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引言

由於春秋戰國時期頻繁戰爭破壞和秦朝社會體制影響,先秦時期

宗族"平民化"發展的趨勢,一直受到不斷的抑制打壓。到兩漢時期,察舉制與徵辟制相結合的漢代選官制度出現,才深入促進了平民與貴族間的階級流動,向"平民化"發展的宗族趨勢,才正式進入復甦和發展階段。東漢時期,通過光武中興凝聚起來的宗族不甘寂寞,為了維護自身的特權地位,掌握"鄉論",開始了向"非士大夫豪族"分化的腳步。此舉,不但加快了東漢時期,宗族向"平民化"的轉變過程,更使得漢代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東漢光武帝劉秀

一、東漢時期宗族的衍變

二、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趨勢的發展

三、東漢時期宗族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一、東漢時期宗族的衍變

(一)宗族的雛形

宗法制度,是貫穿於我國曆史發展脈絡中的一種重要制度,而宗族則是構成宗法制度的核心要素。現代社會對宗族出現時間地點的追溯,主要的依靠手段就是考古發掘。其在對黃河流域史前墓地進行發掘時,我們發現了以多層次父權為特徵的家族喪葬制度。自此,氏族社會的父系家長制,開始被學術界公認為宗族衍化的雛形。主要特徵表現為:"由同一血緣關係的幾個核心家庭構成,出於生存和安全目的,進行社會生生活的組織"。

",尊、祖廟也。,矢鋒也。" ——《說文解字》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二)戰爭和政治制度對宗族衍變的破壞

隨著父家長權進一步政治化,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逐漸趨於統一,不同血緣親疏的同族之間,地位也有了明顯的差別。

首先,夏商周時期,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和日趨完善的宗法制度,為宗族的發展和向"平民化"的過渡,提供了充沛的給養。如,周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上層社會王族、貴族,不斷擴散、分裂,向平民趨近。同時,也有部分平民主動要求成為世家大族的附庸。從而,使得不斷滲透入地方的宗族勢力,日漸強盛。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西周宗法制示意圖

其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土地所有制發生變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與平民"之間,多重迭代的土地所有制,向國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轉變。宗族變得鬆散,非血緣宗族雜居普遍,對直系宗族的依附力減弱。

再加上,戰國時期冶煉技術導致的生產力水平提升,與"秦、魏、韓、趙、楚、燕、齊"這七個大國間頻繁的戰爭洗禮,宗族政治作用和影響進一步衰減。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戰國鐵器結構複雜精美

最後,秦與西漢的統治者十分重視來自世家大族的威脅,一方面是嚴格推行什伍戶籍制度,以鄉、亭、裡等基層機構,嚴密掌控基層政權。另一方面則是,嚴苛對待世家大族,通過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強行遷徙世家大族,隔斷宗族與地方聯繫,以保證對宗族大性控制,宗族向"平民化"發展的趨勢被暫時中斷。

"徙郡國豪傑及資三百萬於茂陵"。——《漢書》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漢書》

二、 東漢宗族"平民化"趨勢下發展

(一)西漢末年的戰亂,打破了阻礙宗族發展的階級壁壘

西漢末年,社會動盪、戰火連綿,出於增強自身抵禦戰亂能力和保存宗族實力的考量。鬆散的宗族勢力,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抱團取暖”,直系血緣的宗族成員與非直系血緣的宗族成員,相互凝聚在了一起。在宗族族長、族老的帶領下,以舉族遷徙或依附強權進行抵抗的方式,渡過戰亂。如,新野的陰識在聽聞劉秀(漢光武帝)起兵後:“率子弟、宗族、賓客千餘人追隨”。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王莽

在這次戰亂中冉冉升起的東漢王朝,不但使得宗族大姓憑藉著在"光武中興",立下的軍功,再度擠入政治中心,宗族政治作用和影響不斷加強,如,東漢功臣:鄧禹、李通、耿純等,都是宗族大姓出身。更使得,大量的平民和小宗族,也能夠憑藉軍功從鄉間躋身廟堂,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上下流動

"大體上說,到東漢年間,宗族經過六國戰亂之後,業已復甦,逐漸恢復活動。出現許多宗族和世家大族,使一部分貴族、官僚、平民有了宗族活動"。 ——《中國宗族史》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二)東漢為宗族"平民化"的發展營造了寬鬆的社會環境

東漢王朝的建立,離不開宗族大姓的支持。因此,東漢歷任的統治者,對扶植過自己的宗族可謂是極盡優渥。漢章帝建初四年,班固等數十位經學家,更推出了一本《白虎通義》,繼承了董仲舒的唯心主義思想,以五行、陰陽為基礎,解釋社會、倫理等,從理論上肯定了宗族的重要性。

同時,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號召下,也積極倡導尊祖敬宗,鄉里間的宗族祭祀、飲宴禮等宗族活動得到加強,宗族勢力快速發展、擴散,對民間影響力進一步深化,"平民化"趨勢加強。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天津孟氏家族在祭祀先祖誕辰

(3) 東漢時期構成鄉間宗族的四種類型。

一是由官僚轉化而成。主要由:辭官(如:"去郡歸鄉里",從太守職務上回歸鄉間的蘇謙)、罷官、棄官(如:因董卓之亂,"棄官歸鄉里"的荀彧),回鄉間頤養天年的官僚階級組成。由於以往的政治履歷和自身的政治影響,使得自家族,在鄉間有較大的政治作用和話語權,並形成鄉間大姓。

二是由沒落貴族組成。部分貴族,在較久的傳承時間中,逐漸沒落,喪失貴族身份後,轉化為鄉間成為大姓。如,韓氏家族,就是在王莽末年,喪失掉了貴族地位,才轉化為鄉間大姓的。

"暨,韓王信之後。祖術,河東太守。父純,南郡太守。"——《韓暨傳》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三是本就紮根鄉間的新興姓氏。東漢期間,有不少不少善於經營農業、手工業或商業的姓氏,憑藉其出色的經濟實力,成為鄉里中的大姓。

"世以貨殖著姓。"——《後漢書》

四是士大夫豪族和非士大夫豪族的宗族分化形成的"非士大夫豪族"。西漢政局的穩定,使得宗族大姓不能再依靠軍事力量,來獲取尊崇的地位和權利,為了維護好現有特權,宗族大姓開始了官僚化的過程。而察舉制與徵辟制相結合的選官制度,使得宗族要實現官僚化,必須首先獲得舉孝廉資格。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舉孝廉

由此,宗族開始進行"非士大夫豪族""士大夫豪族"分化。首先,使自己宗族的一部分人員,專司鄉間事物,擔任縣吏、鄉官的職務,並經濟互助、道德教化,確立自身在鄉間的絕對地位,干涉"鄉論",牢牢把握住推舉孝廉的資質,這就是宗族中的"非士大夫豪族"。之後,便利用自身掌握的"鄉論"優勢,推舉另一部分宗族人員為孝廉,幫助他們出任州郡吏,甚至中央政府官員,這就是宗族中的"士大夫豪族"。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四)"非士大夫豪族"推動了宗族"平民化"發展趨勢

"非士大夫豪族",也是構成宗族的一個重要部份。但是,被家族選為擔任縣吏、鄉官後,很顯然的,以後升遷機會有限,政治生涯也基本到此為止。因此,這部分宗族中掌握鄉間權力的"非士大夫豪族"們,往往會選擇深化自身在鄉間的實力,既然提升不了官職的高度,索性提升自己權利的寬度。

於是就大量佔用農田,蓄養許多奴婢,奴役依附自己的平民,享受奢靡的生活。這時,散居在鄉間的異姓宗族們,為了尋求庇護,往往也會選擇依附於同鄉中的大姓。由於,鄉間的平民百姓們在經濟和生活上對這部分"非士大夫豪族"們依賴較深,再加上同鄉中宗族之間頻繁的聯繫與互動,使得宗族與鄉間的溝通不斷加深,宗族平民化趨勢更為深入。而到了東漢末年,宗族進一步坐大,甚至還會豢養私兵,《三國志》中就有一段對東漢時期宗族實力的描繪:

"富室強宗,飄揚雲會,萬里相赴。„„而山東大者連郡國,中者嬰城邑,小者聚阡陌,以還相吞沒"。——《三國志》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三國袁紹,即出自東漢的汝南袁氏家族

三、東漢時期宗族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一)宗族是品德的勸勉者。

漢朝的國策就是以孝治天下,漢初即延續了秦朝的鄉間基層的"鄉三老"制度,並增設"縣三老",東漢又增設"郡三老"和"國三老"。東漢時期,三老與穡夫、遊檄,分別掌管教化、收稅、緝匪職務。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漢書·百官公卿表》

劉邦要求"鄉三老"的擔任者,必須要"能者率眾",就是在鄉間要有威勢、要有話語權。因此,就算是到了東漢年間,"三老"職務的擔任者,也多出自德高望重的鄉間宗族大姓。其主要職責就是:教育鄉間晚輩要孝順、教育婦女守貞潔,教育平民多做善事。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三老"本身就是出自地方大姓,擔任"三老"的職務後,更是可以直接處理鄉里事物。平時在鄉間,也更是要以身作則,多行善舉,表彰身邊有德行的人。此舉,一方面自是提高了本宗族的在鄉間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其掌管"教化"的權威形成,也有助於"善、孝、仁、義"等美好品德在鄉間的推廣和勸勉百姓"崇好儒雅"、"讓財救患"。

同時,在古代鄉間,百姓們相互遇到什麼矛盾或者糾紛,不會選擇到官府申訴,一般都是找德高望重的鄉老尋求仲裁。這種選擇,無疑是對鄉老以及宗族"公正無私"品質的肯定。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宗族祠堂,舉行宗族會議的地方

(2) 宗族是風尚的踐行者。

《後漢書》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則事蹟:

"家有山田果樹,人或侵盜,輒助為收採。又見偷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盜去乃起,裡落化之。"——《淳于恭傳》

什麼意思呢?就是北海淳于恭,家中的山田上種植有果樹,有人前來偷盜,淳于恭非但不生氣,反而幫助偷自己東西的人,採摘水果。之後,偷盜的人,又跑來偷盜,淳于恭看到後,怕偷東西的人見到自己這個物品主人後會心生愧疚,就趴在草叢裡藏起來,等偷到的人離開了,方才出來。

宗族大姓出身的淳于恭,遇到偷盜的行為,並沒有嚴加斥責,反而是以一種,友善的態度,對待偷盜者。利用個人的品行,在看似"無為"的行為中,利用自身言行薰陶他人,最終達到在鄉間廣泛形成良好風尚的目的。可想而知,淳于恭這件"因伏草中"趣事的流傳,將會對鄉間風氣的轉變,產生好的影響。而宗族族人,在踐行良好社會風尚時,潛移默化的也會催使鄉間社會風氣發生好的轉變。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三)宗族是文化的傳播者。

有著文化底蘊的宗族,落戶鄉間,無疑會把文化的種子,在居住地周圍進行傳播。而精通經學的鄉間宗族們,必不甘心一身學問被埋沒,也會通過"

鄉間講學、廣收學徒"等途徑,將儒家"仁、孝"的思想觀念,用到實踐當中。如,《後漢書》中記載:

"後歸鄉里,屏居教授"。——《王充傳》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會稽人王充,就曾在歸鄉之後,在鄉間講授經學,擔當起文化傳播的使者。當然,王充也並不是鄉間開設講壇的個例,《後漢書》中,還記載了汝南蔡衍、敦煌張奐等人,都在回鄉後選擇了"少明經講授,以禮讓化鄉里"的講學歷程,對文化鄉間文化傳播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不僅,幫助了更多平民,接觸到了漢代社會文化核心的"儒學",更對漢代文化大一統,以及對社會文化的傳承,俱都起到了重要貢獻。

東漢時期:宗族“平民化”衍變過程,以及對鄉間文化傳承的推動

總結

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秀:"吾理天下,欲以柔道治之",此句一出,即奠定了東漢政府對宗族發展採取"懷柔"心態的總基調。

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地方宗族勢力的逐漸坐大,強大的地方勢力和衰頹的中央政府間難免出現利益衝突。當這些利益衝突,大到成為不可和解的矛盾,終將導致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局面,宗族也不免會成為瓦解東漢王朝的重要力量。

不過,此舉在東漢建立之初並無差錯。在"國家利益"與"宗族利益"趨於一致時,鄉間宗族制度的復甦和發展,確實是幫助了東漢王朝極大的增強了基層政權的穩固性,"儒學"與"選官"兩者的緊密結合,也驅使著宗族大姓,成為了文化傳承的有力載體。同時,在宗族"平民化"趨勢的衍變發展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