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毛筆字是什麼水平?

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


李敖的字實在不咋地。

差魯迅十萬八千里。

不二齋先生說李敖的字學的胡適,我看他的點畫質量差胡適十萬八千里。

李敖說他的字是文人書法。

可魯迅說,自稱不會寫字者無須防,自稱文人書法者必須防。

蘇東坡說:我就是個亂寫,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李敖不知道蘇東坡是逗你玩。

書法最大的誤區,可以看出,就是不練習不刻苦。

不練習則無論多麼藝術,不具備書法書寫的本質,描的,畫的,情感不是點畫表達的。

不練習則太多自以為是,則寫出的字會被一覽無餘。

李敖是個狂人,當然不會去吸取前賢窮其一生才有所得的高深精妙的東西。

所以他的點畫,包含的功力太稀薄。



大悔憶智冰


對李敖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評價自己書法的問題。

他曾說過範大師的字一看就是賬房先生的毛筆字,而自己的書法一看就是專業的。

結果,當李敖一亮出自己的作品,網友炸鍋了。

這也叫專業?


要我來說,這確實專業。

只不過李敖寫的字,著實不討喜。

所謂不討喜,就是不符合大眾審美。

並非書法,其實很多種藝術都有這種現象,大眾都把認為自己覺著好看的一部分作品歸為“專業”,而覺著不好看的作品,則歸為垃圾,乃曰“還不如我二年級的兒子寫得好”,且振振有詞:大家說好才算好

有些評論則稍溫和一些:好壞要留給歷史抉擇。

這些看似有道理的評論,其實都是一派流氓邏輯。就好像你拍了大姑娘的屁股,然後你解釋說只是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怎麼能算耍流氓?

既然有專業和業餘之分,那一定有一定的評斷標準。

對書法來說很簡單,什麼叫專業?

有法度就叫專業,叫書法,沒法度就叫毛筆字。

李敖的字,從筆法上來看,主要來源於晉人和宋人,晉人要多一些。

結字則宋人和民國特點比較多,少量摻雜明人的一些特色。

這明顯是很專業的字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

專業,跟好壞無關。

業餘肯定沒有寫好的,這不多說,如果寫得夠好,對用筆結字的瞭解必然非常深刻,也有創新的見解,也就談不上業餘。

而專業呢,也並非專業就都算寫的好。畢竟古代書家,基本都是專業的,但也有一二三流之分。


李敖的字,有才氣,但功夫一般。

他的字一眼下去就能讓別人看出是“文人字”。

文人字,在書法來說,褒貶都有一些。

貶義在於,雖專業,但寫的不如書法名家好。

褒義在於,雖寫的不如名家好,但字的氣韻上要比很多名家有文氣,而文氣又沒法靠練字練出來,乃“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靠文化積澱來的。

比如魯迅

大多數人看到魯迅的字,都會說一句,寫的什麼玩意?

但人家的字,無論用筆還是結字,都能看到碑學的功底。

他的字固然沒有以字出名的書法家好,但書法家們也得承認,魯迅字中的文氣,一般人還真學不到。


啟功也是一樣,只不過是討喜的“文人字”

大眾覺著啟功書法水平高,當代第一,但很多人說 啟功書法在當代只算中上等。

這種認知差異,跟李敖的字一樣。

啟功的字按照專業角度來說,水平確實算不上頂尖,只不過是最出名的書法家,但沒人敢否認,當代沒有第二個人能把楷書寫成啟功這樣新穎,有特色。

這就是文人字的高明之處,有古法,有新意。

因為文人的想法多,且膽大心細,敢闖敢幹。而專職練字的人,基本都在古人中尋出路,所以一輩子也創新不出啟功這種風格。

看懂了這些,其實很多有爭議的書家,就都能看懂了。好壞並不是絕對的,關鍵看從哪個角度出發。


李敖雖然字上沒什麼創新,但他的字中確實有才氣,有文氣。

臨帖多與臨帖少的人寫字不一樣

有天賦的人和沒天賦的人寫字不一樣

有才氣的人和沒才氣的人寫字也不一樣


要說李敖是個什麼水平,我也講不清,反正就是專業中比較有才氣但是功夫一般的人。

總的來說就是,老天爺賞飯了,但是自己沒捧住碗。


梁宇航


李敖是臺灣著名的國學大師,著名的作家,他以喜歡罵人而著稱,對於他的書法很少有人提起,但是像他這種經歷過民國教育的的高材生應該受過比較正規的書法教育,實際上他對於自己的書法也是非常的自負的。他在自己的一檔電視脫口秀節目《李敖語妙天下》中曾經說自己的書法是文人書法,充滿了文人氣和書卷氣,一般人是寫不出來的,只有那些讀書破萬卷的文人才能寫的出來。


範曾書法作品

同時他也對現代一些著名的書法家進行了批評,比如他曾經公開發表文章批評當代名家範曾,在這篇叫做《評範曾》的短文裡他最後說道:“範曾人品有問題,當屬可信。 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討厭,帳房的毛筆字而已。”

說範曾的畫千篇一律,他的書法是賬房先生的字體,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範曾的書法比較俗,不夠高雅,沒有書卷氣息,其實是把範曾的書和畫評為一類,有意思的是,對於這個說法很多網友表示這是賬房先生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李敖書法

從網上找到李敖先生的書法作品,他的書法學的的確有書卷氣,但是少了些筆法的訓練,並算不上高明的書法,氣息流暢但是功夫不深。

想要自己的書法既寫的非常好,又很有書卷氣,方法不難,就是既要加強文化素養的培養,也要強調書法技法的訓練,二者都達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稱之為文人書法,很明顯李敖先生的書法至於氣韻流暢卻功夫不深的那種,這一點倒和他的老師胡適很相似。


胡適書法

而我們當今很多的書法家缺的並不是技法,而是那股書卷氣。你覺得呢?


不二齋


李敖被稱為一代大師,如果說上個世紀是魯迅在罵與被罵中戰鬥,那麼在本世紀就是李敖了。李敖的文風和行事作風都和魯迅很像,並且直言不諱。

他曾經批判過金庸,批評過範曾,他有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我不光說你是王八蛋,我還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說到李敖的書法,就不得不提起他曾經批評過範曾的書法,直言範曾的書法是過去賬房先生的水平!試問,當今有幾人能這樣評價範曾呢?

李敖曾經公開地說,他的書法是文人書法,我們就來看看李敖的書法:

看了李敖的字跡和信件,確實是有文人書法的氣質,可以相見,像李敖這樣的作家是受到過傳統文化教育的,書法自然是在其中的,他們平常的書信來往當然都是毛筆書寫的,他自己又是文人,寫的字自然就有了文人書法的氣質,像魯迅先生這些作家,他們的書法就頗具文人書法的氣質。

但是,李敖畢竟不是專攻書法的,他擅長的是文字而並非書寫文字,所以他的書法還是顯得有些隨意,而失去了一些法度!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從書法的角度,李敖的字很高水平,這不是他狂,他狂是有底氣的。李敖這個人我個人很喜歡,敢說敢為敢擔當,是個真性情中人。他的字感覺和其人一樣,個性突出,大張大合,風起雲湧的感覺。書法上來講:筆法,多中鋒,提按得體,絞轉少,呼應少,有晉唐筆法遺風加宋文人筆法,行筆乾淨,法度不是很豐富,還是很純粹的書法用筆,但是連續性不足,滿分五分給三分分。字法,融合了晉風加清風,介於行與楷之間,輕盈自由,結構略散,不緊湊,不太符合現在的書法氛圍和審美,但不要忘記黃庭堅,也是大開大合,散而厚重,李敖缺點厚重,不過書法不是比好看,沒性格就別玩書法,玩寫字去,書本字最順眼,李字滿分五分給四分。墨法,滿分五分給三分,他的墨法沒什麼變化。章法,看見大作少,屬於館閣家書類章法,平淡風格,連貫不足,和氣字法取法有關,滿分五分給三分。綜合而言,滿分二十分給十三分,不過分,加上名人效應,二分李敖字十五分,有收藏價值。我個人評價,算得上不錯的書法。



揚州八怪爺


李敖自己認為自己的字,肯定比範曾好很多。李敖先生對書法很有研究和貢獻,但因為個性和學術研究方向的問題,並沒有花大量的時間練字。

我是一人,李敖是非常著名的歷史學家、作家等等。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字敖之、幼名安辰,自稱李大師。

李敖先生對歷史,尤其是華夏的各種歷史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些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尋找資料的。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他練字的時間並不多,我們要客觀說李敖不以字為名。

李敖說過範曾的字是賬房先生的字。

下圖左邊是李敖的字,右側是範曾的字。

李敖和範曾都不是以字成名,他們的字我們不要因人為貴。

書法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李敖和範曾是沒有精力花大量時間練習的。

李敖和範曾的字都有個人的特色,並且和他們的性格很相似,範曾先生的字實在太鋒芒畢露。

其實他們的字,都是自由發揮興趣使然。

李敖和書法的故事

李敖曾經將乾隆皇帝的書法捐出來。乾隆皇帝在五代時期書法家王著的《千字文》後邊寫的跋語。它與原件早已分家,流落到寶島臺灣,陰差陽錯到了我的手裡。

並且說在臺北故宮的《快雪時晴帖》是假的,唐人臨摹的。

乾隆字清朝很多人都為了自己的前途模仿過,並不少見或者說很常見。乾隆跋王著的《千字文》和唐人摹本《快雪時晴帖》相比,顯然還是《快雪時晴帖》。

李敖就是這樣的人,歷史書讀的多,很懂得歷史發展的時間點。

一人有感

當說文人字有一股書卷味,基本上就是這個人有名聲,但是主要精力並不是花在書法上。

李敖也好,範曾也好,書法不是他們的主業,他們的字不要學。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李敖是國學大師、時事批評家、作家,他的書法寫得還是很不錯的,算文人書法吧。他的書法作品不多,從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是從中國傳統帖學中來的,從結體、章法上看,他的書法更多的是從黃庭堅長槍大戟式的處理方式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沒有黃庭堅那種顫抖的筆法,更為流暢、疏朗。由於沒有太長時間投入練習的原因,使得他的書法筆力較弱。但是李敖做為文化名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書法上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見地,使得他的書法作品沒有匠氣,非常有味道,很是靜潤和典雅。



臨風閣知書


李敖,給人們的印象,就是“李傲”。有多“傲”呢?老子天下第一,目無餘子。“傲”而目中無“人”,是為李“敖”。自稱“本大師”,斥人“不入流”的節目,李敖先生每天都在上演。但我對李敖充滿尊敬。因為,李敖之傲,在於一身傲骨。傲骨堪敬,驕氣可憎。李敖雖然一生都在貶斥他人,卻是沒有半點驕氣的。這一點,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證。


試對李敖書法略作討論。

一、結體


李敖雖不是專業書家,也未曾也書法名世,更沒有到處亂題,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他的結字能力是一流的,甚至遠超一些書法名家。這種結字能力,是一種天賦,一種內在的審美基因。古時,觀察一個人是否有內秀,女的,看她刺繡,男的,讓他寫一個字,便能得出個大略。

李敖先生所書,符合漢字的結構要求。譬如一位美女,眉清目秀,身材勻稱,舉止大方,氣質文雅。



二、筆法

“外拓”少,多是“內擫”,似柳公權一派。

與飛揚跋扈的外在形象截然不同,李敖書法內斂沉靜,溫文爾雅,絲毫不見驕悍之氣。這要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因為此中透露出的消息,或許才是李敖的真性情。

甚至,李敖書法循規蹈矩,極少筆法變化,有一些館閣體的意味。

有時候,李敖也頗能展示其瀟灑風度和逸興遄飛的另一面:

三、神韻

李敖信筆而書,頗有順其自然的風致。而在平和淡泊之中,又蘊含著文人的趣味。這樣一樣,書法就有了可供賞玩的神采和風韻。李敖為什麼說範大師的字不好,關鍵就在於,範字雖點畫不乏功力,但矯揉造作,糾繞拗扭,實與李敖格格不入。

四、內容

李敖並不抄古詩,也不錄近詞,所書都是自創的句子,而且往往饒有興味。

五、總結

李敖,毛筆字寫得好,鋼筆字也寫得好。稱之為書法家,或有不足。稱之為文人書法,則綽綽有餘。


莫安排


李敖的毛筆字水平怎麼樣?我認為很高,非常喜歡。李敖的毛筆字不是高在技法,而是高在氣韻、高在書家的性情、學養,高在他的字具有文人的書卷氣和骨氣。

我對李敖瞭解的不是很多,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敢於批評任何人、任何現象。看報道,李敖曾因各種政治言論,被抓去坐牢坐了9年。前後出版了100多本書,有90多本都被禁了。但是他本身毫不動搖,快樂以對,堅持做真實的自己。

李敖的毛筆字,行筆非常的流暢、自然,沒有矯揉造作之嫌,這其實與他的人格是一致的。我們說字如其人,在他的書風上,是能體現出來他真實的人格品質的。

李敖的書法很有一種晉人的風韻,我們知道晉人尚韻,晉代的文人雅士嚮往自由,追求返璞歸真、崇尚自然不做作,表現在書法之上就是一種很自然的書寫狀態,字跡雋永秀麗、自然天成。李敖的書法就具有這種晉人氣韻。

當然李敖的書法並不是一味地婉轉秀麗,在秀媚之中還有一種骨氣,表現在筆法方面就是方圓結合,按的下去也提的起來,粗的地方不臃腫,細的地方不纖弱。

能看得出來,李敖的書法應該是舊學的基礎,但確實有二王的遺風,他的書法中故意突出某些主筆,這又有點黃庭堅的味道。李敖自己也說過,曾經學過黃庭堅的書法。而他書法中體現出來的那種文人書卷氣,是最值得欣賞的地方。

李敖一輩子都在爭,敢於說真話而著稱,他爭的不是一己得失,爭的是一代知識分子的骨氣。他曾經噴很多人寫的書法根本不是書法,而是拿著有毛的筆在寫字而已。

李敖的書法跟很多書家相比的話,確實李敖的書法更讓人喜歡,因為他的字沒有匠氣,裡面涵蓋了很多的文化的東西在裡面。不像很多書法家,只是會寫寫毛筆字,在文化方面欠缺了太多的東西。

中國古代的大書法家,都是在文化方面有很深厚建樹的人,所以我們說古人的書法就是耐看,有韻味。而當今很多書家,只能稱為“書匠”,沒有傳統文化在裡面,就很難擺脫這種“匠氣”。這也是通過欣賞李敖的毛筆字,給我們帶來的感悟吧。


翰墨今香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臺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佈退出臺灣省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李敖對自己的書法十分自信,曾自評道:我寫了一手好毛筆字,是中國末代文人字,字體介於《圭峰碑》和館閣體之間。由此可見李敖先生對自己的書法水平評價很高。

李敖本人對他和範曾的書法做過好多對比,曾經多次撰文點評範曾的畫作和書法,他說範曾的畫作“只能初看,不可久賞”,言下之意就是初看不錯,但是看多了就覺得沒那麼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