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你好,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最近有沒有發燒感冒症狀?”

“你好,疫情期間,你暫時不能進入芒寬鄉,謝謝你的配合。”

“你好請到這邊配合醫生量一下體溫。”

“你好......”

這是自1月26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芒寬鄉勐古卡點執勤的輔警楊麗華每天對過路群眾說的最多的話。尤其是當遇到來自江對岸的少數民族群眾時,楊麗華便漢語、少數民族語言自由切換與群眾溝通交流,做好登記。一天下來嗓子乾的快要冒煙了,但對他來說卻是一種幸福。因為守好芒寬鄉勐古渡口這個卡點,就是守好隆陽的西大門,父老鄉親能平平安安對他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楊麗華,芒寬派出所的輔警,一名30歲的少數民族小夥,皮膚黝黑,笑容憨厚,能講一口流利的少數民族語。芒寬鄉勐古查控點,毗鄰怒江州,來往群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少數民族兄弟,他精通民族語言的優勢派上了大用場。在疫情防控期間,楊麗華與同事每天“三班倒”,24小時在崗在位,白天要配合對轄區外來車輛、人員開展排查工作。當遇到少數民族群眾時,楊麗華總能發揮特長,耐心的用一口流利的少數民族話進行勸說,尷尬的氛圍總能瞬間變得輕鬆下來。

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機緣巧合,2018年加入警隊的楊麗華,憑藉一口流利的少數民族語經常協助社區民警深入村組、重點行業場所、重點人員家中開展工作。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他共檢查進出芒寬鄉的車輛500餘輛,人員1000餘人,與少數民族群眾溝通交流800餘次。

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疫情過後我想回家看看父母、妻子,抱抱我的兩個女兒”。提起家人,楊麗華眼睛溼潤了,每次開視頻,女兒們都問他“爸爸我想你了,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們?”他與遠在蘭坪縣的妻女已有兩個月未相見,這一直是楊麗華心中最深的牽掛。

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在查控點上,楊麗華不僅是守卡人,還是公安機關與少數民族同胞共同抗擊疫情的“連心橋”。疫情不退,楊麗華就會守在這裡,做好翻譯工作,幫助父老鄉親瞭解疫情,提醒他們做好防護工作。這是他對自己默默許下的諾言。

勐古渡口上的“翻譯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