进士、浙江按察副使范涞,见三个铜人已经破的不成样子,便命人重新铸造, 不过这时候范涞加铸了一个铁人,那就是陷害岳飞的另一主犯张俊,这样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就出现了。这是第三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谁料,翌年,巡抚浙江的右副都御史王汝训,因与奸相秦桧之妻王氏“同宗”,有失王氏家门的体面,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竟丧心病狂地指使心腹,在黑夜里偷偷地把秦桧之妻王氏和帮凶张俊的跪像沉进了西湖。“一石激起千重澜”,在杭州城立即激起千万人民的愤怒,强烈要求官府追查沉像的罪魁祸首。王汝训吓得连夜逃离杭州城。

后来,盐商马伟为了顺应民心,重新补铸了王氏张俊两具跪像,置放原处,风波平息数年后,秦桧等跪像又被游人击坏。

4、公元1602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曾任浙江按察副使范涞又到杭州,任浙江布政使,到岳飞墓前一看,看到秦桧等跪像模糊难辨,便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重铸了四具铁跪像。这是第四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5、公元1606 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 。苏杭织造孙隆,用铜重铸了秦桧、王氏、万俟禼、张俊四具跪像,各镌刻姓名在胸,并用木栏栅围住,但不久跪像仍被游人挞击而坏。这是历史上第五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于是,四个奸人又重新跪到岳飞墓前。秦桧等四位铁奸一直跪到明末清初。

清世宗雍正初年,杭州栖霞岭下百姓结伴而来,用铁棍木棒猛击秦桧、王氏跪像,秦桧夫妇跪像头颈折断。

6、公元1731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浙江巡抚李卫上书朝廷,经雍正帝批准,用收缴的兵器重铸了秦桧等四奸的四具跪像。事后,李卫曾作《岳忠武王庙碑记》一文。这是第六次铸造秦桧等人跪像。

7、公元1736年清高宗乾隆初年。因秦桧等等四奸的跪像受多年风雨侵蚀与游人挞击,其形象已模糊不堪,钱塘县令禀请浙江巡抚熊学鹏,再次重铸了秦桧等人跪像。这是第七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8、公元1747年清高宗乾隆十二年。浙江布政使唐模见岳坟前跪像形像模糊难辨,挞坏严重,于是命工匠重铸秦桧等四具跪像,并用木栏栅加以围住。这是第八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清朝大学者阮元出任浙江巡抚,一上任就将岳王庙修葺一新。

9、公元1800年清仁宗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因秦桧等跪像又被游人挞击毁坏,于是便下令用收缴的外国海盗铁炮兵器等改铸四人跪像。跪在岳王坟前。这是第九次铸造秦桧等人跪像。

当时有好事者戏撰一联,制成两块小牌,上面以夫妇二人追悔口吻题写。

一块挂在秦桧颈上: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另一块挂在王氏颈上: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阮元在晋谒岳王庙时见到戏联,不禁哑然失笑。

上图是岳飞墓前万俟卣、张俊跪像

10、公元1865年清穆宗同治四年。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在任上发现秦桧等四奸的跪像因为屡次遭到游人击打而毁坏严重,遂再次重铸秦桧等四奸的四具跪像。这是第十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晚清名臣、诗人彭玉麟赴杭州谒岳鄂王庙时,曾题联日:“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受几多恶报阴诛!”

11、公元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著名诗人张祖翼任浙江布政使,再次重铸秦桧等奸佞四具跪像。这是第十一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张祖翼还为此事专门作《岳墓重铸四铁像记》,在文中提到:“益以人心义愤,积岁詈击,身首残弃,因命工又范之,缚跪如前状,殛奸回于既往,懔正气于人间,以告万世之为人臣者。” 记中不但描述了铁像的形状姿态,而且还以奸佞铁像警告为“万世之为人臣者”诫。

张祖翼所铸秦桧等四具跪像一直保存到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在解放后所见到的跪像,就是张祖翼命工匠重铸的。

公元1966年,岳飞墓被毁,秦桧等四具跪像也不翼而飞。

公元197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有关部门成立岳飞墓庙维修领导小组,为顺应民心,拨专款拨专款对岳飞墓、庙进行全面的整理维修。

12、公元 1979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为顺应民心拨款 40 万元,重新修筑了岳飞墓,并在岳飞墓前重新铸造了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等四具双手反剪的赤身跪像。这是第十二次铸造秦桧等人的跪像。

我有幸在1979年高中一年级时去杭州岳王庙岳飞墓拜祭参观,一切仿佛在眼前,记忆犹新。

从公元1475年明代成化年间,岳坟前有了秦桧等奸佞跪像。544年以来,秦桧等奸臣贼妇跪像历铸十二次。


蒋南强读历史


题主说的该是中兴四将中的张俊吧?这个人军事能力的确不错,且政治嗅觉敏锐,对高宗有拥立之功,是南宋追封的异姓七王之一。但过硬的军事并不能掩盖其卑劣的品格,如果他只是媚主无度,转而支持求和,并不会跪在岳飞的墓前。可是他直接参与了对岳飞的迫害,并罗织了最后致武穆公于死地的罪名。

其实岳飞被定的罪不止那个莫须有的谋反,而且即使在南宋,单凭莫须有的谋反也不能致岳飞于死地。岳飞的定罪文比较长,老朽不便全文转述,只说其中主要内容。其实岳飞的罪名有三条:

1、征讨稽期,坐观胜负,十五次受亲札指挥而顿足不前。

2、指斥乘舆。

3、移书张宪,“措置别作擘画”,致使张宪意图谋反。

很多人拿着这篇定罪文证明岳飞确实该死,杀他不是只有莫须有的谋反云云。事实真的如此吗?老朽不才,愿意和诸君共同分析一下。第三条的移书张宪就是臭名昭著的莫须有,这条罪名所以是莫须有,是因为岳飞的书信没有拿到,文中说张宪烧了,而张宪的口供也没有,有的只是王俊的检举。这样的官司定张宪的罪都难,更别说攀咬上岳飞。这条罪的诬陷程度很多高贤已经分析透彻,老朽就不再赘述了。

老朽要分析的是,这三条罪其实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它们的起源都是那场柘皋之战。绍兴十年,岳飞等人北伐被高宗诏回后,金国于次年大举进攻淮西。南宋以张俊为主将进行反击,岳飞和韩世忠配合。所谓的十五次亲扎就是这次战役中来的,如果乍一听岳飞受十五次亲扎不进兵确实有取死之道,但如果仔细看里面的内容就会发现,罪名罗织之无耻,莫过于此。亲扎及岳飞的回书内容纷繁,不便一一罗列,老朽概括总结一下,亲扎从绍兴十一年正月二十九日到三月十七日之间。前四个亲扎是战略讨论内容,高宗希望岳飞去江州协助防守,岳飞希望优先进攻中原,即使不进攻中原也可以攻击薪、黄两地,收腹背夹击之效,起码也可以围魏救赵,高宗亲扎更倾向后面的战术。鉴于送信往来速度,岳飞应于收到第二或者第三封亲扎时的二月十一日就起兵出击,日行近200里,抵达黄州。

二月十九日高宗回复岳飞起兵的亲扎确定粮草事宜,岳飞于二月二十三日抵达舒城向庐州进军,此时张俊已打退金军,并公文告知岳飞“虏已渡淮,前途乏粮”,并命令刘琦也退回太平州。战役主将的命令不听不行,即使想不听岳飞也没有粮草,所以他移师池州就粮,并向舒州移动,同时上书高宗等待新命令,这个过程发生在第五到第十封亲扎之间,时间已到三月五日左右。其实张俊应该有独享战功的意思,岳飞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但是此时金军并没有全面退出淮西,张俊的情报是错误的。

第十一封亲扎是命令岳飞戒备,此时完颜宗弼突然又猛攻濠州,于是三月十日的第十二封亲扎又命令岳飞去庐州参战,需要注意的是三月八日濠州就已经陷落,且不知死活的杨沂中部已中伏被打的大败。韩世忠赶到战场时已经无法挽回,差点被金军抄了后路。岳飞于三月十二日赶到庐州时前方的败兵都陆续回来了,剩下的三封亲扎和废纸的区别不大。

被来回折腾没能参战的岳飞,看着这些败兵怒火中烧,和身边的人抱怨:“张家、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蹉踏了“。大意是张俊和韩世忠这帮废物的人马,给你一万人都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这便是指斥乘舆的来历,因为张俊带的是禁军,算是御林军一类的。至于其他什么岳飞说太祖三十岁当节度使,我也三十岁当节度使之类的,大抵都缺乏实际证据记录,连定罪文都没有体现出来有这些事情。

此战之后,张俊、岳飞和韩世忠被升入枢密院,剥夺了兵权。张俊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让他发现,皇帝不准备再用兵,于是转而向主和派靠拢。是年五月,张俊和岳飞巡检韩世忠原属兵马,张俊唆使岳飞拆分韩世忠部,想拿岳飞当傻子,自己两面讨好,岳飞拒绝,注意!是拆分韩世忠部,不是岳家军。同月秦桧构陷韩世忠,岳飞力保之下,韩世忠免难。于是秦桧党羽开始弹劾岳飞在淮西之战中顿足不前,罢免了岳飞枢密院副使的职务,当了万寿观使的闲职。心灰意冷的岳飞索性自请赋闲,彻底离开朝堂,回到庐山旧居养病(岳飞一直有眼疾),直到被抓回大理寺遇害。

在构陷岳飞的过程中,张俊一力促成了征讨稽期这条罪责,全盘否认自己给岳飞的公文,并称反复催促岳飞进兵。但可笑的是定罪文中又提了那十五封亲扎,反而让后世的人们看到了构陷者的无耻。另外根据《挥麈录》中记载,张俊直接收买王俊首告岳飞谋反,该书作者王明清与岳飞、张俊等人生活时代相同,具备相当的可信度。

所以老朽的看法是,张俊在军事上建树颇丰,称之为一代名将也未尝不可,但他构陷岳飞手段之无耻下作,跪在岳飞墓前也没什么冤枉。历史毕竟不是演义小说,可以脸谱化人物,好人就只做好事,坏人就只做坏事。对于张俊,老朽只能说是个有功于皇帝却品行卑劣的小人。唯一心疼的是铸成跪像的铁材,借一句诗来结束全文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何辜铸佞臣。

老朽知道就这些啦,全文较长,希望诸君有耐心看下去,也欢迎批评指正,拜谢。


历史吐槽机


此题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

我们应尊重历史,即便讨论历史真实,也要了解历史亊件的釆胧去脉,还原本来真相。

岳飞被害后二十来年就平反正名,得益于许多抗金名将健在,而不是凭一二人之力。所以岳飞是铁定的民族英雄。

岳飞墓前的跪着的铁人是明朝早期,由当时杭州府出台着手经办,也不是岳家后人能办到的事。

至于墓前跪着5人,我们力求真相,此5人与岳飞被害的关系,当时这5个人的处在什么地位置的重要性,奸臣就是奸臣,历史再过一万年也改不了历史真实。

秦桧不跪何人跪?秦桧是在金回来是有目的,在任宰相时期,本来在众抗金将军的苦战下宋领土逐渐被收复,而秦桧却想方设法割地求和,跪地求荣,阻断抗金亊业,以不顾二帝被却之耻辱,承愿跪着偷生,也不愿站着做人,彻彻底底是金人咬人的狗。

秦桧下手4人都是秦培养的狗腿,都是安在各个要职部门的重要主办,死不足惜,跪不足惜的人物。我以前就此人论述过,在此不再重述此4人。

明朝立岳墓前跪相,它与宋朝离代相近,了解真相,不是由凭空穴来风。

现在我们为什么不尊重历史呢。

如果任由否定历史事实,那么也有人不认定抗日救国,日奸们大有人在,也会为汪精卫叫魂说成是曲线救国了。

今天的社会是开放的时代,但我们应求得正人正气,不是给仇视我国的野心国家当炮筒。


湘中上善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的这段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特别是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最为出名。


为什么被称为“中兴四将”呢?北宋灭亡后,南宋高宗开启了和金国对抗的历史,史书上把宋军抵抗金军入侵的这段历史称之为“中兴”,在抵抗金军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军事人才。

在这一批人当中,有四个人的抗金战绩最为突出,他们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世光,他们被人称为“中兴四将”。也可以说“中兴四将”是那个朝代的产物,他们的出现,挽救了快要掉进深渊的南宋,避免了南宋重蹈北宋覆辙的危险。


既然同为“中兴四将”之一,为何要陪秦桧一同跪在岳飞墓前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跪在岳飞墓前的除了宰相秦桧夫妇之外,还有同为当时“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以及岳飞的老部下王俊、王贵等人。

南宋和金朝的斗争趋于平静后,以高宗和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先后通过手段解除了连“中兴四将”等在内的抗金派将领的兵权。

二十四日,宋廷宣布韩世忠和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二十七日宋廷宣布撤销三大将的宣抚司机构,将他们手下的诸统制人马直属“御前”

宋朝前后两次的杯酒释兵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普建议的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可以说是“忠谋”,而秦桧所策划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则是“奸谋”。

之后秦桧在利用三大将之间的猜忌,想各个击破,把他们全部除掉,但是岳飞知道消息后,立即飞鸽传书给韩世忠,后者求见高宗后,得以善终。

但是岳飞就没有韩世忠这么好的运气了,在秦桧、张俊和岳飞原部下的诬告下,岳飞被打入打牢,最终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给杀害了。
作为直接参与谋害岳飞的主要人物之一,张俊当然也要像秦桧等人一样跪在岳飞墓前,遗臭万年。


史说三朝


岳飞从军,跟将军王彦作战,第一次逃跑,跟将军张所,第二次逃跑,跟将军陈淬,第三次逃跑。在宜兴丶吞并了刘经的部队之后,岳飞军有了几千人,后来得到宗泽的赏识,提拔重用。又得到大将张俊的推举引荐,岳飞第一次见了皇帝宋高宗(赵构),皇帝把岳飞当成亲信培养,把爱将牛皋等几位优秀将军也划给岳飞领导,目的是壮大岳家军,制衡韩世忠丶张俊,防止韩世忠张俊拥兵自重。南宋的建立,是张邦昌让出皇位,张俊首先提议并拥立,韩世忠丶张俊丶刘光世等大将共同辅助。 张俊是岳飞的上级领导,是岳飞的伯乐和恩人。韩世忠丶张俊丶刘光世,是南宋的开国大将。岳家军逐渐壮大,是皇帝的栽培,岳家军有二万匹左右战马,张家军丶韩家军丶刘家军都是步兵为主,很少有战马。1140年顺昌战役,1141年淮西战役,两次大围歼战,岳飞抗旨丶不积极参战,被撤职后,写信给岳家军的实际掌权人张宪,“举兵襄阳”,目的是逼皇帝把兵权还给岳飞。十月,皇帝下圣旨,追究岳飞的责任,岳飞被捕入狱,岳家军的十多个将领亲自到大理寺作证,张俊举报了岳飞大不敬的过错,并协助皇帝丶大理寺丶宰相,调查岳飞的过失。韩世忠丶张俊,是宋高宗庙配饗的大将。因为张俊举报了岳飞的过错,所以丶张俊就跪在了岳飞的坟墓前。


大海的眼睛3723187353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万代流传,也出现了一些颇俱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为国为民屡建功勋,另一方面却做出了令万人唾骂坏事,以致于永世不得翻身,定在了历史旧耻辱柱上。南宋名将,张俊便是这样的人,武穆坟前,和秦桧等长跪于斯,千夫指,神人不屑,万人骂。
张俊(1086——1154)字佰英,风翔府成纪人,(甘肃省天水市丿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张俊出身贫庶,自小弓娴熟,十六岁时为弓箭手,北宋徽宗时参与对西夏作战,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靖康元年,金兵合围榆次,张俊率所部数百人力战突围,斩杀追兵五百,声名大震。靖康二年1127年,率部镇压起义军李昱、張遇于任城(山东济宁),官升至拱卫大夫。是年,金兵攻破京城,掳走徽、钦二帝,北宋亡。张俊断然拥立赵构: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宜早正大位。此时张俊官至御营前军统制,成了赵构的心腹。后率部平定淮宁、镇江、杭州、兰溪、秀州地方割据。为南宋开辟了稳定的后方。同年秋向赵构提出南渡方略:今敌势方张,宜且南渡,据江为险,练兵政,安人心,候国势定,大举未晚。赵构到达临安,偏隅格局形成。高宗即位,张俊升职观察使,建炎二年1128年又升职承宣使,1129年平定苗傅,刘正彦兵变,又升领节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年底在著名的明州(宁波)之战中,张俊率部殊死抗击,杀敌千人。大挫金人锐气。1130年正月,金军又攻明州,张俊与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无数,金兵往北而奔。中兴战自明州一捷始,南宋军势稍张。四月,张俊改任浙西、江东制置使,招收江渐地区群盗,除刘光世、韩世忠两军外,其他诸将均受张俊节制,是当时最主要的将领。绍兴元年1131年,张俊讨伐马进、李成,有功,进太尉。绍兴四年1134年至绍兴十一年,张俊战伪齐,抗金兵屡立战功,四月,高宗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次年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绍兴二十六年(1156)终,六十九岁,朝庭追封循王。论军事上成就,张俊绝对当属一流,黄天荡战役,柘槔亡战,让他登上了人生的顶峰,然而他还有令人不耻的一面,他深得高宗恩宠,大肄兼并土地,张俊家良田万亩,每年收租米六十万石,还有大批园苑,宅第,每年收房租七万三千贯,是自古至今罕见的大地主。绍兴二十一年l0月,张俊大排筵席,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据明确记载,这桌天下第一宴,正席之前点心上了十三轮,每轮十几道,下酒菜十五盏,每盏两道,还有见缝插针二十八道,跟班大员们,每人也都有一套菜,官级不同,品种和数量也不一样。张俊家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命人将银子铸成一千两(五十公斤)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拿它没办法。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张俊为首,岳飞年龄最小,张俊还是岳飞的伯乐,岳飞年少气傲,誓言打败金兵,收复河山,然而对胸无大略,偏隅苟且的高宗,奸诈权贵秦桧来说必然是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张俊却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络织罪名,促成岳飞的冤案。忠臣和奸臣,并非天生,英雄一时容易,忠心一生很难。我们感叹先人,感伤历史!


昨天今天已过去


任何朝代的帝王都需要忠臣,既便是敌对称王之后,也会对敌人阵营中的勇士忠臣大加赞赏,这是由每个帝王为了使自己的朝代有更多的忠臣所必须的。袁崇焕就是大清皇帝为他正名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所以说真的,我们这里的人既不是历史研究者,更不是国家的执政者。不知道凭什么去戏说历史。既无聊又无知,非常可笑。所以,在这里我真诚希望,头条新闻不要再提这些无知的问题,否则会严重影响头条的质量,让人不屑。也让提问题的朋友,不要再提历史已定论的问题。因为你不够格。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或是受什么势力的指使。只想告诉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不是某些愚蠢的外国人,可以愚蠢到联合外国势力推翻本就和平美好的国家,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民族包受战乱之苦,再来后悔,再来渴望和平,再来重新争取民族独立。


跃跃2829


历史是人民书写和传承的,公道自在人心,英雄岳飞之所以被千古歌颂,是因为岳飞在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年代,面对外敌侵犯、百姓罹难,岳飞能怒发冲冠挺身而出,保南宋半壁江山,救人民于劫难。人民崇拜尊敬岳飞乃人心所向,是岳飞有功于国、有恩于民。

至于陪秦桧跪在岳飞墓前的抗金将领张俊,既是他与秦桧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的罪有应得。也是其贪财忌贤、争权夺利的所招致的果报。绍兴十一年,高宗受秦桧蛊惑,准备与金议和,为表诚意,首先解除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兵权,升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在此期间,张俊想大权独揽,意在吞并韩世忠的背嵬军,准备去搜集韩世忠的过错,罗织罪状置韩世忠于死地,此阴谋遭到岳飞痛斥,岳飞并向韩世忠通风报信,韩世忠急忙面见赵构涕泪交流据理陈词,秦桧、张俊的阴谋才未得逞,韩世忠保住了性命后力请辞职,被解职后,韩世忠韬光养晦杜门谢客,经常骑驴携酒吃斋念佛,号清凉居士,自得其乐。

秦桧、张俊陷害韩世忠不成,就视岳飞为议和的最大障碍,视岳飞为他们实驰阴谋的最大绊脚石,必置岳飞于死地不可。张俊为了取媚赵构,就附和秦桧制造谣言,随秦桧党羽上奏章弹劾岳飞,岳飞只好提请辞职。

接着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追随秦桧制造伪证,胁迫收买岳飞部将,捏造岳飞谋反的罪名,促成岳飞冤狱,使岳飞父子和大将张宪被惨害。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做为一代抗金名将,却为一己私利所迷失,甘当秦桧帮凶走狗,卖国求荣祸国殃民,成为千古罪人也是其咎由自取。更可笑的是富可敌国的张俊,聪明反被聪明误,死后的财产也被秦桧侵吞霸占,生前跟秦桧同流合污,死后同跪千古,不知有何感想?是何感受?


德厚致远


都知道奸臣秦桧夫妇的雕像,在岳飞墓前跪了几百年,这对夫妇的雕像估计是永远都站不起来了,其实在岳飞的墓前,除了秦桧夫妇的雕像,还有几个雕像,其中一个叫做张俊,这个张俊从前也是抗金名将,曾经多次给予金军沉重打击,位列“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个是岳飞、韩世忠、刘光世),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名将,本应该是名垂青史,为什么他的雕像也跟秦桧夫妇一样,跪在岳飞墓前?

张俊出身贫苦家庭,少年习武,年仅16岁就参军,早在宋徽宗在位时间,他就参与过与金国和西夏的战争,因为作战勇敢,被当时的康王赵构赏识,成为他的亲信部下。靖康之耻发生后,张俊为了稳定汉人江山,他和很多将领极力主张赵构南迁,建立偏安朝廷,赵构在张俊等人的支持下,南迁建立南宋,并任命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为主将,北伐中原,锐意收复。

南宋王朝建立后,岳飞才刚刚崛起,从年龄上看,他足足比张俊等人小了十几岁,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不过他在战功方面比张俊等人更加高,这时候的张俊是很正直和坚持主战的,他和岳飞等人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攻灭金国,收复祖国山河。

在岳飞、张俊等诸将的努力下,金军节节败退,这时候的南宋是很有机会收复中原的,不过这时候岳飞的一句话让他引来了杀身之祸,就是那句“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意思是等到南宋攻灭了金国,把宋徽宗、宋钦宗接入南宋朝廷,不过那个昏庸的宋高宗却认为徽钦二帝回来南宋,会威胁他的皇帝宝座,所以宋高宗默许奸臣秦桧陷害岳飞,最终导致了岳飞冤案。其实岳飞的初心只是为了救回两位皇帝,并没有要他们取代宋高宗的意思,但昏庸的宋高宗又岂会明白这点。

关于张俊的雕像为何跪在岳飞墓前,原因就是他参与了陷害岳飞,制造了岳飞冤案。当年宋高宗要和金国议和,收回所有抗金将领的兵权,张俊为了明哲保身,他主动交出兵权,而岳飞、韩世忠等人因为反对宋高宗议和,被宋高宗罢免,而岳飞不仅被罢免,还被秦桧陷害入狱,他为了制造岳飞的罪名,找到了张俊等人参与伪造罪名,但一向性格正直的张俊为何会答应秦桧?

据说张俊虽然正直,但在抗金后期,他的思想已经慢慢转向议和,而且本身他贪财好色,被秦桧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秦桧以各种手段威逼利诱,终于收买了张俊,于是本来正直的张俊,就答应了秦桧,参与伪造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公元1142年,岳飞在狱中冤死,和岳飞一起冤死的还有他的长子岳云、爱将张宪,岳飞的妻女等全部流放,这是古代中国最冤的冤案了。

岳飞死后,张俊高官厚禄,成为宋高宗的重臣,还封了异姓王,过着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这是建立在岳飞冤死的基础上的。公元1156年,张俊在家中去世,终年68岁,南宋朝廷为他上谥号“忠烈”。

其实纵观张俊的一生,他从抗金名将堕落为参与陷害岳飞的罪人,他根本不配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他所犯下的罪过,只能是像秦桧夫妇一样,跪在岳飞墓前来赎罪,永远也站不起来。


除了帅一无所有com


张俊这个人可谓是无耻下流,唯秦桧马首是瞻。他与韩世忠本是儿女亲家,然而为了讨好秦桧,竟然对自己的亲家下毒手。若不是岳飞及时向韩世忠通报,韩世忠差点死在张俊手上。也因为如此,张俊对岳飞非常忌恨,于是和秦桧一拍即合,干起了构陷岳飞的勾当。

岳飞被罢官赋闲后,秦桧和张俊一直在绞尽脑汁的置岳飞于死地。他先是胁迫接替岳飞的大将王贵为亲信,然后又从岳家军中收买了王俊、姚政、傅选和庞荣四个败类充当人证。不久,王俊就向王贵投呈诬状,诬蔑张宪得知岳习罢官赋闲后,私下召见他图谋裹胁鄂州大军前往襄阳府,以威逼朝廷将军权交还岳飞。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张宪一案牵扯上岳飞,最终达到陷害岳飞的目的。然而,王俊向王贵投呈的这份状词却是一份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的拙劣之作。王俊在状词中称他与张宪素来不和,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既然如此,张宪又怎么可能会将如此机密的情况告知王俊,并拉他一起入伙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王俊最初是将状纸投送到荆州路转运判官荣薿处,荣薿认为此属诬告,所以拒绝接收。这样,王俊才将状纸上呈给王贵。王贵也知道王俊的状词一派胡言,但因为受到张俊胁迫,只能违心地将它转交给秦桧的心腹林大声。林大声收到状纸后,立即以急递的形式发往镇江府的张俊枢密行府。

张俊收到王俊的状纸后,如获至宝,立即逮捕了正在枢密行府参谒的张宪。按照宋朝的规定,枢密院无权开设刑堂,所以枢密院的小使严师孟和令史刘兴仁拒绝“推勘”,“恐坏乱祖宗之制”。然而丧心病狂的张俊根本顾不上这些,就改命自己的亲信王应求负责审查张宪,他又亲自参与审问,把张宪打的体无完肤,受尽酷刑。然而,出乎张俊意料的是,即使张宪被打的死去活来,他仍然不肯招认王俊诬告之事。张俊见张宪不从,就命人编造了一份案宗上交给秦桧。

王俊曾在诬告中捏造张宪对他说道:“我相公(岳飞)处有人来,教我救他。”但他作贼心虚,又在状纸中附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道:“俊即不曾见有人来,亦不曾见张太尉(张宪)使人去相公(岳飞)处。张太尉发此言,故要激怒众人背叛朝廷。”然而张俊却根本不去理会这些状词,反而向宋高宗上奏道:“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枢密)行府已有供到文状。”

秦桧与张俊里外配合,同时向宋高宗奏请将张宪和岳飞之子岳云押送大理寺审查,并召岳飞到大理寺一并受讯,宋高宗立即批准。

就这样,在秦桧和张俊的构陷迫害下,岳飞冤狱终于酿成。因此,张俊跪在岳飞墓前当属罪有应得,罪该万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