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绩效真的是教育“毒瘤”,校长“敛财”的工具吗?

俺油菜


教师评职称大部分都是弄虚作假,有几个真正能写出论文的,我建议以考代评,并有监督机制,评点后必须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撤回,机动管理,不送钱定不上。


盖吉忠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此深有体会。

教师职称最大的弊病就是养成了不教学的人工资高,努力教学的人工资低。从而在鲜明的对比下,又让年轻人失去动力。

然而教师职称不和校长搞好关系的人一般真得不到。什么师德考核,什么连续发表论文,都是骗刚入职教师的,还说评职称要这些,你信了就上当了。

我这里的例子比比皆是。2016年我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名字听上去高大上,还以为校长器重我,让我去进修学校培训。在进修学校搞了三天的毛笔培训,从南昌大学请来的教授第一天讲了古代名人的书法史,剩下的都是自己在纸上写(教授上完课就不见了)。最后一天进修学校的校长讲了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他讽刺这种进修根本没有意义,就像我们发表的论文一样,像我们市有上万名教师,你觉得这么多论文有人会去看么?这位校长说得很详细,他说顶多从中以抽签的方式远几篇打上分。再说道师德考核,有多少人不是在网上抄的范文?试问这样的考核对评职称有什么帮助有什么意义?

我刚工作的时候,在分配的学校里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两个50多岁的老师,都是03年民办教师转的正,一个老师04年就评到了高级职称,一个直到58岁快退休才给他评。前者是04年送了3000元给某某(已退休),当时3000元都有半年工资了,后者上面舍不得给。现任校长在这里待了也有10年了,58岁给人家评高级职称,想想他和上一任校长有什么区别!

所以,强烈建议取消高级职称和绩效这两颗打击教师的“毒瘤”!真是搞得乌烟瘴气!


小珹教育


那是15年的时候:我孩子在广西崇左某小学读书,从小学到毕业几乎没有老师批改过作业。我做父亲的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给孩子批改作业。有一次家长会提意见,得到了所有家长的拥护,大家纷纷责问,结果得到老师的答复:你们好自为之!过后在那所学校任教的表哥告诉我:教师绩效大部分给领导吞了,只有很少一部分给了老师,一些老师都不怎么来上课!上课的老师都是敢怒不敢言,趁早给孩子转学。结果转到另一小学,仍然是没见老师批改作业,连作业都不布置。没办法!只好又把孩子转来,在身边好辅导。想想以前当老师的时候,我们每个课任老师都要给学生批改两本作业以上,每学期交给教研组检查两次。那时候工资才一百来元。很多老师孩子读书都很拮据,需要四处筹钱。但是我们要相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教育事业也朝好的发展。职称也好,绩效也好,就是成了毒瘤也都阻挡不了。他们那帮老师布置不布置作业,批改不批改作业,都阻挡不了孩子的进步!

职称,绩效等永远成不了教育的毒瘤,一切都将被时代进步的车轮辗碎!


庸人自扰


我们学校很搞笑的,考勤刷脸,一次不到扣绩效,管机器的满勤,领导满勤,他妈的普通老师经常扣钱,有时老师上课忘记了刷脸被扣钱,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上课分摊为绩效一节12块,而刷脸一次被扣13块,因为领导是不上课的,无须担心被扣,满勤也许有奖,最后弄得普通老师课可以迟到,但刷脸不能忘,钱扣的多。问题是扣的钱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反正校级领导每年下来绩效比普通老师多四五千。


我来说说看看


要我说,在职称评定中,如果校长搞暗箱操作,或者只顾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现实中基本不可能。我看到的是各地的评聘中高级职称都有一系列条条框框,硬套即成。我所在县两个正高全部是由省级学科带头人所获。他们一是所教学科有特色,二是有一个工作室,带了一帮徒弟。其他都走在前列。我县校长主任没一个评聘为正高。二是我们县还有很多校长是中级职称,能够当上校长与他们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他们也没有为自己评职称滥用职权。三是,职称评聘学历是硬核。所以,有些说法也太伤人了。我退休了,我说出来,仅仅是为他们鸣冤而已。我不用拍他们的马屁。


用户1956502798232


职称是老师的命脉,大多老师的命脉把握在领导手里,很普遍也很正常!尽管评职称有条条框框,有硬也有软条件要求,硬条件相同,硬条件不硬领导说是硬就硬,硬也不硬,因为轻重没法用秤称重吧!软条件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懂的!所以职称评审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只是越是穷的地方越腐败,完全是净土的几乎没有,最多是个别领导干净点而已!说说绩效吧,和职称一样,本来都是好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学校做行政的和尚念歪了经,也对啊,绩效政策是校行政制定的,总不能革自己的命吧,也不能割自己的肉!所以,在制定时,行政岗位待遇优厚,工作量和科研考核大幅度打折扣,不用蹦都轻松完成,年终绩效到手了,老师就不一样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拼死科研,拼了老命蹦蹋也不容易完成,造假成风!有个单位,学校副处行政岗位绩效奖和正高一样高甚至还多些!副教授还没有正科高,行政完成的教学和科研只是教师的三分之一👎也不难理解这个单位行政人员人数是教工的三分之一还多,一个教书育人的学校,官风浓郁!这样的绩效难道不是一种新的集体腐败吗?


简单快乐212249655


教师职称的评选,太多无奈太多“你懂的”,不提也罢。我来说说,教师的所谓绩效,看看这个谁懂得。

我们这所谓教师的绩效被称为结构工资,并没有工资以外的额外投入,绩效的来源大概是这样的,高级老师从工资里拿出900元左右,一级拿出700元左右,二级拿出600元左右,放在一起,然后根据工作量进行再分配,分配给到个人的,就是工资里的结构工资。

以语数外为例,满工作量是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可以勉强拿回自己拿出的那部分,但人多粥少,大部分人只教一个班,所以拿不回来;史地生政的满工作量为一周16节课,全校有两个老师是这个工作量,所以大部分人也拿不回来。

那么,大多数老师拿不回自己拿出的钱,钱哪去了?谁能多拿回来?答案,中层以上的干部。

学校自行规定,中层以上的干部,结构是学校里与中层干部同一级别的老师的,结构排在前六名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有六个老师拿回来了自己拿出的那部分,干部们就拿回来了。再有能干的老师,累死累活既教两个班的主科又当班主任,多拿点结构工资排名进了前六,校长和中层干部就都水涨船高,都多拿。

不仅如此,除此以外,干部们还总加班啊,也不知有多少工作白天干不完,工作日干不完,总之一定要加班。不知加班多长时间,不知加班干了什么,总之既解决了平常的晚餐,又解决了周末的午餐,最重要的是,额外领取了加班费。

某一月,干大发了,一个校级干部连加班费带结构工资是3800多元,仅这一块,就是一个年轻教师的全部工资。

一个教数学的班主任拍案而起:我教两个班的课,当班主任,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量,一个月结构是800多,你tm不眠不休24小时工作,也就是我的3倍2400,我就问你,这3800多结构是怎么算出来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终于有人举报了,换校长了。当然,换的原因还有许多,我们老师不知道的别的事。结构事件只是导火索。

这就是老师的绩效也好,结构也罢,割自己的肉熬汤,薅自己的毛做衣,你懂了吗?有意思吗?

所以,老师补点课收费心安理得,这毕竟是自己的劳动付出所得,凭本事挣钱,不丢人!


三人行有我为师


我在一线工作二十多年了,亲眼目睹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学校校长在此过程中,大把敛财,很多不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排在前面,优先一线教师晋级,这些领导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帮助造假填写晋级材料,上下找人活动,乐此不疲!而那些任劳任怨一线辛苦工作的教师,却无奈和心酸——校长一手遮天。!前几天,黑龙江某学校校长说,为了应对上级——省均衡发展检查,开教师大会说,如果有人问,你们实行绩效工资了吗?你们就说实行了,中心校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五万元给老师发绩效工资每人一百多二百多元,相差不多。十来分钟开完会,让老师签字,老师们签完字就等这个额外绩效工资,左等右等,校长说的绩效工资没影了🤣,于是,就有许多老师找到中心校一把手,答复的是,没有这事儿!校长为了息事宁人,在一天的早会上说这是自己理解错误。这个校长啊,欺上瞒下的行为,实在是荒唐绝顶啦🤣😓


Mike3115


我的职称缘。动荡刚结束,百废待兴,教育也不例外。我是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大明湖里尿过尿的人,万没想到命运把我推到教师这个行当里了,心里别扭哇!因为传统中就有“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一说,加之很多人在外贸和大型国企,不仅工资高,奖金也是美美的,无奈!咱没门路,听天由命吧。别人依旧是动荡年代的惯性,我就独自闷在教学中,研究英语和体育的教学方法,,先是让学生们如何有对学习的兴趣,以趣激情,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积极性,从而我就有了好的课堂教学,学生们有了好的学习成绩,教学相长了。我的兴趣有了研究的兴趣更浓了,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我想,贡献的大小在于人才的培养,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带动周边的教师一起加入研究的队伍中。这样短短的几年我们的团队在市里、省里、甚至全国上出了一些优秀课,有市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我有幸参与了省里体育教材的编写。没曾想这些竟成了我进入职称评定的有利因素。那时谁也没想到职称这玩意儿这么厉害人家问我你申报几级,我说初级就行!他们说,你报初级,我们就没法报了。这就是我的职称缘,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户13430229465


如果校长在这方面敛财简直就是傻妈给傻儿开门傻到家啦,一是会把学校搞乱,弄的老师们的怨声载道,二是经不起上级调查,容易出事,一般聪明的校长不过问职称和绩效这种事,都是由分管的副校长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外行业的人可能不知道,职称评审是教育局和人事局搞的,一般由高一级的主管部门来做,评审工作有文件很透明,校长想一手遮天也很难做到,校长想敛财很容易,把学校质量搞好,生源充足,私自安排一个学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一年安排一百根本都不是事。再一个就是工程发包,学校生均经费一千多,每年也有几百万的开支,三是有些学校自己办食堂,小学办幼儿园,前些年没人管的时候就收坐支,无人监督。真想敛财这些方面比你说的从职称评审敛财容易的多。凡是说校长用职称和绩效敛财的人也大多是自己猜测,或者是自己晋升职称无望发发牢骚,职称工资差距并不是太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师没有职称,老教师拿七十多,刚入职的教师拿四十多差距近一半,差距小吗?现在高级教师的最低档和中级教师的最高档相差也就二三百块钱,你总不能用中级的最低档和高级职称的最高档比较吧?也不能用刚入职的初级职务和快退休的高级教师比工资,只有到了中级职务的最高档才有资格晋升高级职务的最低档,这样比较才是理性的,现在的实行的工资结构调整正在扩大的薪级工资和缩小职称工资的权重,目的是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一些因职数问题暂时晋升不了职称的老师也不必天天为职称而纠结,”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时候还会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