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除了文聘,吴懿还有哪些混子,这些人的综合实力又如何?

三孚叔达


任何时代都少不了混子,世道就是这样,也许你能力很强,贡献很大,但都不如人家会混。

混,这也是一种本事,需要相当的技术含量,不是说你溜须拍马、装洋蒜就有用,要混得风生水起、左右逢源,也不是谁都能干得好的。

三国时代是乱世,群雄并起,豪强林立,想要在这样的时代生存和发展,最最考验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但若文不能谋、武不善战怎么办?――可以混。刚才咱们说了,任何时代都可以混,包括这个危机四伏的乱世。咱们就来聊聊三国时代那些比较牛的混子们。

一、文聘

文聘这人很会混。在刘表手下时他就受重用,在军队里属于高级军官。刘表死后,他投向了蔡夫人一边,但伪装成骑墙派,左右摇摆,装老好人和稀泥。

曹操旌麾南指,文聘追随蔡夫人、蔡瑁成为投降派。襄阳城下,魏延欲迎刘备入城,文聘立即带兵阻止。文聘那点武艺,魏延根本就没把他瞧在眼里,以少打多,还磕了将近四个钟头。说明文聘武艺一般,指挥水平也很菜。

曹操进入襄阳,封赏投降派。文聘又装着一付忠于旧主的样子,博得曹操的敬重,封他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让他率兵追击刘备。文聘追上刘备,也不交锋,而是躲开了。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文聘就那么看着,直到赵云破围而出,他才又带着兵马追去。到了当阳桥,看到张飞断后,文聘又停马不战。

别看文聘打仗不行,在曹操面前混得相当不错,赤壁之战时,他被任命掌管“左军青旗”,和张辽、张郃这些人平起平坐,他还经常随在曹操左右。汉中之战,黄忠米仓山劫粮,张郃、徐晃上阵大战,文聘也不参战。赵云冲阵,把他的部将慕容烈都干掉了,文聘仍然隐忍不出。曹丕南征,文聘也随军出战。在遭到敌方火攻的时候,文聘首先出现在曹丕的御船边,将他救下小舟逃出。逃跑途中又遇东吴丁奉的伏击,张辽、徐晃迎战,文聘又紧随曹丕身边跑掉了。

遇到战斗就躲,没啥贡献,但紧随领导身边,文聘混得不错,地位稳步上升,每任领导都对他信任有加而格外提拔。

文聘混社会靠的是两个字――“跟随”。

二、吴懿

吴懿以前是刘璋的部下。刘备入川,刘璋派他去率兵抵抗,他还是主帅级别的人物,因为他是刘璋的亲戚,他妹子长得漂亮,嫁给了刘焉。

到了战场上,吴懿那两下子肯定不行,主要是靠张任去打。张任设下埋伏,包围了轻进的张飞,吴懿参与了这次包围战,本来能立下大功,没想到赵云冲阵而来,吴懿哪是赵云的对手,一个回合就被生擒。

被押进刘备中军大营,刘备问他是否投降,吴懿语出惊人:“我即被捉,如何不降?”周围的人都被他这全无半点骨气的表现惊呆了。

刘备取得成都后,自领益州牧,吴懿又将自己寡居的妹子嫁给了刘备,成为了皇亲国戚,地位再次上升,受到提拔和重用。后来一直升到左将军、封爵高阳侯。

吴懿混得好,主要靠两个字――“奉迎”。

三、孟达

孟达这个人他并不是没有本事,其实他挺有能力的,善于领兵打仗,还很有政治头脑,但他的发展进步主要是靠混。

孟达是张松和法正的朋友。刘备入川时,他随法正一齐暗通刘备。刘璋给了法正和孟达四千兵马,让他们去抵挡刘备,法正不善领兵,这些人马实际都被孟达掌握着。法正归附刘备,随军征战,而孟达则带着人马驻扎不动,看着双方拼杀,坐山观虎斗。到了刘备完全占据上风时,孟达又率兵直捣成都,兵不血刃立下大功。

孟达这些伎俩当然瞒不过老江湖刘备,刘备又命他去攻打房陵。孟达率兵前去,并不硬拼,而是派人去刺杀了守将,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房陵。再继续北上,包围了上庸。并与对方谈判。刘备赶紧派刘封去接管了指挥权,上庸投降,刘封就分剥了孟达的功劳。

关羽北征襄樊,兵败身死,孟达怕刘备拿他替罪,就又降了曹魏,受到了曹丕的重用,成为了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爵平阳亭侯。

曹丕死后,孟达觉得自己不受重用,又与诸葛亮联络,欲重归西蜀,还待价而沽,和诸葛亮谈条件。结果被诸葛亮和司马懿默契配合,置之于死地。

孟达混社会靠的是两个字――“趋避”。

四、于禁

其实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是混得最好的,军衔最高,领兵最多,封爵最重。比张辽、徐晃、张郃要强多了。甚至资历更久的乐进都不如他。

于禁的战斗生涯中没打过什么胜仗。濮阳之战,他和乐进俩人联手夹攻,被吕布一挑二打得落荒而逃;徐州包围战,张飞数合就将他击退;潼关之战,于禁和马超打了八九个回合,就抵挡不住败归本阵;率七军援救樊城,被关羽一泡大水淹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被生擒活捉,匍匐求饶,关羽都不屑杀他,恐污了青龙偃月刀。

但于禁这人挺懂曹操心思。曹操在宛城遭到张绣夜袭,全军溃败,乱成一团。夏侯惇的部队军纪不严,有些士兵抢夺百姓财物,于禁将他们全部捉住正法,制止了大军混乱,曹操认为于禁临阵不乱,治军严整,有帅才,就着意提拔和晋升。到后来,晋升其为左将军,封爵益寿亭侯,假节钺,还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

于禁混社会主要靠的是两个字――“执行”。

这就三国时代的四个混子,虽然出身不同,能力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也不同,但都混得风生水起,手握重权。这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为什么有些功劳更大,资历更深,能力更强的人反而混得比较差劲呢?必须要检点、要总结、要学习。

四个要点:紧跟领导的左右,揣摩领导的意图,迎合领导的思想,贯彻领导的意志。

教你真正读懂三国,还帮你在工作中图发展、求进步,难道不该点个赞再走吗?


馋嘴肥猫铲史官


所谓混子,就是有事往后缩,战场上以自保为主,从不轻涉险地,专拣软柿子捏。

题主列举了文聘、吴懿,在《三国演义》中,文聘是荆州上将,但是前期荆州和孙坚、孙权交锋时,也没见到文聘的影子,后来他投降曹操,当了带路党,追杀刘备时,被刘备一顿痛骂就怂了,也不敢交锋;吴懿是益州将军,这货最经典的就是,被生擒以后,理直气壮地来了一句:“我既被擒,如何不降?”真是让人惊呆了。所以说,这两人可以称为混子。

除了这两人,在我的印象中,另有臧霸、糜芳二人,也可以称为混子。

臧霸

臧霸本来是吕布的八健将之一,地位和张辽差不多。在吕布麾下时,还能冲锋陷阵,和乐进在阵前单挑。等到后来投靠曹操以后,基本上就开始全程隐身了,没见到再有什么战绩,和屡立奇功的张辽形成鲜明的对比。

等到赤壁之战时,曹操估计实在看不下了,正好徐庶此时散布流言,说西凉军的马超、韩遂要攻击潼关,于是曹操趁机把臧霸打发了,让他和徐庶这个一言不发的货一起去潼关。

曹操麾下能征善战的将军很多,所以臧霸在曹操军中就是个混子。

糜芳

糜芳是富豪糜竺的弟弟,也算是个武将。

刘备麾下,糜芳算是最能混的了,此人脸皮极厚,长坂坡之战时,刘备被曹军冲散,糜芳“面带数箭”,赶来找刘备,脸上挨了这么多箭还能活下来,甚至还能正常说话,可见脸皮比盾牌还坚硬。

糜芳身为武将,却毫无战功。关羽北伐时,一开始任命傅士仁、糜芳当前锋,结果这两人在营中喝酒,帐后起火,粮草军械,都被焚毁,烧着了火炮,打死本部士卒,关羽一怒之下免了他们的先锋之职。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又叛变,吕蒙兵不血刃,拿下了江陵坚城,导致关羽后路被断,终至身死。

所以说,臧霸、糜芳两人,虽然挂着武将之名,但是很少有战功,基本就是随军蹭蹭经验。论综合实力,臧霸的实力还是不错的,糜芳可就逊色多了,刘备留着他,更多还是看在糜竺和糜夫人的面子吧!


历史都付笑谈中


文聘怎么可能是混子!

第一文聘出场就比较拉风,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带着十几万军民到了襄阳城下,按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要刘备攻入城内,夺取襄阳。魏延打开城门请刘备速速入城。刘备犹豫了一下,文聘就出场了:反贼魏延,识得大将文聘否!然后与魏延交战。在襄阳内人心不稳,外有刘备十几万人,军有魏延反叛的紧要关头,文聘此举稳定了襄阳军心民心,震撼了刘备诸葛亮,迫使刘备放弃入城的打算。显示出文聘智勇兼备,与魏延城门交战,面对魏延数百兵,文聘既要安排守城防刘备,又要用城门交战制造混战使刘备军不致一拥而入,文聘所带的兵应该也是数百。刘备离开前文聘与魏延混战,刘备一离开,文聘迅速将魏延军剿灭只剩魏延一人逃走,要把握住这个度,文聘武力值必须高于魏延。

文聘第二次出场更加拉风。曹操入襄阳后,文聘称病不降,曹操去请才来,曹操立即封他为关内侯,领江夏太守。曹操得知刘备已往江陵逃去十多天了,立即让文聘和曹纯领五千铁骑去追刘备,曹纯文聘一昼夜马不停蹄急行三百多里才在长坂坡赶上刘备。一阵冲击就击溃了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全伙文武加十多万军民。这一仗说明文聘加曹纯武力值远大于刘备加张飞赵云。

文聘第三次出场比较背,赤壁大火烧起,文聘去阻击黄盖,被黄盖一箭射落水中。然后张辽一箭将黄盖也射落水中,救曹操登小船逃生,曹操却令将文聘救起带走。在逃命时,曹操都要救文聘,说明曹操已将文聘当成了核心将领看待。

文聘第四次出场也是拉风的。赤壁之战后曹操为提升士气,搞了个校场阅武(现在说的阅兵)。重伤刚愈的文聘纵马一箭射中靶心。得到曹操的奖励,并放心地让文聘去江夏任职。

第五文聘所领的江夏,郡治在东吴手上,东吴的江夏太守是周瑜,夏口在刘琦(后刘备),领江夏太守的是关羽。文聘只有镇守几个小县却能坚守始终不失。

这是演义中的文聘,演义都足以说明文聘武力值远高于魏延张飞赵云及东吴诸将。

三国志中,关羽主政荆州时曾三次大举攻打文聘的江夏诸县,第一次败给文聘,后两次败给文聘加乐进,说明文聘强于关羽!

这样牛叉的文聘居然有人说他是混子,不知道还有谁不是混子!


逍遥1906


就《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和戏份来看,列举以下几个人可称为混子。

特别注明:仅以《三国演义》的描写为判断依据,不涉及真实历史。

魏国:于禁、乐进

于禁、乐进,位列魏国五子良将,其他三位分别是张辽、张郃、徐晃

张辽战功无数,有威震逍遥津,令东吴小儿不敢夜哭这样的代表作,不愧一代名将

张郃在三国后期成为蜀国大患,多次令诸葛亮头疼,生涯代表作是击败马谡,攻取街亭,令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也不愧一代名将。

至于徐晃,虽略微逊色,但他跟随曹操征战多年,在官渡之战立下诸多战功,也有解关羽樊城之围这样的功劳,也算名将。

而另外两位,于禁、乐进,最大的优势是跟随曹操非常早,是魏国元老。但战绩上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在《三国演义》中属于跑龙套的角色。

乐进在小说中戏份最多的一回,是辅助张辽击败孙权,威震逍遥津一战。其余鲜有戏份,存在感不强。

而于禁,早期因为降服叛乱的青州兵,得到曹操的赏识,以治军严整而闻名。后来与关羽交战,排挤庞德,导致关羽水淹七军,战败投降,屈辱至极,晚景也十分凄凉。

值得一说的是,这两位在真实历史上并非混子,而是的确十分有能力,南征北战立功颇多。但在《三国演义》中,的确出场不多,犹如混子。

吴国:张昭、诸葛瑾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这是孙策留给孙权的遗言。可见张昭在吴国的地位颇重,与周公瑾并列。

但观其行为,真不愧为混子。他在《三国演义》的表现,除了劝孙权投降,就是出馊主意,扮演搅屎棍的角色,没有太多光彩之处。

吴国的后起之秀,吕蒙、陆逊,都比他更受重用。张昭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年纪大,德高望重了。

而诸葛瑾,也是一个屡屡出丑的人物。小说中至少写他三次“出丑”。

一是劝弟弟诸葛亮归降东吴,被诸葛亮拒绝

二是在关羽守荆州时,代表东吴向关羽求亲,结果被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骂退。

三是刘备起兵要为关羽复仇,进攻东吴,诸葛瑾去求和,又被骂回。

后两次被骂,关羽和刘备都这样说:若不是看在你弟弟诸葛亮的面子上,早就对你不客气了。可谓折辱至极。

诸葛瑾一心想为吴国立功,却屡屡挫败而回,沦为笑谈。

蜀国:糜芳、马谡

糜芳之所以得到刘备重用,就在于他在刘备早期落魄时,就已经跟随。刘备到徐州投靠陶谦,糜竺糜芳兄弟举家跟随,历经颠沛流离,不变其志。可以说是刘备的亲人一般。

但说到能力、功劳,两兄弟则非常一般。糜竺还好,糜芳在关羽北伐樊城之时,面对吕蒙攻城选择投降,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蜀国丢掉荆州,诸葛亮隆中规划破灭,一系列的恶果,使得蜀汉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本。

糜芳是刘备任人唯亲的恶果,马谡则与他相似。

马谡由于熟读兵书,给诸葛亮提了不少好建议,因此颇受诸葛亮青睐。

但他除了这点才能,真没有半点功劳和实干。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了给他立功的机会,不用别人,反而让他去守街亭,导致满盘皆输,失去了北伐最好的一次机会。

糜芳和马谡,一丢荆州,一丢街亭,都是具有转折性的失败。两个无实干的混子,凭借与领导的关系,担任要职,铸成大错,可悲可叹。


黑色大炮


首先他俩个都不是混子,只不过都是降将让人不太重视而已。文聘刘表大将,一直在刘表身边,比黄忠魏延甘宁地位高,武功比三人弱点。投曹营后因有许徐二张二夏侯和二曹等压着,没有很大的表现。吴懿刘璋之将,降刘备后其妹嫁与主公,虽武功一般表现不多,但地位不低。文吴二将在前部的表现,没后部表现好,所以都不是混子。


老伙计162720415


应该是董卓吧,作为第一个挟天子的人,口碑不咋好,其实也可以理解的,因为胜利毕竟是胜利一方所写的。像董卓这样的人,肯定写不出来什么好,何况董卓做的坏事一箩筐,自己做了相国以后就肆无忌惮了,见到天子不喊陛下。等等…


筷樂寳鋇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吾乃零陵上将邢道荣[捂脸]




月半小道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与电视剧中的人物是不是决定权在作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