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杯子的口那么大,为什么不会说话?”

“因为说话要一张一合,杯子的口合不上。”


“盖子为什么能转动呢?”

“因为它想左看看、右看看”


"为什么青蛙会跳,乌龟不会跳?"

"因为,青蛙想到更广阔世界去旅行,所以它拼命跳;乌龟比较懒,所以总是慢腾腾的……“

群里有位妈妈,说自己3岁孩子疫情的这段时间里,经常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帮她解答。

很庆幸,我们都还是一群充满童心的妈妈,依旧能够搭乘想象力的翅膀翱翔。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01、想象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这么美的诗,是一个6岁的孩子写出来的,美得不像话。或许在成人的眼里,手电筒只不过是用来照明的道具,可是在孩子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却成了一幅美丽的画。

黄磊曾经在微博上晒过妹妹的想象力,她对姐姐说,她要趁姐姐睡着的时候,在她头上钻一个洞,然后爬进去。

因为那样的话,“有一天姐姐生宝宝的时候,她就可以当姐姐的女儿了”。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不得不说,孩子的奇思妙想,真的很奇幻,但小小的愿望又很美,因为那里面藏着孩子想要表达的爱。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片,比如:《西游记》、《哆啦A梦》等。那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那么美好,有着无尽的可能。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力,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吗?

02、想象力的魅力

马来西亚玻璃市大学的Murray Hunter博士曾说,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填补我们知识的空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没有想象力,或许就没有电灯、电话、飞机的诞生,更加没有我们现在方便快捷的生活。是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才有了这许多颠覆。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 想象力能激发创造力

埃隆·马斯克被誉为天才创业冒险家,他原本只是做软件的,可是却一步一步跨界到了汽车行业、发射和回收火箭……

而缺乏想象力的人,思维没有那么开阔,更别提付诸行动了。

  • 拥有想象力的人更有自制力

法国研究人员表示,想象力好的人,自制力也会更强,更能拒绝眼前的诱惑。

他们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人面对诱惑的时候,脑子里负责记忆的海马体活跃的人,更能克制诱惑。

因为,能够抵挡住诱惑的人,往往能够想象自己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减肥的人在面对甜点的时候,有的人会在脑海里想象自己吃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从而抵制。但是,缺乏想象力的人,可能就没有相应的自制力。

只不过,美国权威机构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孩子1岁时,想象力虽然高达96%;可当孩子10岁时,想象力却只剩下4%。

孩子的想象力,究竟为什么都被抹杀了呢?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03、扼杀孩子想象力的3个错误行为

其实,孩子的想象力大多是因为家长的4个错误行为导致的。

  • 习惯了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是扼制孩子想象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杯子的口那么大,为什么不能说话”,如果父母告诉孩子,杯子是物体,是没法说话的,是否就比“杯子口虽然大,但不能一张一合”暗淡了许多呢?

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背后,其实都藏着许多的可能。有时候,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比给他们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要好得多。

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在情景非常不明确的认识阶段上发生作用的。”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妨表现得“笨”一点,引导孩子自己来回答,也给他们留下想象的空间。

“你觉得为什么呢?”相信当你这么问孩子的时候,能激发他们更多的想象。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 喜欢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

“我想拥有一双可以飞的靴子,那样就可以到月亮上去玩了”;


“要是我也有一个哆啦A梦那样的竹蜻蜓该多好呀”……

有的父母,在听到孩子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时,总会嗤之以鼻,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电视里演的情节都是假的。

这样做,无异于扼杀了孩子进一步想象的空间。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融入孩子的世界,跟他们一起想象一下,可以飞到月亮上的靴子究竟长什么样子,如果有了哆啦A梦的竹蜻蜓,第一个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些开放式的讨论,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天马行空,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个洞”,别让这3个错误行为,扼杀孩子想象力


  • 阻止孩子探索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许多家长看来,都是搞破坏。

比如:把整卷纸泡在水里玩、在床上搭帐篷、撕纸、用画笔把自己涂得无言六四……

在成人看来,这些举动完全就是纯粹的瞎胡闹。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朝孩子吼叫,批评他们的行为,并且禁止他们再这么做。

但是,在孩子的眼里,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他们的理由,虽然那些理由在成人看来是非常幼稚的。

“我看纸有点脏,想把它洗干净”、“我想在床上就能看到星星”、“我想像蜥蜴那样,可以变成很多种颜色”……

当孩子因为好奇心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为时,父母不妨耐心一点,站在他们的角度和他们讨论。来个“头脑风暴”,又有何不可呢?

卢梭曾说:“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孩子的想象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是后天培养的。面对孩子的好奇和提问,只要父母多一点耐心,不回避不敷衍,就能激发孩子更大的想象力和潜力去探索这个世界。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