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導語:

中國古代長期處於農耕文明時代。所以,於秦漢時期談及商人階級這個概念是有待於考量的。中國古代的商人到底是否形成階級?基於列寧對階級的定義,筆者認為階級需要滿足四個方面的不同以及數量上的證實。終究答案是肯定的,並且春秋戰國被界定為商人階級的成長階段,漢代以後是商人階級的長成階段。在商人階級成熟的時候,其具有強大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產生商人階級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的,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國古代商人階級的產生決定於工農業生產的大發展,換一種說法,即決定於鐵器的發明與使用所引起的生產工具的大革命。

那麼,商人階級包括哪些群體呢?依據《史記·貨殖》列傳,其主要應包括專門從事商品交換、既從事商品生產又從事商品交換、從事服務性行業及經營借貸等四類群體。此外,中國古代的商業環境相比歐洲是不同的,具有中國自身的社會特點。以古鑑今,筆者認為不僅僅應該考慮歷史背景的適用性,還應將歷史去其糟粕,效仿對象必須是"章章尤異"的。

1、 中國古代商人階級的存在說

眾所周知,關於封建社會,存在著兩大對立的階級,其一是地主階級,其二是農民階級。對比歐洲中世紀中的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等階級,筆者發現中國的古代階級少之又少。所以,撇開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中國古代是否還有其他階級存在呢?下面,筆者專門針對商人階級,試圖論證其存在性。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一古代的商人階級)

著名政治家列寧曾這樣定義階級,他認為階級首先是一個大的集團,集團與集團間存在四種不同,一是在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二是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三是在勞動的社會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四是取得所支配的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筆者一一對照,認為中國古代商人在這四方面上是顯而易見符合條件的,唯一需要考證的就是中國古代商人到底屬不屬於一個大的集團。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二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

西周以前,廣大農民生活在井田制度下,自耕而食,自織而衣,以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涉及商品的交換是極為稀少的。而僅有的定期集市,只能產生小本營生的貨郎罷了。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三漢代的文景之治)

進入東周,王綱解紐,商人階級開始初露頭角。春秋260年,《左傳》中出現了有關商人的記述,但僅有兩則。這反映出當時商人為數並不多。到了春秋季年,社會經濟的情況發生改變,商業貿易飛速發展,商人地位也顯著提高。

西漢的 "文景之治"時期,則是商賈們貿易交換的黃金時代,並且,那時的商人早已擁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了。

那麼中國古代商人數量能達到階級的要求嗎?據《平準書》中關於楊可告緡的記載,其中政府打擊逃稅商賈,得到以億為單位的民間財物,以千萬為單位的奴婢,以百頃為單位的田地,這龐大的收繳數字足以從側面證明在漢代已有商人階級的存在。

2、 中國古代商人階級的根因說

筆者看來,商人階級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並在一定條件下,必然要出現的。而條件,主要就是生產和交換的發展。戰國秦漢間,生產和交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經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國古代史上的第一座商品經濟的高峰。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四農耕鐵器)

鐵器的發明與使用引起了生產工具的大革命,從而引發了工農業生產的劃時代發展。也就是說,"鐵犁和鐵斧的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以往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效能。農家的收穫增多了,產品中自用的部分相對少了,成為商品的部分則相對多了。由此,農民開始被捲入了市場,農村經濟中開始有了商品經濟的影子。然而在城市,鐵器是手工業導夫先路的,所有的鐵犁和鐵斧是冶鐵手工業生產出來的。因此,冶鐵業成了帶動城市商品經濟發展的行業。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五著名經濟學家恩格斯)

生產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分工的發展。名經濟學家恩格斯曾經提出,人類史上的三次社會大分工,其一是原始社會末期的畜牧業與農業的分工,其二是原始社會末期的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其三是奴隸社會初期的生產與交換的分工。我國古代,在西周以前已出現過第一次和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春秋戰國時期,第一次大分工發展為區域間的大分工,即北方草原地帶的牧業和南方灌溉地區的農業。同樣,第二次分工也因生產工具的改革,主要區域分為農村和城市,分工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六孟子與陳相討論交換的意義)

分工化與專業化生產,沒有交換是無法繼續下去的。孟子和陳相曾經有一番對話,孟子問陳相,老師許行的衣服和帽子是自己織的嗎?鍋碗瓢盆是自己製造的嗎?陳相搖頭,答許先生是拿米換的,許先生唯恐做其他的事而妨礙了耕種。由此,交換的意義不言而喻。第三次大分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工迅猛發展之後,應運而生,並攜帶著一個全新的階級——商人階級。

3、 中國古代商人階級的借鑑說

讀史明智。古代的商人階級的產生與發展,毋庸置疑,對當今社會的從商人士來說必定是有現實意義。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七《貨殖列傳》封面

在談及借鑑意義之前,筆者認為必須將商人階級的群體界定明晰。據《貨殖列傳》所述,其包括三類人,一是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人,如范蠡、子貢;二是既從事商品生產,又從事商品交換的人,如曹邴氏、宛孔氏;三是從事服務性行業致富的人,如濁氏、郅氏;四是經營借貸的子錢家,如長安無鹽氏。

此外,筆者看來,中國古代的商業環境與歐洲古代是不同的。恩格斯提出,商人階級是一個不再從事生產活動而只從事產品交換的階級。而中國秦漢時代的商人階級多數是兼事商品生產和交換的,並且為數不少。中國的古代沒有生產民族與商業民族之分,商人不是生活在空隙之中,而是生存在到處都可以經營的大地上。基於中國古代商業環境的不同,筆者認為在借鑑歷史的之前,需要判斷歷史的是否適用的問題。

商人階級在秦漢時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借鑑價值

(圖 八古代的奸商形象)

商人有好有壞,既有殷商,也有奸商,甚至有時候為了一時之利,殷商也成為了奸商。因此,筆者希望商人階級中的每位商人都能不害於政,不妨百姓,不取與以時。

結語:

商人階級是一個社會發展必然產生的階級,它代表了生產的富餘,它代表了生產的分工,它更代表了社會的進步。筆者基於列寧、恩格斯等著名政治、經濟學家的觀點,擺出了中國古代秦漢時期擁有商人階級的論斷,並重點剖析了商人階級各個發展階段的對應時期。

更進一步地,筆者從社會歷史的固有規律出發,講述了一個社會從生產工具的革新到生產的發展,從生產的發展到分工的發展,從分工的發展到交換的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此,商人階級在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在依照事物發展規律的情況下產生了。

最後,筆者提出了借鑑中國古代商人階級史實的三點建議,一是弄清商人階級的具體定位,二是明白中國的社會商業環境,三是同殷商學習,擯棄奸商行徑。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貨殖》

司馬遷《史記·平準書》

左丘明《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